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与符号——康定斯基与抽象主义绘画】

标签:
文化 |
通神学与康定斯基。
奥地利神秘主义者鲁道夫·斯泰纳。
福音书和基督复活的神秘传说为主体,兼采东方佛教的涅和印度的梵说。
生命即死与复活。除此外就是艺术。艺术也是一位能够画出精神真实的先知。斯泰纳的“贤人学”。
神秘主义与世纪末或转折期。
法国象征主义和神秘主义对康定斯基的影响。
此时代的文化状态。
再就是实验心理学和音乐。
德国实验心理学与瓦格纳。
比利时的梅特林克。
康定斯基的精神三角形。
音乐是所有艺术的理想。
内心需要。
主潮——1抽象,塞尚为界标,康定斯基总其大成。2现成物品,杜尚为代表。3机遇,苏黎世达达主义。这是二十世纪的分叉。
绘画有两种:物质的,精神的。物质的通过视觉神经刺激,感动观者,这是外在的。精神的通过心灵的激荡产生的内心共鸣。前者写实艺术的本质,后者抽象艺术的核心。
内在需要。
色彩与形是内在精神和谐的物质媒介,色与形等绘画元素本身不表现任何情感,它们自成体系,是绘画的抽象语言要素。
抽象的语言受内在需要的统摄与选择,艺术家构造画面,选取对象都取决于艺术家对对象内在生命的认识和艺术家的内在需要。
具象艺术将抽象的绘画语言作为再现自然对象的手段,语言的自身特性由画面形象统摄,处于隐性的状态。构成画面的核心要素是真实的形象。抽象绘画的图像转换引起了艺术作品的语义转换,画家阐发的主旨在于绘画元素的物理特性与内在价值。色、线、形等绘画语言成了画面构成的主体,由隐性实现为显性,绘画语言本身成了绘画的表现对象。
语言外在的物理特性充当了形式因,语言内在的运动、张力等特质成了内容,由此,绘画语言的内在价值决定外在的特性,内在价值表现为精神的价值。
康定斯基的内在声音——人的感官联觉或通感,主要是视觉和听觉。用于纯绘画的专门术语,特指运动、张力,以及类似的状态。专指与宇宙的精神同一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