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伍迪·艾伦电影与波士顿的“下城”

(2012-05-28 20:05:08)
标签:

文化

伍迪·艾伦电影与波士顿的“下城”

    一本关于美国城市中心商务区历史的著作。作者罗伯特·M·福格尔森给出了极具吸引力的分析:商务区(下城)及美国人对于它的思考方式是如何在1880-1950年间发生变化的。作者重现了地铁等快速交通系统的建立、摩天楼高度的争论、高速公路和停车禁令的引入,以及其他论争。此书对于城市中心区的兴衰提供了一种新颖而又令人吃惊的视角。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商务区:19世纪末的下城

  第二章 扼杀地铁:快速公交的政策

  第三章 神圣的天际线:限高之战

  第四章 中央商务区:20世纪20年代的下城

  第五章 离散化进程后的魅影:大萧条和二战时期的下城

  第六章 迫切的思考:下城与汽车推进的革命

  第七章 衰落区的出现:下城与城市改造的由来

  第八章 只是另一个商务区?20世纪中叶的下城

  跋

 

从家父开始的记忆之旅,逐渐打开下城这一空间。

每个城市的下城都是一片欣欣向荣,这是当时美国的一个特色。

四分之三世纪过后,下城依然是美国的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线。

下城一词,经常出现在电影和小说里,有时甚至出现在电影和小说的标题中。美国记者和作家们如今也提到巴格达、波哥大、内罗毕、上海、西贡、马德里等其他城市的下城,不过这些城市其实没有下城,那里的居民们也从不用这个词。

 

不过这个词的本义在19世纪中期发生了改变,并很快就与商业区联系在了一期。在19世纪末,下城代表着忙碌、喧嚣和贪婪,正如作为时兴的居住区的上城,代表着高贵、文雅和有教养。这么多年过去了,美国人开始认为下城是落魄的,甚至是肮脏的。到了20世纪末,这种区分已经深深植入美国人的思想里。

 

词义的改变意味着空间的改变。现在的下城只是众多商务区中的一个,它已经不再是绝大多数人工作、购物、经商和娱乐的场所了。

 

既然下城已经变了,美国人对它的认识也就改变了——甚至对包含它的城市的认识也改变了。从19世纪末一直到20世纪初,美国人以为下城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美国的所有城市,无论大小,都一定要有下城。

 

下城繁荣虽已逝去,但很多出生在20世纪4、50年代的人们依然怀念它们。伍迪·艾伦的很多电影里都能透出这种感情。也因此,为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我写下了下城的历史。从19世纪末下城确立其统治地位开始,写到20世纪中叶下城的衰退。本书的主要内容都是关于下城、关于美国人对下城的看法及其变化过程。书中也写到了下城的商人和业主,写他们如何努力推动了下城的繁荣,必要之处也会涉及他们在城市其他地域的投入。这也是一本通过空间看政治的书,本书会写到下城商务区和边缘区商务利益的对立,以及下城内部商业利益的对立。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本书也可以说是记述了美国人如何塑造下城,而不仅仅是他们对下城的感觉。所以它讲的是推动力而非人的感受。本书的主人公是富商巨贾而不是推销员和服务生,是办公楼里的大老板,而不是电梯工和报务员,是交通规划师和公路设计师,而不是坐公交和开车上班的人。

 

无需怀旧,因为对这些人来说,什么都不会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