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袁枚的三个妹妹:袁机、袁裳与袁杼

(2012-11-18 14:08:12)
标签:

文化

   袁机(1720~1759)为世称“袁家三妹”之一,是18世纪文坛领袖之一袁枚(1716~1797)的三妹,另外两妹是四妹袁杼、堂妹袁棠(1734~1771),三人都是才女,“而皆多坎坷,少福泽”(《随园诗话》卷十),袁机尤其不幸,袁枚名篇《祭妹文》写的就是她

女诗人袁棠

 

袁氏三妹之一的袁棠,其父袁健磐,在广西作幕,于1734年生下袁棠。在这期间,袁枚也曾去广西投奔他叔父。袁棠有兄弟姊妹数人,在姊妹中排行第四,年龄最小。其父故世,袁枚把他们全家接回故乡杭州,后来,与袁杼一样寄居在金陵袁枚的随园。袁棠二兄袁树(17311810年)中秀才后,因家贫不得不外出游幕,操起父业。袁棠就生活在这样贫寒的读书人家。

袁棠在描花刺绣之外,热衷于写诗,不分白天黑夜,苦苦吟哦,而且还不耽误织绣。她的天分颇高,写出来的诗,得到袁枚的赞赏,并因《中秋》、《七夕》等诗,特地赠送她金钗,以资鼓励。她在闺中,写出后来梓刻的《绣余吟稿》的大部分作品。袁枚在这部诗集的《序》中说,袁棠当时的写作:“韵语与机声相续,灯花共线影齐清。”可见她绣、吟兼顾。她的二哥袁树在袁棠死后重读《绣余吟稿》,说“心伤能绣凝思处,肠断挑灯问字时”。袁棠不能象男儿从师问学,在自学中请教兄长,只能凑哥哥的时间,所以是一面织组,一面问字,一面吟诵,不作刻苦的努力,就不可能有诗作了。袁棠的闺中苦吟,可以说是“业余”创作,因为家贫,显然要以织组补贴家用,她以“绣余”作书名,亦是写实的。

1758年,袁棠已经25岁,出嫁给扬州诸生汪孟翊(17121773年),在随园结的婚,然后过江去夫家,孟翊家庭较富有,是个大家族,但他比袁枚还年长4岁,比袁棠则大了22岁,结婚时已经春秋四十有七,在今日人们对这种年龄的不般配尚不能完全接受,何况18世纪的人了。孟翊原先结过婚,妻子死了,留下儿子庭萱和女儿,袁棠是做填房。年龄差距是父女间的状况,又是填房,婚前和结婚初期,袁棠对这种婚事一定是被迫无奈的,不满意的。所幸婚后夫妻和好,年长的丈夫深知疼爱年轻的妻子。袁棠勤劳理家,任劳任怨,妥善处理家庭和宗族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获得人们的好感,公婆称她孝顺,前房子女尊重她是慈母,族人因为她有才华,和她研讨诗歌,敬重她。

汪孟翊经常外出办事,有时元旦前夕还不能赶回家,袁棠对他异常思念,以《寄怀夫子》为题的诗就作了三首,内中一首写道:“……清夜不堪间里坐,秋风多在树中生。一天月送孤蓬影,两岸蛩催打浆声。恨煞隋堤轻薄柳,年年那管别离情。”不愿丈夫出行和希望文人早归,怪及隋堤杨柳,情何其深矣!另一首云:“有恨经年常作别,无能枉自号多才。布衣愿效鹿车挽,何日园林共举杯?”宁肯丈夫不奔走于事业,也愿厮守在一起。孟翊对袁棠感情深笃,尊重她的为人和诗歌创作,婚后二年,给袁棠枣梨《绣余吟稿》,收诗130多首。此后,袁棠仍然写作,每当袁枚到扬州,她就拿出新作,请袁枚欣赏和指教,这样至少又写了五六十首。就在她理家、创作的时候,由于难产亡故,得年38岁。孟翊非常悲伤,反复阅读她在扬州的诗作,以回忆旧日的恩爱生活。为纪念她,把她的诗汇集为《盈书阁遗稿》,刊刻流传。而他本人因为悲哀过度,在袁棠死亡的第三年辞世。

袁棠以能诗出名,在闺阁时代就以擅长写诗为人称道,袁杼说她是女才子,硗岩老人将她的诗作为楷模与其他女诗人作比较,袁枚称赞她的诗渊雅志絜而情深,其夫说乃妇的诗发于至情至性,无香奁气。袁棠诗的内容同袁杼的一样,多是关于家庭成员的,相互关怀,以诗致意。其大姊远嫁,随夫宦游蜀、鲁,其三兄先后送大姊和袁棠完婚,客死外乡,其五弟原同她芸窗共读,不幸夭亡,袁棠均作诗寄怀,如《哭步赡三兄》写道:“前年五弟先摧折,今日兄为泉下客。连理人分次第亡,刀铓一夜生胸隔。从今怕见广陵春,回首天涯倍怆神。羡杀世间嬉戏者,荆花成对是何人。”抒发了深厚的手足之情。

她的诗集《绣余吟稿》以“绣余”为名,不是她的“专利”,闺阁诗人多爱用之,如钱塘纪琼的集名《绣余小稿》,同县朱柔则的《绣帙余吟》等。社会要求女子德言容功“四德”,不喜女子有才,所以袁棠等人在妇功之余作诗,并以此命名,才不为世人耻笑。

笔者以连续三篇文章叙述袁氏三妹,她们都是才女,都信仰和实践三从四德的伦理,而现实的生活偏偏同她们作对,对她们很不公平:一个离异,这在清代社会是极其少见的不幸;一个年青守寡,丧子,撇下幼女;一个做填房,早逝。而她们的兄长袁枚颇有离经叛道的味道,搞同性恋,收女弟子,四处打秋风。他们兄妹生活在同样的社会、家庭环境,而女子信守纲常条教,男子则可有所违背,亦见男尊女卑的严重,社会不合理到何等程度!

 

参考文献:

袁枚:《小仓山房文集》;

袁枚:《小仓山房诗集》;

袁枚:《随园诗话》;

袁树:《红豆村人诗稿》;

袁棠:《绣余吟稿》。

 

(原载萧虹主编:《中国妇女传记辞典·清代卷》英文版,纽约:M.E.SHARPE公司1998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