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纷乱的视线——格纳齐诺《爱的怯懦》】

(2014-03-04 15:45:09)
标签:

文化

 

【纷乱的视线——格纳齐诺《爱的怯懦》】

 

 

 

       小说家通过叙述者和主人公的视线交融,引领着读者的视线。阅读现象,会产生情景交融之感,当然,境界之高下,韵味之妙恶,莫不源自个人的审美趣味是否与作品之间所达成的协议。

    “我注视着……我到底该不该对周围发生的事感兴趣……我盘算着……我一边继续往前噢组一边违背自己的意愿……我望着一辆观光大巴……我不知道……”这是小说的开头,所呈现的场景,其实也存在着“我”这一指挥棒的痕迹,其实这也是小说叙事特有的路标。它呈现出了主人公所处的世界,而这一世界中出现的那些物象抑或意象,莫不烙印着主人公心理活动的痕迹。也就是说,没有无缘无故的观看,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忽略。能进入主人公视觉的世界信息,必然渗透着主人公的择斥立场、看法和情感倾向。

       主人公的“口味”归根结底是小说家的口味,也是他们契合一致而形成的“主题先行”所致的话语产物。

       这是一种协商,抑或谈判。小说是一桩阴谋,这桩阴谋,即在于作家、叙述者与人物之间,能否达成一致。没有无裂隙的作品,也没有完美无缺的叙事活动。就像一张协议书,只要它依托了语词,即意味着它再中性与客观,实质也包含着一个“集体创作”而导致的歧义和杂乱。

      律师、法官或读者以及评论者的“慧眼”源自文学艺术蕴含的那种“慧血”,这是语言基因和符号熏陶经过持久训练产生的能力。

     在格纳齐诺的小说开篇中,你还会发现语言线性矢量向度上的变动,也就是说,小说的“视线”与叙事话语的直线型轨迹,存在着不同步现象。

     你看由第一人称构成的主谓句即能感觉到穿插藏闪的某种迹象。穿插藏闪、游移不定、闪烁其词的意向性言说路径,保持着曲线和分叉、插入和突变的力度。

   “我”看,也是在想;“我”想,其实也是在“思”——此时横亘出现了主人公上中学的第一天这一事件,你知道,穿插藏闪的主人公视线,其实是在不断地寻求过渡和递进、谋划改向和定格。这也说明了他的心理其实不踏实,如同陷入了某种困境中,而心神不定。

    从此看,小说的阅读艺术,应该是一桩抽丝剥缕的技术。而情节,实质就悬挂在这些纷乱的视线之上,它们是网,而我们则是悬挂在象征符号之网上的意义动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