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桥段】

(2015-03-07 02:10:49)
标签:

创意写作

编剧

桥段

情节点

     桥段是指在作品中的表现手段。

     常见于小说、漫画、电影、电视剧、舞台剧、广播剧、游戏等创作形式中。一个桥段就是一个表现手法、呈现方式、镜头(于电影中)、运用的手段、噱头、哏(台湾用语)、某个吸引人的画面、某个固定格式的剧情、某个固定的台词或文句等等。

    如果在某个作品中某个桥段一直被重复运用,可能会被批评为缺乏创意(或称为老哏或烂哏)。某些作品会戏彷他作品的桥段(相同的形式、格式),当作是对他作品的致敬或恶搞。抄袭他作品明显的相同桥段(固定的台词、剧情)可能会触犯版权。

 

   这并不是专业的电影术语。专业的电影书籍、影评人士和电影工作都一般都不这样说,甚至也没有这样的概念。

    桥,是连接河两岸的交通设施;段,是段落、片断。顾名思义,桥段,应该指电影中两个大段落之间的小段落,起过渡作用。正如文章中的过渡段。文章中的过渡段,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小段,有时甚至放在上一段的末尾或下一段的开头。

 

   这样看来,电影中的桥段,可以是一个动作,一句台词,也可以是镜头的移动,或者小段落,其作用在于推动情节的发展和场面的转换。

 

   与桥段近似的概念叫“情节点”。“点”在时间上,比“段”更短。常常就是一句话,一个动作。其作用是改变故事发生的方向,把这场戏引入到一下场戏。

 

情节点(Plot Point):
     在电影或电视剧的编剧术语中特指一个事变或事件,它被紧紧织入故事之中,并把故事转向另一方向。
 
     著名编剧教师悉德·菲尔德将理想的好莱坞电影剧本分成三幕,他认为在第一幕和第二幕的结尾各应有一个情节点的存在,将剧情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其中第一个情节点一般在剧本的第25~27页(剧本的每页约等于银幕时间一分钟),第二个情节点大约在剧本的第85页~90页之间。
     例如,在电影《唐人街》(Chinatown)中,当报纸上发表了声称墨尔雷先生在“爱巢”之中被人抓住的故事之后,真的墨尔雷太太(Faye Dunaway饰)和她的律师来到事务所,恐吓说要提出诉讼。她是不是那位雇用杰克·尼科尔森饰演的侦探的真的墨尔雷太太?又是谁雇人冒充墨尔雷太太呢?这一切都是为什么?这个事件就把故事转引到了另一个方向:杰克·尼科尔森作为事件的幸存者必须弄清楚,是谁在摆布他,并且为了什么。
  《唐人街》第二幕的结尾的情节点就是:杰克·尼科尔森在墨尔雷先生被谋杀的水池中找到了一副眼镜,并知道它不是墨尔雷的就是属于那个谋杀者的。这样就把故事引入到结局部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