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镇县“八堡”之一桦门堡
| 分类: 全公开,可任意阅览 |
大同市天镇县新平堡镇桦门堡,距县城北25公里,正西距长城0.55公里,西偏北距红土沟0.35公里,东至黄羊沟0.35公里,东南下张仲口3.2公里,建在新平堡南面的桦岭上。
明万历九年(1581年)筑堡,设操守1员,驻旗兵297名,战马8匹,属大同镇东路参将管辖。旗兵分守长城9里,边墩18座,火路墩3座,直至明末。光绪年间归天城瓦窑口外委把总管辖。民国初弃为空堡,堡内建筑等均拆迁。地属瓦窑口。1945年10月属共产党新平堡地域。
桦门堡址建在海拔1736米的梁坪上,水源情况差,堡内仅有水井一口,因水量不足驻兵一般到红土沟、黄羊沟取泉水。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包砖,堡为长方形,开东门,高3丈9尺3寸。南北长130米,东西宽55米。东墙筑瓮城,南北长45米,东西宽40米。堡偏东北 15度。
桦门堡,因 周边种植桦树比较多,城门亦是桦木制作而得此名。
久闻桦门堡的大名,因其附近不通柏油路,也没有路标指向,所以一直没有身临其境。前几天,有一当地“地理通”指引,所以心如所愿终达目的地。桦门堡位居瓦窑口至新平堡镇公路的中途,出了老爷岭隧道,向右拐下公路走上砂石荒道,沿路朝西南方向开车大约走3、5公里的山路,停下车后再攀爬500多米路程的坡岭就到了桦门堡。据我实地察看:堡内没有任何建筑,就是一个长方形凸凹不平大洼地,地面长满了荒草。洼地边缘的高坡处有一个被掩埋了一半的残破门洞,不弯下腰就无法进入门洞,甚至不爬行就不能出了门洞。可见,古堡遭受到非常严重的破坏。我仔细查看了城堡的墙体,堡城地面以上铺设有十层长条石,墙体的砖有一米厚,非常的结实,可以说是固若金汤。桦门堡建成并包砖距今不过400多年,如果不是人为的破坏,完全可以遗存一座非常完整的堡城。
据说:文革期间,许多老百姓赶着马车来盗拆城砖和条石,由于公安局的介入并抓了几个人,才制止了盗拆的行为,真是太可惜了!人们说:如果桦门堡离村近的话,破坏的会更严重。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文物古迹的保护,老百姓的素质和保护文物的意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保护旅游资源是今后需要做的一件大事。长城、城堡文物是天镇重要的旅游资源,也是亟待保护和开发的大事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