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巴诺娃——巴洛克:时代的连续和断裂】

标签:
文化 |
一个罕见的历史时期。历史的神经节之一。中世纪最后一次威风凛凛地大声宣告自己的存在,但声音已经有些异样了。近代还乱得没有头绪,但越来越有信心昂起头来。巴洛克世界观很活跃,认为对立是很自然的。
音乐文化的性质是复调的,两极分化,明显在“新/旧”的理解方面。“现代派”诞生。实验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有价值的活动,而不管实验者本人的才能和实验艺术价值如何。不太有才华的平庸之辈也能获得一时的荣誉。
追求新奇会造成问题的后果,甚至荒谬绝伦和趣味低劣。不加节制的实验耗费惊人,极左派对此毫不在意。
要么贬低旧的艺术一钱不值。老的艺术是完美的艺术而新艺术则是颓废,是灾难,是对美的理想的背叛。如此悖谬的并置一起。
每个艺术家都面临大量可能性中的选择,%�BD背负文化的命运,但很少有人担得起责任,于是出现两个极端——保守主义和虚无主义。
德国人认为激情、灵感同作品的精心制作、计算分不开。而意大利人则提倡豪放。高水平的巴洛克音乐大师如巴赫,出现在德国也不出意外。
多重语言这种典型的巴洛克现象是同新与旧的冲突相联系的。艺术家的姓名用不同语言书写。对语言的自觉地关心,突出它作为一种独立的价值。这种地位对于巴洛克来说是特殊的,并且正是巴洛克的文字给文化的有意识的语言方向提供了动力。
戏剧由两幕构成和相互配合:一幕是现实,一幕是象征和寓意。
风格的不稳定也明显地表现在实践上。风格的不稳定也伴随着体裁的不稳定。
体裁的稳定性完全不是巴洛克经文歌的特点,相反,它的典型现象是把各种体裁的特点混合,把几种风格结合起来,形式是五花八门和各不相似的。这也使之充满了奇怪的、怪诞的事物。创造者的功劳就在于无中生有,化虚为实。
狮子变成了人,鹰变成了城市。女人和鱼在一起创造了象征献媚的女妖,羊身与蛇合为一体成为巨怪。疯狂的象形文字。非驴非马的各种体裁。
但巴洛克的极端绝不会走向混乱。在此文化内部存在着一种对综合、对体系的要求,并且它整个是一个长期、使人痛苦的过渡。它是历史的延续,也是时代的断裂。它是历史的过堂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