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丁的“记忆”
(2014-01-24 21:56:00)
从我,是进入悲惨之城的道路;
从我,是进入永恒的痛苦的道路;
从我,是进入永劫的人群的道路。
正义感动了我的至高的造物主;
神圣的权力,至尊的智慧,
以及本初的爱把我造成。
在我之前,没有创造的东西,
只有永恒的事物;而我永存:
你们走到这里的,把一切希望捐弃吧。
塞比猡,一只凶猛的怪兽
有着三个喉咙,像狗一样地
对着那些浸没在水里的幽魂狂吠
他的两眼发红,他的胡须油腻而发黑
他的肚腹扩大,他的双手有爪
他抓住那些阴魂,把它们剥皮、撕裂
大雨使得他们像狗一般吠叫
……
【塞比猡,希腊神话中三个头的狗一样的巨大怪物,守卫着地狱的入口。】
但丁的“记忆”。记忆与迷失有关。
迷失包括1失去了爱人的痛苦;2失去了信仰和方向……
感受到迷失的人,为记忆所支配,沉湎于记忆中而不能自拔。记忆的力量,给予现实某种虚幻性。记忆源自过去,迷失者是现实生活中的过去者,即行尸走肉的寄寓物和过渡物。
融入生活的人,达观的人,快乐的人,好好活着的人……庸众和群氓,是不存在迷失的,即迷失于迷失,而不是迷失于清醒。清醒者是迷失的局外人。局外人才会迷失,因为他想从现实中遁入另一空间,迷失于另一空间中去。对迷失的现象学分析,首要地在于剥离出同一性中的异质成分。迷失是异度空间的生成。
从众不存在迷失,因为盲从。盲目者不迷失。盲目者是时空的黑洞。盲即时空隧道的区域,在这里,迷失是无可体验的,即无体验的迷失不是迷失,而是确定性。确定性即同一性的建构。同一性源自时空的一体化。时空不存在分离,也不存在衍射和分裂。清醒者是歧途。对同一性进行歧义思想的人,才会有迷思,进而迷失于迷思中而并非纯融合。融合的世界即意味着齐一性的存在。而非融合,即脱壳,即游离,即背离,即拔根。
根源自自我。迷失于迷失的盲从者,是无自我的纯客体化对象,即群体性自我,“我们感”很强的“群我”。集体无意识屏蔽了个体化自我。
记忆是个体化自我感觉与体验的个性产物。因为记忆的原则即差异性。记忆拒绝被同化。被同化的记忆不是记忆,而是历史教科书。历史书写本质即同化。不被同化的个体化感觉材料,构成了记忆。记忆的人,是反叛者。历史的反叛者。历史是过去的积淀。记忆是琥珀。
前一篇:【席勒: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
后一篇:星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