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罗马与巴洛克艺术】

(2015-06-02 18:25:29)
标签:

巴洛克现代性

巴洛克艺术史

18世纪洛可可

古罗马废墟

 
巴洛克艺术(Baroque art)初发源于17 世纪教皇统治的罗马,那时意大利是欧洲艺术中心,巴洛克后期,欧洲艺术中心移转到法国
罗马与巴洛克艺术
http://www.chnmuseum.cn/Portals/0/images1/ex_sametime.gif
http://www.chnmuseum.cn/Portals/ExhibitionImages/t2_201404301106218547.jpg
http://www.chnmuseum.cn/Portals/0/web/exhibition/exhibitions/140430baroque/20140430poster2.jpg
尼古拉·普桑
奥维德的凯旋(局部)
罗马,科西尼宫国立古代艺术馆
展期:2014/4/30 - 2015/3/1
地点:北16展厅
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
   意大利文化遗产活动和旅游部文化遗产开发司
   罗马历史、艺术、民族人类遗产及博物馆联盟特署
门票:30元(请入馆后至展厅门口购票参观)

提示:展厅内请勿拍照,请勿触摸展品;
   8月15日,卡拉瓦乔的布面油画《施洗约翰》、卡拉奇的布面油画《青年男子肖像》和贝尼尼的陶质雕塑《亚历山大七世半身像》到展,将展至10月中旬;
   本展览二维码导览、微信语音导览将于下周开放。

  (为保证良好参观体验,建议您合理安排参观时间,尽量避开周末及假期高峰时段。)

“罗马与巴洛克艺术”展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意大利文化遗产活动和旅游部文化遗产开发司及罗马历史、艺术、民族人类遗产及博物馆联盟特署联合举办。这是执行中意两国政府达成的五年文化合作计划,继“佛罗伦萨与文艺复兴:名家名作”展之后的又一个精彩展览。

巴洛克艺术是十七世纪欧洲广为流行的艺术风格。罗马作为巴洛克艺术的发源地再次成为十七世纪意大利和欧洲的艺术中心。聚集在罗马的众多意大利和欧洲艺术名家以其高超的艺术造诣和丰富的创造力,为这座永恒之城留下了大量弥足珍贵的艺术瑰宝。

为了展现十七世纪罗马的整体艺术风貌特别是罗马巴洛克艺术的独特魅力,中意双方历时一年多精心策划了“罗马与巴洛克艺术”这一主题展览。此次展览汇集了约50件(套)十七世纪意大利的绘画、雕塑和工艺品。全部展品精选自罗马威尼斯宫国立博物馆、科西尼宫国立古代艺术馆、巴贝里尼宫国立古代艺术馆、基吉宫巴洛克博物馆、斯巴达美术馆等10余家意大利著名博物馆、艺术馆和相关收藏机构,包括卡拉齐、卡拉瓦乔、贝尼尼、科尔托纳、阿尔加迪、普桑、安德烈亚·萨基、弗朗西斯科·科扎、乔万·巴蒂斯塔·高利、贾钦托·布兰迪等20余名活跃在十七世纪罗马艺术舞台上的艺术大师和著名艺术家的艺术精品,涵盖了以巴洛克为主体的多种艺术风格。

此次展览以十七世纪罗马艺术史的发展脉络为主线,划分为走向巴洛克及其自然主义的表现、巴洛克雕塑和巴洛克绘画三个部分,重点介绍和展示罗马巴洛克艺术,同时兼顾同时期的其他艺术风格,为广大观众呈现一幅十七世纪的罗马艺术全景画卷。



│走向巴洛克及其自然主义的表现│

十六世纪末的罗马诞生了卡拉奇和卡拉瓦乔两位艺术大师。以卡拉奇、卡拉瓦乔及其弟子为代表的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风格,打破了罗马文化艺术在风格主义晚期所形成的僵局,对已经悄然兴起的艺术创新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这种崭新的艺术风格为十七世纪蓬勃发展的巴洛克艺术奠定了基础。

阿尼巴·卡拉齐
青年男子肖像
1600年前后
布面油画,67厘米 × 55厘米
罗马,斯巴达美术馆藏
本展品将展至10月中旬

卡拉奇是十六世纪后期十七世纪初意大利杰出的画家。卡拉奇三兄弟在意大利创建了欧洲最早的美术学院——波伦亚学院。展览中的布面油画《青年男子肖像》创作于1598年至1600年之间,1988年曾进行过修复。艺术家以纯熟的绘画技巧和强烈的光影对人物面部进行了细致而生动的刻画。这幅作品具有十六世纪末肖像画的典型特点,其线条简洁明快、配色适度,通过画面呈现出了真实的空间感,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
施洗约翰
1605-1606年
布面油画,97厘米 × 131.5厘米
罗马,科西尼宫国立古代艺术馆藏
本展品将展至10月中旬

