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鬼辞典】

标签:
文化 |
恶鬼,有大的恶鬼,就是鸠盘荼鬼,他好象一个冬瓜的样子,这鬼又叫魇寐鬼,他趁人睡觉时,压在人身上,令人也不能讲话,也不能动弹,这种叫大恶鬼。
那么还有小的恶鬼,或者依附到草木上,来显他的神通,令人们相信他。好象南华寺的樟树去受戒,在没有受戒以前,就显他的神通,或者谁有什么事到那儿给他烧香,他就现出一种感应来,譬如人来求治病,只要一烧香,病就好了。或者有人丢东西,那个人一烧香,结果东西就找回来,种种的情形,好象这一类的都是。那个人就以为这真是灵感,这真是菩萨显灵了,于是到那儿又杀鸡,又供猪,用种种畜生的肉去感谢他;他得到这些东西,就有得吃了,这是小的恶鬼。
这个世界上,奇奇怪怪的事情很多很多的,你要是不明白佛法,很容易就认为这一种恶神恶鬼就是菩萨,以为他真灵感。所以学佛法的人,不要以为某个地方有什么灵验,这就是佛法了,这不是的。你要真正明白佛法的道理,才不容易受这些骗
“佛告比丘。此四天下有八千天下围遶其外。复有大海水周匝围遶八千天下。复有大金刚山遶大海水。金刚山外复有第二大金刚山。二山中间窈窈冥冥。日月神天有大威力。不能以光照及于彼。彼有八大地狱。其一地狱有十六小地狱。”
《大楼炭经》卷二《泥犁品》载:
“佛告比丘。有大铁围山。更复有第二大铁围山。中间窈窈冥冥。其日月大尊神。光明不能及照。其中有八大泥犁。一泥犁者。有十六部。”
地狱位于大海之下,大金刚山与第二大金刚山之间,即铁围山之下。
“如是佛世尊说。比丘。有大地狱。名曰黑闇。各各世界外边悉有皆无覆盖。此中众生自举其手。眼不能见。虽复日月具大威神。所有光明。不照彼色。佛说。如是黑闇地狱。住在何处。两两世界铁轮外边。名曰界外。是寒地狱。……寒冰地狱。在铁轮外。若余世界。有众生死。往生寒冰地狱。多彼世界铁轮外生。两界中间。其最狭处。八万由旬。在下无底。向上无覆。其最广处。十六万由旬。”
地狱位于铁围山之外,其最狭处为八万由旬,最广处为十六万由旬。
“问:地狱在何处?答:多分在此赡部洲下。问:云何安立?答:有说。从此洲下四万踰缮那至无间地狱底。无间地狱纵广高下各二万踰缮那。次上一万九千踰缮那中。安立余七地狱。……有说。从此洲下四万踰缮那至无间地狱。此无间地狱纵广高下各二万踰缮那。次上有三万五千踰缮那安立余七地狱。一一纵广高下各五千踰缮那。次上余有五千踰缮那。……有说。无间地狱在于中央。余七地狱周回围遶。如今聚落围遶大城。……赡部洲下有大地狱。赡部洲上亦有边地狱。及独地狱或在谷中。或在山上。或在旷野。或在空中。于余三洲唯有边地狱独地狱无大地狱。”
“何故名为黑绳地狱。其诸狱卒捉彼罪人扑热铁上。舒展其身。以热铁绳絣之使直。以热铁斧逐绳道斫。絣彼罪人。作百千段。犹如工匠以绳絣木。利斧随斫。作百千段。治彼罪人。亦复如是。苦毒辛酸。不可称计。余罪未毕。故使不死。是名为黑绳地狱。”
此狱中狱卒,以热铁绳絣牵罪人,然后斩锯,复有恶风吹热铁绳,笼络其身,烧皮彻肉,焦骨沸髓,苦毒万端,故称黑绳地狱。计其寿命,则人间百岁,为忉利天一日夜,以忉利天寿一千年为此地狱一日夜,计此寿一千岁。
