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可可风潮】
标签:
文化 |
hyacinthe rigaud
亚森特·里乔德
法国画家
george romney
乔治·罗姆尼
英国画家
威廉·荷加斯(William
威廉·荷加斯的绘画偏重于教化作用,强调作品的内容,每幅画都像一出哑剧,充满了情节和故事。这同我们前面谈到的法国印象派的传统性追求相反,印象派重形式、轻内容,荷加斯则把主要精力放在内容上,就像宗教故事画一样偏重于说教。这种艺术上的不同追求,当然与他们各自所处的时代和环境的差异相关。
威廉·荷加斯在理论上也颇有建树,他写了一本艺术理论著作《美的分析》,提出了最美的线是波状线的看法,并阐述了他对美的认识和自己的艺术观。
威廉·荷加斯的主要作品有油画“卖虾女郎”(1750年)、油画组画“文明结婚”(1745年)、铜版组画“浪子生涯”(1733年)和“妓女生涯”(1731年)等。
+++++++++++++++++++++++++++++++++++++++
乔舒亚·雷诺兹(Joshua Reynolds)是英国18世纪伟大的学院派肖像画家。1723年7月16日生于德文郡的普林普顿,1792年2月23日卒于伦敦。
乔舒亚·雷诺兹自幼喜欢绘画,1744年进入圣马丁的莱恩学院,两年后画了他的第一幅重要作品《约翰·汉密尔顿上尉像》。5年后到了罗马,同时访问了佛罗伦萨、威尼斯,认真地学习拉斐尔、科雷乔、提香和米开朗琪罗的绘画风格,后创建皇家学院并担任了院长,特别推崇米开朗基罗的画风。1769年被封为爵士 。
乔舒亚·雷诺兹的作品庄严并具有历史画性质 。1768年,皇家美术学院成立时,他任首任院长。雷诺兹推崇古希腊罗马和文艺复兴意大利的美术,在一系列讲演中宣扬"纯正"的趣味和法则,大力倡导"宏伟风格"。根据古典传统,用庄重风格表现严肃题材是美术的崇高任务,历史画便是实现这一任务的最佳方式,这一直是雷诺兹的梦想。可现实的情况使他无法以历史画谋生,他只得用大部分精力绘制社会需要的肖像画。
托马斯·庚斯博罗(Thomas Gainsborough,1727-1788年),英国画家,庚斯博罗于1727年生于英国萨福克郡的一个羊毛商家庭,他的母亲是一个静物画家,因此他早期接受了良好的艺术教育,后又在法国画家格霍夫洛特那里做助手并与海曼共事过一段时间。1768年庚斯博罗被选为皇家艺术学院院士。庚斯博罗的作品强调光和奔放的笔触,加之精致的色彩,使庚斯博罗成为皇家宠爱的画家。
托马斯·庚斯博罗与同时代的乔舒亚·雷诺兹爵士相媲美。庚斯博罗善于捕捉绘画对象的特点,他运用色淡而经常闪烁的色彩和松散的笔触在他的作品中营造出一种自发性和新鲜感。庚斯博罗最著名的作品有《蓝色男孩》、《西登斯夫人》、《晨间漫步:威廉•哈利特和他的妻子伊丽莎白》。
尽管托马斯·庚斯博罗以肖像画而广为人知,但他更喜欢画风景画。许多肖像画,如 《罗伯特·安德鲁斯和他的妻子》,都以大幅风景为背景。 庚斯博罗是最早描绘英国乡村风景的画家之一。
托马斯·庚斯博罗出生于萨福克郡的萨德波里。14岁时,庚斯博罗前往伦敦学习素描和雕刻。1746年他结婚,1750年左右定居于伊普斯维奇。1759年庚斯博罗移居时尚胜地巴斯,并很快成为当地的肖像画领袖。庚斯博罗还在那画了许多精美的风景画。庚斯博罗是皇家学院(创立于1768年)的36位创始成员之一。
庚斯博罗的其他作品有:风景画――《市场购物车》、《小屋之门》、《有桥的风景》。肖像画――《德文郡公爵夫人》、《理查德•布林斯利•谢里登夫人》、《列戈尼尔•佩内洛普女子爵》。
在18世纪,威尼斯画家占有特殊的地位,乔万尼·巴蒂斯塔·提埃波罗(G·B·Tiepolo, 1696-1770年)是其中最负盛名的壁画名家,不仅在意大利,同时也在德国和西班牙从事创作,提埃波罗的艺术有巴洛克的影响,也继承了文艺复兴的传统。
乔万尼·巴蒂斯塔·提埃波罗在威尼斯、米兰等地画有大量壁画和天顶画。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有1750年左右为威尼斯贵族宅第所作的壁画《克里奥帕特拉的盛宴》。提埃波罗以豪华的衣着,艳丽的色彩和有趣的古代故事来打动观众。此外,提埃波罗在威尼斯还作有《玫瑰花坛的授职仪式》壁画(1739年),在符兹堡绘制了壁画《巴巴罗萨的婚礼》(1752年)等。提埃波罗还留下了数十件为壁画而作的小幅油画。提埃波罗的画风相当自由洒脱,也十分华丽繁杂。因此有人认为提埃波罗是洛可可风格在意大利的代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