卡拉瓦乔是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意大利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展览中的布面油画《施洗约翰》创作于十七世纪初期,描绘的是青年施洗约翰的近景。这幅作品构图复杂,采用了大面积聚光和强烈的明暗对比画法。除了精湛的绘画技巧外,作品在形式上显得更为自然,更注重对自然真实的关注,作品中的人物也明显呈现出宗教题材世俗化的特点。在斯德哥尔摩国家博物馆藏有这幅画的复制品。
阿尔米斯蒂娅·简蒂勒斯基
弹鲁特琴的圣切奇莉亚
约1620年
油画,108 厘米 × 79 厘米
罗马,斯巴达美术馆藏

这是此次展览中唯一的一幅女性画家的作品。简蒂莱斯基是十七世纪意大利极有天赋的女艺术家。展出的这件作品除了背后若隐若现的风琴外,画面背景中的一切都藏匿在暗影之中,凸显了弹鲁特琴的圣切契莉亚的形象,仿佛她正在进行一场与上帝间的对话,宁静祥和。画面中丰腴身形的美人、奢华的服饰和明净的光线彰显了自然主义风格的表现力度。
皮埃·弗朗西斯科·莫拉
奏乐的荷马:听觉寓意图
1663-1666年,布面油画,107 厘米 × 166 厘米
罗马,科西尼宫国立古代艺术馆藏

在展览第一部分同时还展出了与卡拉奇、卡拉瓦乔两位大师的艺术风格密切相关的其他艺术名家的作品,包括乔万尼·兰弗朗科的《圣彼得为狱中的圣阿加塔治疗》、阿特米西亚·简蒂莱斯基的《弹鲁特琴的圣切奇莉亚》、尼古拉·普桑的《奥维德的凯旋》等多幅艺术名作,旨在展示十七世纪罗马多元化的绘画艺术风格,介绍巴洛克绘画艺术兴起和发展的过程。

在十七世纪罗马的绘画艺术中,自然和人文景观这一主题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展览中多幅肖像画、风景画和透视景观画的展示,可以使广大观众对十七世纪罗马绘画艺术风貌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巴洛克雕塑│

展览的第二部分集中展示了巴洛克艺术大师贝尼尼及同时代其他著名艺术家的巴洛克雕塑作品。十七世纪,与之前最受欢迎和普及面最广的绘画艺术相比,雕塑在罗马艺术中占据了上风,并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

约翰·阿道夫·盖普、查尔斯·日尔曼
圣坛经文牌
1669年,银,镀金青铜,青金石与玻璃镶嵌工艺、羊皮纸袖珍画
58 x 83 厘米(大); 40 x 35 厘米(小)
罗马,阿根廷耶稣至圣圣名堂(宗教建筑基金会)

这件制作于1699年的《圣坛经文牌》共计3件,现存于罗马阿根廷耶稣至圣圣名堂。这件巴洛克风格的工艺品在表现手法上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而工艺材料的甄选也铸就了作品的成功,这是十七世纪晚期最昂贵并有着很高知名度的工艺品之一。

│巴洛克绘画│

展览的第三部分荟萃了一组数量可观的巴洛克绘画作品。十七世纪,巴洛克绘画是最具代表性的绘画风格。

http://www.chnmuseum.cn/Portals/0/web/exhibition/exhibitions/140430baroque/20140429031.jpg
彼埃特罗·贝雷迪尼,别名彼埃特罗·达·科尔托纳
乌尔班八世的颂赞(样稿)
1632-1639年,布面油画,168 厘米 × 113厘米
罗马,巴贝利尼宫国立古代艺术馆藏

科尔托纳是十七世纪罗马巴洛克绘画艺术的代表人物,与巴洛克艺术大师贝尼尼齐名。这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以鲜艳的色彩和无限的空间作为绘画语言,为罗马的许多宫殿和教堂创作了天顶壁画。展览中的布面油画《牧羊人来拜》是科尔托纳早期偏近自然主义风格的作品,这与艺术家在艺术成熟之后为巴贝里尼宫绘制的天顶壁画有着较大的区别。巴贝里尼宫的天顶壁画以一种神话的方式颂赞了乌尔班八世和巴贝里尼家族的荣光。这幅宏伟的巨幅天顶壁画在十七世纪30年代完成后,成为罗马巴洛克艺术的象征。展览中展出了这幅天顶壁画的样稿。

http://www.chnmuseum.cn/Portals/0/web/exhibition/exhibitions/140430baroque/20140429033.jpg
安德列亚·萨基
三位玛利亚
1634年,布面油画,68 厘米 × 50.5 厘米
罗马,科西尼宫国立古代艺术馆藏

http://www.chnmuseum.cn/Portals/0/web/exhibition/exhibitions/140430baroque/20140429043.jpg
乔万·巴蒂斯塔·高利,别名巴奇乔
圣依纳爵的荣耀(样稿)
1683-1685年,布面油画,48.8 厘米 × 63.5 厘米
罗马,巴贝利尼宫国立古代艺术馆藏

http://www.chnmuseum.cn/Portals/0/web/exhibition/exhibitions/140430baroque/20140429041.jpg
乔万·巴蒂斯塔·高利,别名巴奇乔
自画像
约1669年,布面油画,73.8 厘米 × 60 厘米
阿里恰(罗马),基吉宫巴洛克博物馆藏

│展厅实景│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