“何故名为堆压地狱。其地狱中有大石山。两两相对。罪人入中。山自然合。堆压其身。骨肉糜碎。山还故处。犹如以木掷木。弹却还离。治彼罪人。亦复如是。苦毒万端。不可称计。余罪未毕。故使不死。是故名曰堆压地狱”
此狱中有大石山,罪人进入后,山自然合起来,堆压其身,骨肉糜碎,故称堆压地狱。凡犯杀生、偷盗、邪淫者堕此地狱。其寿命计若以人间二百年为夜摩一日夜,则以夜摩天二千年为此地狱一日夜,世寿二千岁。
狱卒既将罪人沸汤烹煮后,业风吹活,又捉向热铁鏊中煎熬,痛苦极切,发声大叫,故称大叫唤地狱。凡犯杀生、偷盗、邪淫、妄语者堕此。其寿量计人间八百年为化乐天一日夜,以化乐天八千年寿为此地狱一日夜,寿长八千岁。
“何故名为烧炙。大地狱。尔时。狱卒将诸罪人置铁城中。其城火然。内外俱赤。烧炙罪人。皮肉燋烂。苦痛辛酸。万毒并至。余罪未毕。故使不死。是故名为烧炙地狱。”
此地狱以铁为城,烈火猛焰,内外烧炙,皮肉糜烂,痛苦万端,故称烧炙地狱。其寿量计人间一千六百年为他化天一日夜,以他化天一万六千年为此地狱一日夜,寿长一万六千岁。
“云何名大烧炙地狱。其诸狱卒将诸罪人置铁城中。其城火然。内外俱赤。烧炙罪人。重大烧炙。皮肉燋烂。苦痛辛酸。万毒并至。余罪未毕。故使不死。是故名为大烧炙地狱。”
狱卒将罪人置于铁城中,烈火烧城,内外俱赤,烧炙罪人,又有火坑,火焰炽盛,其坑两岸,复有火山,捉彼罪人贯铁叉上,着于火中,皮肉糜烂,就像烧烤串儿一样,痛苦万端,故称大烧炙地狱。寿长半中劫。
“云何名无间地狱。其诸狱卒捉彼罪人剥其皮。从足至顶。即以其皮缠罪人身。着火车轮。疾驾火车。辗热铁地。周行往返。身体碎烂。皮肉堕落。苦痛辛酸。万毒并至。余罪未毕。故使不死。是故名为无间地狱。”
“云何名阿鼻地狱?阿言无,鼻言遮;阿言无,鼻言救;阿言无间,鼻言无动;阿言极热,鼻言极恼;阿言不闲,鼻言不住。不闲不住,名阿鼻地狱。阿言大火,鼻言猛热。猛火入心,名阿鼻地狱。”
一者:趣果无间: 谓有极重罪者,即向彼狱,受其果报,无有间歇。招受业果不经他世,而于现世即报。
二者:受苦无间: 谓在彼狱,受诸痛苦,
三者: 时无间: 谓至彼狱,于一劫中,受苦时节,无有间歇。
四者: 命无间: 谓彼地狱,一中劫受苦之寿命相续不断无有间歇。
五者: 形无间: 谓彼地狱,受罪众生,生而复死,死已还生,众生之身形与地狱之大小相同而无间隙。
“此中有情严寒所逼随身声变以立其名。此八并居赡部洲下如前所说大地狱傍。”
南阎浮洲下二万由旬,八热地狱旁,有八种寒冰地狱。其中有情受严寒所逼,随身声变。最初的二所是因皮肤为寒风吹成卷缩状态而定名。次三所显示受寒风吹袭,其口舌麻痹,叫声异常。最后三所是显示皮肉烂如莲华一般.《顺正理论》载,堕八寒地狱的有情,乃由多谤贤圣,故招如是果。依《大智度论》八寒地狱解释如下:
(1)、頞部陀:梵Arbuda 此云为疱,寒苦触身,如疮疱故。
(2)、尼剌部陀:梵Nirarbuda此云疱裂,谓寒苦所逼,疱即拆裂。
(3)、阿罗罗 :梵At!at!a语頞哳咤,谓寒苦增极,舌作此声。
(4)、阿波波:梵Apapa矐矐婆,谓寒苦增极,唇作此声。
(5)、喉喉:梵Haha语虎虎婆,谓寒苦增极,喉作此声。
(6)、沤钵罗:梵Utpala此云青莲华,谓寒逼皮肉开拆,色似此华。
(7)、钵特摩:梵Padma红莲华,谓寒逼肉色大拆,似此华。
