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奥地利)盖格尔《我们过得还行》】

(2014-04-06 17:43:56)
标签:

文化

【(奥地利)盖格尔《我们过得还行》】

    章节给人的感觉就是跨度很大,且保持了某种对位法,即2001稳定不变,分别对应于20世纪的其它特定年代,这也意味着本文的复调结构,同时也表明其叙事策略,在于微观史中的人与事。
2001
416,星期一 

1982525,星期二 

2001418,星期三

193886,星期六

2001429,星期日 

200151,星期二 

194548,复活节后的第一个星期天 

200152,星期三 

1955512,星期二 

200153,星期四 

200157,星期一 

1962929,星期六 

2001522,星期二 

19701231,星期四 

2001531,星期四 

200161,星期五

1978630,星期五 

200168,星期五

2001614,星期四

1989109,星期一 

2001620,星期三

    另外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每个年代的叙述视角会产生变异,这一切受控于一个超级文外叙述者的视角,它掌控着这一切,并成为作者的文内代言人。

    它会于不同的年代,还原出合乎人物视界的那些背景性知识,从而构造一个仿真的语境。如上所述,2001年的视点人物即菲利普是保持不变的一条主线。他其实如同普鲁斯特笔下的“我”一样,通过追忆家族中的那些人所经历的不同时期的历史,从而确立了自我认同。

    因此,也成了一个立体丰满的复杂性典型形象。


————————————————————————————

1、英格里特自问,为什么她自己就这么蠢,难道她就不能同样开始试探一下自己在出轨方面的能力。也许是因为她目前把时间都分配给了丈夫、孩子、职业、家务,即使没有情人也早已自顾不暇。
2
、就像某些女人读到过关于偏头疼的文章,然后在需要的时候就表现出相应的症状一样,狡猾的,聪明的,近于完美的挖空心思。一切都是借口。
3
、不需要一个不仅不支持而且也不承认她的努力、甚至还让她意识到自身存在欠缺的男人。尽一切可能避免让人觉得她在家里是能干的或者甚至是值得追求的。
4
、英格里特常常是勉为其难的人。如果要寻找一个尺度来显示他们承担的工作压力有着多么巨大的区别的话,那么就只须看看他们晚上都做了些什么样的梦。英格里特通常都是在梦境中梳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如果她中途惊醒还可以被看作是件幸事的话,那么彼得却梦到自己买了一辆跑车,到了早上他还沉浸在梦境的快乐里而不愿跟人搭话。他甚至吹嘘自己在内勤时还和同事们掷飞镖玩。也许正因为这样,家里的每件举手之劳于他都嫌太多。
5
、……,英格里特有时间可以进行思考。只可惜毫无结果,无论如何在她意图改善目前境况的这点上,她无计可施。她太晚才认识到,想要永远充当一个完美的妻子是愚蠢的。她更应该及时地培养丈夫协助她,而不是允许用亲吻和玫瑰来抵消相关的辛劳,而现在已经不可能赢得他的支持了。他把自己从中撇清,依照的是那句老话:一次是傻瓜,永远都是傻瓜。英格里特并不否认,她自己也得承担其中的一部分责任,因为是她开始纵容了彼得的懒惰,到了后来她又没有强有力地对此加以阻止。可能他妈妈在教育他时犯了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这又是对她来说典型的:英格里特还没有揭开彼得身上的痛处,就对他产生了同情。
6
、而彼得呢?满脸通红,一直红到发根,他四处张望,看看有没有人注意到他和他的家人。他防备性地拉开两步距离,好让大家认为他与这个糟透了的场景不相干。如果出了差错,那一定是英格里特的责任,因为彼得什么屁事也不管。多好的逻辑。英格里特可以找到许多例子,都是她不会忘记的事情。只要这些事件没有得到梳理,她就觉得自己好像一头大象。而现在她才能够梳理它们。因为直到现在,自从菲利普上了幼儿园后,英格里特至少偶尔能有时间,好好考虑一下从前就迫切需要考虑的事情。困难之处在于她在日常烦恼的漩涡中不能静下心来思考,因此她根本无法评估彼得给她提供的帮助少到了什么样的程度。也恰恰因此,她才不得不独自克服困难,孤军奋战。另一方面,她也害怕在父母面前丢了面子。就这样,岁月在左右为难中流逝而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