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之谜:商代神话、祭祀、艺术和宇宙观研究】

标签:
文化 |
自序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商代神话和图腾体系的重建
1.一个太阳还是十个太阳
2.“扶桑”神话传统
3.太阳与三足乌
4.帝俊和他的妻子
5.后羿神话
6.商人起源的神话
7.“商”与“桑”
8.伊尹诞生的神话
9.“空桑”和“成池”
10.商代的图腾主义
11.“东(柬)”和“西”
12.甲骨文里的先公之名
13.商王庙号与太阳
第三章 从神话到历史
第四章 商人的宇宙观
第五章 商代的祭祀和占卜
第六章 商代艺术及其含义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商周时期的上帝、天和天命观念的起源
商代
西周
译者后记
商人祖先按十干命名,又依次在干支日祭祀。原始思维中存在的所谓“相连性”原则十分重要,从德克海姆、莫斯到列维-斯特劳斯都广泛地讨论过。图腾主义其实不是一种惯例,而是一种分类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是对应关系。就拿中国商代的例子来看,被分类的人类社会不是活着的人,而是死去的商人之祖先,他们分成十组,与天上十日相对应。我们不知道这种对祖先的分类是否也用于他们活着的子孙。这里,十日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一个文化的观念。商人的祖先按十个太阳分类,十个太阳又跟十二个月亮对应。商人思想中,二元对应思维十分显著。在这个分类系统中,商人祖先和鸟、太阳、数目十、黑色、扶桑、天空、上界、东方、火这一连串因素相联系,并与月亮、龙、水生物、数目十二、若木、黄颜色、地泉、水、下界等西方这些因素相对应。他们的日历按十干十二支相配来定;占卜的命辞也是由肯定式否定式对贞记录。神话性叙述以正题、反题、合题的方式螺旋发展,它的特征是二元性对应。但作为宇宙观,仅仅二元论就显得不够了。东西意味着有南北;和谐只能在圆圈中点,或十字交叉处达到,一个点没有具体的对应物,它完美地沟通着上下之界。正是如此,我在第四章
里讨论了为什么在古代宗教中世界之山和“地心”论母题如此普遍。在商代的甲骨文里,这座大山的化身是“岳”,可以推定为嵩山,嵩山后来为五岳中的中岳;在大禹治水的宇宙始生神话里它是“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