(8)、摩诃钵特摩:梵Maha^ -padma大红莲华,谓寒逼皮肉脱落,骨色似此身分折裂如大红莲华。
《北本涅盘经》卷十一<现病品>举出:
“乃至八种寒冰地狱。所谓阿波波地狱阿咤咤地狱阿罗罗地狱阿婆婆地狱优钵罗地狱波头摩地狱拘物头地狱分陀利地狱。是中众生常为寒苦之所逼恼。”
前四项系表受苦众生因不胜冻寒所发之声,后四项则以四种莲花比喻受苦众生身体冻裂碎坏之相。
“八寒冰地狱者。一名頞浮陀(少多有孔)二名尼罗浮陀(无孔)三名阿罗罗(寒战声也)四名阿婆婆(亦患寒声)五名睺翭(亦是患寒声)六名沤波罗(此地狱外壁似青莲花也)七名波头摩(红莲花罪人生中受苦也)八名摩诃波头摩。是为八。”
《翻译名义集》卷七举出:
“八寒冰狱者。一名頞浮陀。少多有孔。二名尼罗浮陀无孔。三名呵罗罗。寒颤声也。四名阿婆婆。亦患寒声。五名睺翭。亦是患寒声。六名沤波罗。此地狱冰逼作青莲华色。七名波头摩。红莲华色。罪人生中受苦也。八摩诃波头摩。”
“问云何能语。答能语頞浮陀。(秦言卒起)尼赖浮陀(秦言不卒起)阿波簸(秦言战修妒路)此三寒地狱能语。……问云何不了语。答不了语者。阿咤鸺咤鸺优钵(修妒路)此三不了语。大逼迫时不耐苦。……问云何不能语。答不能语者。须揵提(极香花)拘物度(白花)分陀黎。钵暮(藕花修妒路)此四地狱。不能语。唯极冬疾风吹身令强。”
“阿鼻地狱。十八小地狱。十八寒地狱。”
由上述可知,《长阿含经》是将寒冰地狱列为十六小地狱之中,而《涅盘经》(北本)、《大智度论》、《翻译名义集》立八种寒冰地狱。《四阿含暮抄解》立十种寒冰地狱。《观佛三昧海经》又说十八寒地狱,但《观佛三昧海经》却没说出十八寒地狱的名字。
关于八寒地狱寿命,頞部陀地狱的有情寿量是二十斛麻(佉梨)粒数(佉梨:俱舍云,頞部陀寿量,百年之间除去一粒,一升麻除尽时,頞部寿满也。)的百倍,以下各地狱则依次为前者的二十倍。此种说法出自《俱舍论》卷十一、《大智度论》卷十三。《瑜伽师地论》卷四的说法稍异,主张八寒地狱的寿量大约是八热地狱的一半。
据《经律异相》卷四十九所载:
(1).黑沙地狱,谓热风吹热黑沙,沙着于身,皮骨燋烂,久受苦已,方出此狱,复到沸屎地狱。
(2).沸屎地狱,谓沸屎铁丸,自然满前,驱逼罪人,使抱铁丸,烧其身手;复使撮着口中,从咽至腹,通彻下过,无不燋烂。有铁觜虫,唼肉达髓,苦毒无量,久受苦已,方出此狱,复到铁钉地狱。
(3).铁钉地狱,谓狱卒捉罪人,偃热铁上,舒展其身,以钉钉其手足。周遍身体,尽五百钉,苦毒无量,久受苦已,方出此狱,复到饥饿地狱。
(4).饥饿地狱,谓狱卒捉罪人,扑热铁上,镕铜灌口,从咽至腹,通彻下过,无不燋烂,久受苦已,方出此狱,复到渴地狱。
(5). 渴地狱,谓狱卒将热铁丸,着罪人口中,烧其唇舌,通彻下过,无不燋烂,久受苦已,方出此狱,复到一铜镬地狱。
(6).一铜镬地狱,谓狱卒捉罪人,倒投镬中,随汤涌沸,上下回旋,身已坏烂,久受苦已,方出此狱,复到多铜镬地狱。
(7).多铜镬地狱,谓狱卒捉罪人,倒投镬中,举身烂坏,以铁钩取置余镬中,苦毒无量,久受苦已,方出此狱,复到石磨地狱。
(8).石磨地狱,谓狱卒捉彼罪人,扑热石上,舒展手足,以大热石,压其身上,回转揩磨,骨肉糜碎,苦毒无量,久受苦已,方出此狱,复到脓血地狱。
