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莱布尼茨与中国】

(2014-04-09 13:19:45)
标签:

文化

【莱布尼茨与中国】

【莱布尼茨与中国】

【莱布尼茨与中国】

【莱布尼茨与中国】

【莱布尼茨与中国】

17世纪德国的卓越科学家和思想家莱布尼茨(1646~1716),清顺治三年至康熙五十五年)生活的年代正值我国清朝的康熙时代,那时有一批欧洲传教士在中国传教,他们把西方的一些科学知识带入中国,也陆续把中国的许多传统文化传入西方。 莱布尼茨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持续于他的一生,自20岁起至70岁逝世,始终在关注和研究中国。在17世纪末,他利用传教士的通信的报告,编辑出版了轰动欧洲的书:《中国新事萃编》,他临终前正在撰写中的一篇著作是《论中国人的自然神学》。莱布尼茨希望以传教士们为媒介,积极开展中西文化交流,为此,他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做了种种努力。

莱布尼茨对中国的科学文化和哲学伦理十分关注。1689年,他在罗马遇见天主教传教士闵明我——其人是中国清廷的传教士和数学家。他从闵明我那里得知中国的许多情况后,对中国产生了极大兴趣,他曾交给闵明我一份30个条目的提纲,希望了解中国的天文、数学、地理、医学、历史、哲学、伦理,以及火药、冶金、造纸、纺织等技术。

    1697年,莱布尼茨搜集在华传教士的报告、书信、旅行记略等,编辑出版了《中国新事》一书。他在该书的绪论中写道:“我们从前谁也不相信世界上还有比我们的伦理更美满、立身处世之道更进步的民族存在,现在东方的中国,给我们以一大觉醒!东西双方比较起来,我觉得在工艺技术上,彼此难分高低;关于思想理论方面,我们虽略高一筹,但在实践哲学方面,实在不能不承认我们相形见绌。”

     莱布尼茨很注意搜集中国的材料和关于中国的书籍。他的信件中有200多封谈到了中国。莱布尼茨可谓是第一位全面认识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的西方学者。

    莱布尼茨也是受到中国学术界重视的人物。1859年,李善兰和伟烈亚力合译的《代微积拾级》一书序言中称:“我国康熙时,西国来本之(即莱布尼茨)、奈端(即牛顿)创微分、积分二术。”1898年,黄仲骏编《畴人传》中也列有“来本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