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心独白。感官印象。
二者涉及的范围不同,感官印象设计的是距离注意力的焦点最远的,而内心独白则包括全部意识。感官印象是作家记录纯粹感觉和意象的最彻底的作法,它把音乐和诗的效果移植到小说方面。利用感官印象的作家,一般甚至于会像创作音乐和诗一样改造作品的整个结构。
感官印象最成功的范例是《尤利西斯》描写海妖的一段。它依赖类似音乐中的赋格体构造的。记录感官印象这种方法的用意就是要再现纯属个人性质的印象。为了接近感觉,语言必须依靠从未有过的词形和用法表达出来。创造各种各样的新词。当运用感官印象的手法时,往往就难以将从内心引述来的话和某一个特定人物联系起来。
感官印象再现的是谨慎的作家有时或全部省去或通过内心分析间接地表现出来的那种意识。头脑一般被动的,只受瞬间即逝的印象的约束。它几乎完全侵占了内心独白的境界,在内心独白的情况下,头脑一般说来是活跃的,尽管它也许接近完全的无意识状态。
内心独白是在产生思想或印象的过程中并且从头至尾都处于活跃状态的心灵的直接引述。它可以涉及全部意识的领域,而不仅仅是语言的领域,也可以涉及意识的任何部分。它一般是一段内心的叙述,并且可以作为一个完整的单元而独立存在。
内心分析只涉及意识的小部分,即语言领域。
康拉德的对位法。《喧哗与骚动》中昆丁的那一段是用对位法写的。主导主题是音乐对小说最完整的贡献。用在文学上另外一种有些成绩的音乐形式就是奏鸣曲。
诗和小说。
与电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