(9).脓血地狱,谓脓血沸涌,罪人于中,东西驰走,汤其身体,头面烂坏;又取脓血食之,通彻下过,苦毒难忍,久受苦已,方出此狱,复到量火地狱。
(10).量火地狱,谓有大火聚,其火焰然,狱卒驱逼罪人,手执铁升,以量火聚,遍烧身体,苦毒热痛,呻吟号哭,久受苦已,方出此狱,复到灰河地狱。
(11).灰河地狱,谓纵广各五百由旬,灰河沸涌,恶气蓬勃,洄波相搏,声响可畏。从底至上,铁刺纵横,岸有剑林,枝叶华实皆是刀剑,罪人入河,随波上下,洄澓沉没,铁刺刺身,内外通彻,苦痛万端。乃出灰河,至彼岸上,利剑割刺,身体伤坏,复有豺狼,来啮罪人,生食其肉,走上剑树,剑刃下向,下剑树时,剑刃上向,手攀手绝,足踏足断,皮肉堕落,筋脉相连,有铁觜鸟,啄头食脑,罪人复入灰河,随波沉没,铁刺刺身,皮肉烂坏,脓血流出,惟有白骨,漂浮于外,冷风来吹,寻便起立,宿对所牵,不觉忽至铁丸地狱。
(12).铁丸地狱,谓有执铁丸狱卒,驱其罪人,撮之手足烂坏,举身火然,久受苦已,方出此狱,复到釿斧地狱。
(13).釿斧地狱,谓狱卒捉彼罪人,扑热铁上,以热铁釿斧,斫其手足及耳鼻身体,苦毒无量,久受罪已,方出此狱,复到豺狼地狱。
(14)、豺狼地狱,谓豺狼竞来啮啮罪人,肉堕骨伤,脓血流水,苦痛万端,久受苦已,乃出此狱,复到剑树地狱。
(15).剑树地狱,谓诸罪人,入彼剑林,有暴风起,吹剑树叶,堕其身上,头面身体,无不伤坏,有铁觜鸟,啄其两目,苦痛无量,久受苦已,乃出此狱,复到寒冰地狱。
(16).寒冰地狱,谓有大寒风,吹罪人身,举体冻伤,皮肉堕落,苦毒叫唤,然后命终。皆因众生造极恶业,故堕此等诸地狱也。
“一一地狱有十六隔子。其名优钵地狱.钵头地狱.拘牟头地狱.分陀利地狱.未曾有地狱.永无地狱.愚惑地狱.缩聚地狱.刀山地狱.汤火地狱.火山地狱.灰河地狱.荆棘地狱.沸屎地狱.剑树地狱.热铁丸地狱。”
孤独、鬲子、轻系等不定地狱:更有孤独、鬲子、轻系等狱,处所不定。依《瑜伽师地论》说,游增孤独,寿命不定,随业长短。
“余孤地狱。或多二一。各别业招。或近江河。山间旷野。或在地下空中余处。”
《瑜伽师地论》卷四云:
“有余那落迦应知。又有饿鬼处所。又有非天处所。傍生即与人天同处。故不别建立。”
所谓饿鬼常饥虚,故谓之饿;恐怯多畏,故谓之鬼。此鬼类羸瘦丑恶,见者皆生畏惧,穷年卒岁不遇饮食,或居海底,或近山林,乐少苦多而寿长劫远。以昔时贪嫉,欺诳于人,由此因缘,故堕饿鬼道。大乘佛教经典于六道中所立饿鬼道,是为遭诸恶业报而得苦果者的去处。古代印度,人死后不被供养,则被推测为鬼,而收集此类饿鬼之事迹的书称为《饿鬼事经》(巴 Petavatthu),为南传大藏经小部经之一。佛经中所言的阿傍、罗刹、山精、杂魅等,皆为鬼神。还有凶暴的精灵、地狱的狱卒,亦为鬼的一种。
(一)无财鬼:下分三种:
1.炬口鬼:此鬼口中常吐烈焰,炽然不息,身形则如被火燎烧之多罗树(棕榈树)。
2.针口鬼:此鬼腹大如山,咽喉则细如针孔,虽见诸种上妙之饮食,然不能吞咽,故饥渴难忍。
3.臭口鬼:此鬼口中恒出极恶腐烂臭气,其臭过于粪秽,且自熏于己,故常呕逆,若遇饮食亦不能食,常为饥渴所恼。
(二)少财鬼:下分三种:
1.针毛鬼:此鬼身毛坚利,难以亲近,其坚毛内钻自体,外射他人,苦痛难忍,偶有不净之食以稍济饥渴。
