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对中国学派老师们下面五篇文章的点评董忠华

(2023-08-23 18:22:28)
标签:

宇宙唯物主义哲学

中国学派老师们

五篇文章的点评

理论互补

时评

我对中国学派老师们下面五篇文章的点评

(中国天津汽车齿轮厂退休工人)董忠华

 

 

我对中国学派老师们下面五篇文章的点评。

 

(第一篇)

世界与中国 | 哲学知识体系不必持有西方护照

白乐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3-08-19 10:15 发表于北京

我的点评。

我独创的一门全新的完整的《宇宙唯物主义哲学》就不持有西方护照。纯属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并且他的每一篇文章和全部文章、每一句话以至每一个命题都纯属原创性的一家之言。并且都符合作为整体的宇宙研究方法和宇宙笔法。

再说一句大实话,我的《宇宙唯物主义哲学》的全部内容纯属我的自动化加工厂的大脑的自然流出。所以我在独创这一门《宇宙唯物主义哲学》的过程中,根本也不懂得上述这些东西。上面这些东西是我在看到这篇文章后写出来的。

 

(第二篇)

这位全国重点马院博士生在双核《社会主义研究》独作发文:人工智能资本主义本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中社学人 2023-08-20 23:53 发表于江苏

我的点评。

这位老师的学问确实很大。遗憾的是,他根本不懂人工智能。我说过,人工智能(高科技)的发展必将导致人类社会的自我毁灭,这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样的,(比如,不管是由美国来做还是由我们中国来做其最后结果都是一样的)。对于我们这个现实人类社会来说,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是这样一种情况:不发展高科技不行,发展高科技也不行。怎么办?只有一种解决办法:就是先找到一个“第一个实际上的世界性领导人”,领导世界各国做好向党和人民共同管理制的社会主义(一国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是现实世界各国的共同具体发展方向的过渡发展。然后再集中全世界的智慧和物力,做好人工智能高度发展,(具体的说,比如,就是把现实世界各国在发射卫星方面的竞争转为由世界各国集中智慧和物力来做。这样既可省钱又可大为有效和延缓各种灾难的发生。而在现实人类社会条件下,我们根本做不到这一点。解释论证均略。)

 

(第三篇)

王伟光:正确认识斯大林 科学评价斯大林(上)

中社学人 2022-07-27 00:14 发表于浙江

我的点评。

《宇宙唯物主义哲学》的全部内容和在他的创立过程中,从来是把斯大林作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来研究的。

 

(第四篇)

留给人类的时间不多了,下一波是瘟疫,无论科学怎么发达,医药怎么厉害,人类会很麻烦!

原创 中网书社 中网书社 2023-08-13 19:13 发表于河南

我的点评。

英雄所见略同,(我曾提出:老天爷留给我们人类社会的时间不多了,只有500年到1000年时间了。)只是这位老师是研究《易经》的,所以他没有能找到造成“留给人类的时间不多了”的根本原因和具体的解决办法。而《宇宙唯物主义哲学》则找到了这个根本原因和具体的解决办法。请特别注意:《宇宙唯物主义哲学》所提供的具体解决方法都是能进行具体操作的具体方法。至于你是否愿意这样做那是两回事。

 

(第五篇)

这位教育部长江学者在双核《理论月刊》独作发文:马恩政治哲学重点关注的八大问题

中社学人 2023-08-19 23:01 发表于江苏

我的点评。这八大问题中,最重要的核心问题是搞好合理的按劳分配问题。民以食为天也,国以合理分配为稳为进也。我在1979513日写的第一篇文章《关于按劳分配的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兼与读者共商榷(工人求向实)》就研究到了这一点。这篇文章的宗旨是通过对我们已经实践了二十多年的按劳分配的体会来研究社会主义的具体发展规律。在这篇文章中,我明确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应该朝着马克思所提出的巴黎公社工资原则的方向发展。(而我们的政治制度则应朝着巴黎公社选举原则的方向发展。本文不涉及这一内容。)

而与上相对应的是,通过这四十年的现实改革,我们的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不仅没有能得到它所应有的朝着进一步的合理的完善方向发展:应该朝着马克思所提出的巴黎公社工资原则的方向发展;反而在“两个到头,两个局限,一个回头找办法”这一人类认识在历史发展到今天所面临的最大思维规律的局限下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导致了实际上的向资本主义的按资分配和按特权分配的倒退发展。也正因为这一原因,这才导致了这四十年来我们国家四大腐败(思想腐败+官员腐败+医药腐败+教育腐败)和黑社会的大发展。并由此导致了幸亏习总书记第三次挽救了党的产生。(2023-8-2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