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炜
北京保利在今年春拍推出了《乾隆巴洛克》的拍卖专场,全是回流的艺术拍品,其中“铜鎏金转花西洋童子打乐钟”、“御制宝石蓝地洋彩莲花如意万代尊”、“御制铜镀金转花转水法大吉葫芦钟”,不仅再现乾隆盛世的皇室奢华,也让人们对所谓的“乾隆巴洛克”——一种流行于清朝宫廷的特殊艺术形式感到兴趣盎然。
乾隆帝弘历,是清朝入关后的第四代皇帝,他二十五岁即帝位时,正值清代政治、经济、文化的繁盛时期,他锐意进取,巩固皇权,加强统治,在位六十年,被誉为“康乾盛世”的鼎盛时期。作为治国治军卓有贡献的盛世之君,乾隆皇帝自幼接受满汉文化熏陶,兴趣广泛,学识渊博,且争强好胜、好大喜功,其个人美学品位主导了一朝宫廷艺术。怀着对盛大、新奇的追求和对西洋技艺、美术的狂热,乾隆帝命深受巴洛克艺术影响的天主教传教士艺术家朗世宁、艾启蒙、王致诚等设计建造了洋为中用的集大成者——圆明园长春园西洋楼建筑群。西洋楼吸收了以巴洛克为主的西方园林布局和建筑风格,同时又遵照中国皇帝的旨意和宫廷礼仪典章,且施工中使用中国艺匠、建材和工艺,变为宗教服务的巴洛克为向皇权致敬的巴洛克,这种在中国传统文化母体内糅进西方技艺、色彩、造型特点的装饰风格,可以被称为“乾隆巴洛克”风格。
巴洛克(Baroque)是17世纪欧洲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风格,产生于十六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18世纪逐渐走向衰落。它以华丽而炫耀的风格著称,主要特点既带有宗教文化特征、又包含享乐主义元素、在充满激情的同时强调运动与变化、关注空间感和立体感,表现建筑、雕刻、绘画与装饰相结合的综合元素以及远离时代与现实生活。鉴于巴洛克艺术富于戏剧性的表达风格能够直接且富有激情地切入宗教主题,欧洲天主教会大力扶持,使巴洛克艺术得以普及和成功。正因如此,巴洛克艺术风格也随着天主教会的传教士们一同来到中国,逐渐吸纳中国传统艺术的元素,巧妙折中,参酌中西,以得到中国皇帝的接受,终至西为中用。
乾隆皇帝颇为推崇西洋装饰形成富丽堂皇之效果,故其喜好体现在宫廷工艺品的设计与制作上,致使西洋元素广泛运用,臻于极致,也让西方为之惊叹不绝,其中洋彩瓷器的成熟与流行,使得西洋技法与题材在清宫瓷器上得到完美结合,品格不凡,铸就了中国陶瓷史上一段中西合璧的绮丽篇章。此次亮相春拍的“清乾隆宝石蓝地洋彩莲花如意万代尊”为乾隆官窑之中堪称别致的洋彩佳器,其形尊贵典雅,装饰雍容华丽,通体施湛蓝釉为地,描绘缠枝洋莲纹为主题纹饰,婉转舒展,颇见柔美之姿。
集东方皇家尊贵气质与西洋巴洛克豪华风格为一体的装饰技法,风靡乾隆一朝,并很快在同为皇帝痴迷狂热的西洋式座钟上找到用武之地。乾隆皇帝对钟表的喜爱,超出了实用价值的追求,而将其视为高雅奇巧的珍玩来崇尚。他命广东官员不惜重金从海外搜罗,并在宫中亲自指挥制作,使钟表的收藏和制作在此时均达到了有清一代的高潮。终乾隆一朝,授意购买、制造、改造钟表的谕旨比比皆是。为满足皇帝的喜好,沿海各官争相购进,乾隆时期,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钟表收藏者。
此次登场春拍的“清乾隆铜镀金转花转水法大吉葫芦钟”,通体共分三层。上部为铜镀金珐琅嵌料石葫芦造型,中部为水法柱,下部为表身主体,近似方形,表盘四周镶嵌各色料石,指针镂空勾勒成欧式教堂塔尖的样式。表盘上方开光内设“胡人献宝”。这是一件“活动”的艺术品:伴随着打点时优雅的音乐,几个身着欧洲服饰的小人在油漆彩画的布景箱内飞快跑动;雕刻精细的铜镀金花叶式柱内,水法景观缓缓转动,犹如一帘瀑布;而大吉葫芦腹部中间的一朵大转花、周围十朵小转花以及顶部的菠萝花,也在乐曲中悠然旋转,令人目不暇接。
巴洛克艺术的创作者们不会想到的是,具有浓郁浪漫主义色彩的艺术形式,会在遥远的中国为钟表匠人们带来如此丰富的设计灵感。此件“铜镀金转花转水法大吉葫芦钟”,借鉴了欧洲精良的钟表工艺,华丽绝伦的外观融合浓郁的西洋风格和东方的吉祥寓意,并呈现出惊人的、和谐的统一。
在乾隆皇帝的关注之下,这种复杂的变动装置钟表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一件钟表中,往往有多个不同形态的装置联动。此件“铜镀金转花转水法大吉葫芦钟”的钟盘上面布景箱用油漆彩画出房舍庭院、老树花藤,其间有蛮人献宝运动装置,体现乾隆帝身为大国之君的傲慢态度和所谓“使知朕所嘉者远人向化之诚,若其任土作贡,则中华大地何奇不有”的万国来朝之意。内层用横置转动的玻璃柱做成流水之形态,与漆画画面相映衬,一动一静,相映成趣。中部中间部分由紧密直立的玻璃柱组成水法景观,随着玻璃柱的转动,犹如一帘瀑布飞泻而下,水瀑四面由雕刻精细的铜镀金花叶式柱支撑、遮掩,花柱和水瀑虚实相间,宛若天成。
“清乾隆铜镀金转花转水法大吉葫芦钟”,经200年前战乱炮火之后,曾静静陈列于美国著名的亚伯马尔豪邸(Albemarle House)的图书馆红木壁架中心。而此宅旧主克鲁吉家族本是德国血统,1922年移居美国,家族成员约翰·克鲁吉曾于1935年到中国上海成立公司,经营茶叶生意并一举成功,并击败了当时著名的英国东印度公司。
事实上,中西合璧的艺术珍品因其更深厚的历史内涵和更尖端的制作工艺,一直是收藏的热门品种,其稀少的存世数量决定其只能处于艺术品收藏的金字塔塔尖,但必将对中西方传统文化交流抱有浓厚兴趣的藏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