2.臭毛鬼:此鬼之身毛臭过粪秽,熏烂肌骨,蒸坋肠腹,冲喉变呕,荼毒难忍,然若拔其毛,则伤裂皮肤,转加剧苦,偶有不净之食以稍济饥渴。
3.大瘿鬼:此鬼于咽喉生大瘿,犹如痈肿,热痛酸疼,然又更相剥挤,致使臭脓涌出,共相争食而稍济饥渴。
(三)多财鬼:下分三种:
1.希祀鬼(得弃鬼):此鬼常向祠祀中享受祭品,犹如飞鸟,遨游虚空,无有阻碍,盖此鬼先世积财而悭吝不能布施,且希冀子孙的祭祀,故生于此鬼道中。
2.希弃鬼(得失鬼):此鬼常希望以他人所弃吐、残留等物,供其食用,此乃因其宿生悭吝,故于有饮食之处,或见秽物,或不能见,或乐于净物,而又见秽,随其业力的不同,而得多寡厚薄之食。
3.大势鬼:此鬼势力很大,诸如夜叉、逻刹娑、恭畔茶等均属之,或住于灵庙,或依于树林,或居山谷、处空宫等,所受的富乐与诸天相同。
鬼神八部是四天王所领的鬼众。《仁王经合疏》卷二上曰:
“八部者:乾闼婆、毗舍阇二众,东方提头赖咤天王领;鸠盘荼、薜荔多二众,南方毗留勒叉天王领;龙、富单那二众,西方毗留博叉天王领;夜叉、罗刹二众,北方毗沙门天王领。”
(一)、乾闼婆Gandharva,华言香阴。谓不啖酒肉,唯香资阴,是帝释天乐神。(阴,即身体。帝释,梵语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华梵双举。)
(二)、毗舍阇Pisa�,,华言啖精气。谓其啖人精气及五谷的精气。(五谷者,禾麻黍菽麦。)音译又作毗舍遮,意译作食血肉鬼、啖人精气鬼、癫狂鬼。是食人精气或血肉的恶鬼。
(三)、鸠盘荼Kumbha%n!d!a,译为瓮形,其阴茎似瓮形之厌魅鬼也,鸠盘荼是阴囊,以此鬼众的阴囊状如冬瓜,行时擎置肩上,坐时便据之。由斯弊状,特异诸类,故从之为名。
(四)、薜荔多Preta,译为饿鬼,常逼于饥渴之阴鬼。以其长劫不闻浆水之名故。
(五)、诸龙Na%ga,龙有四种:一守天宫殿,持令不落;二兴云致雨,利益人间;三地龙,决江开渎;四伏藏龙,守转轮王大福人宝藏。
(六)、富单那Pu%tana,译为臭饿鬼,富多那。富多那鬼外形如猪,能使孩童在睡眠中惊怖啼哭。
(七)、夜叉Yaks!a,华言勇健。有三种:一地夜叉,二虚空夜叉,三天夜叉三种。
(八)、罗刹Ra%ks!asa,译为捷疾鬼。又云可畏,以其暴恶可畏故。男的叫罗刹娑,女的叫罗刹私,或飞空,或地行,喜欢食人的血肉。
又《楞严经》卷八中,也载有十种鬼类,即怪鬼、魃鬼、魅鬼、蛊毒鬼、疠鬼、饿鬼、魇鬼、魍魉鬼、役使鬼、传送鬼等十种。乃是毁犯菩萨戒、毁佛涅盘、行诸恶业者,嫉火焚烧之后所受的业报。
旁生:梵语tiryagyoni,巴利语 tiraccha^na。音译为底栗车。指有畜生业因者死后所趣之处,又作傍生、横生、畜生道、傍生趣。与地狱道、饿鬼道合称三恶道。五道之一,六道之一,三恶道之一。指鸟兽虫鱼等一切动物。畜生之名乃由人畜养的意思而得,主要指家畜家禽。新译称之为傍生,乃取其形不如人之直,傍横且傍行之义。《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二云:
“问:何故彼趣名傍生?答;其形傍故行亦傍,以行傍故形亦傍,是故名傍生。……有说彼诸有情由造作、增长增上愚痴身语意恶行,往彼生彼,令彼生相续,故名傍生趣。”
傍生本是无智闇钝且其原处在大海之中,后来展转而遍布生于人、天及地狱等诸道的,且具受种种极重苦恼恶报。《瑜伽师地论》卷四中云:
“傍生趣更相残害,如羸弱者为诸强力之所杀害,由此因缘受种种苦。以不自在,他所驱驰,多被鞭挞,与彼人、天为资生具,由此因缘,具受种种极重苦恼。”
《广释菩提心论》卷一云:
“地狱、饿鬼、畜生诸趣,由起种种烦恼恶业为其因故,彼彼趣中受诸苦恼。”
故《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卷一又云: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畜生报。一者身行中恶业。二者口行中恶业。三者意行中恶业。四者从贪烦恼。起诸恶业。五者从瞋烦恼。起诸恶业。六者从痴烦恼。起诸恶业。七者毁骂众生。八者恼害众生。九者施不净物。十者行于邪淫。以是十业。得畜生报”
此经列出身、口、意行中恶业,由贪、嗔、痴三烦恼起诸恶业,毁骂众生,恼害众生,施不净物,行于邪淫等十业,都是堕旁生的业因。
《辩意长者子经》亦举五事云:
“复次长者子。又有五事。作畜生行堕畜生中。何谓为五。一者犯戒私窃偷盗;二者负债,抵而不偿;三者杀生以身偿之;四者不喜听受经法;五者常以因缘艰难斋戒施会,以俗为缘。是为五事生畜生中。”
《正法念处经》卷十八举出畜生总共有三十四亿种,并广范论述其相貌、颜色、行食之不同、群飞之相异、憎爱之违顺、伴行之单双、同生之共游等。旁生包括了人类以外的近代人所说的一切动物。他们的形态、颜色、住处、生活、寿命,是有种种别异的。将其分类可为如:无足的:如蚯蚓等;两足的:如鸟类等;四足的:如兽类等;多足的:这又有六足、八足的,如蜘蛛类;以及更多的足,此类多是虫类,如蜈蚣、蚰蜒等。从住处来说,据《大智度论》卷三十载,可分为空行、陆行、水行三种,又依昼夜可分昼行、夜行、昼夜行三类。此道遍在诸处,有在水中的、陆上的、空中的差别。其中,也有两栖的;还有可以飞空,可以着陆,也可以入水的。披毛带角,鳞甲羽毛,四足多足,有足无足,水陆空行,互相吞啖,受苦无穷,愚痴贪欲。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俱舍论》卷八等载,此趣畜生兼具胎、卵、湿、化四生。如狗是胎生,鸡是卵生,蚊是湿生,龙有一类是化生。其寿命的长短就量而言,寿量多无定限,其极长者,有一中劫,或一日一夜,如龙王等为一中劫,赢则一日夜,实无限定。所以此道种类至繁,无量无数,大约从意义等各方面上以总盖括来说如下:
一、就身形言:有披毛戴角鳞甲羽毛等之别。
二、就依处言:有水陆空行等之别。
三、就陆地言:重者土内,中者山林,轻者人所畜养。
四、就昼夜言:谓昼行、夜行、昼夜行。
五、就强弱言:强者伏弱饮血啖肉互相吞啖怖畏百端,称为血途。
六、就寿命言:寿限多无定限,其极长者,有一中劫,如龙。
七、就胜劣言:虽属旁生由福德力或为龙王象王金翅鸟王狮子王等。
八、就生出言:有胎、卵、湿、化等。
九、就趣报言:此道遍五道中皆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