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镇县明代军堡保平堡

保平堡,位于新平堡镇南约2公里处。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修建,隆庆六年(1572年)增修。保平堡周长850余米城墙高12米,筑有东门门高5米宽3米进深11米,砖碹门洞门有石额“镇云”二字。
保平堡,海拔1255米,占地41亩。是嘉靖年间修筑长城、又修筑和长城相匹配的新平堡、桦门堡、平远堡、平定堡五堡之一。西面距长城1公里,南面和桦门堡、北面和新平堡遥相呼应,当时属大同镇新平路直属戍堡之一。保平堡,当时是大同镇72城堡、天镇八堡一城其中之一堡,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当时驻有守备、坐堡把总各一员。有官兵314人、战马和骡子17匹、分守长城7里多、边墩18座、火路墩11座。
保平堡,堡内中心曾经建有玉皇阁一座,建筑外观和新平堡玉皇阁一样,另有寺庙12处。据说:登阁一望,长城内外十里景象尽收眼底。玉皇阁、寺庙建筑及砖墙,均遭到人为破坏,现仅存东门“镇云”石额和残址。
保平堡,堡内昔日的辉煌已经荡然无存,只剩下丛生的杂草和凹凸不平的坡坎,令人感慨哀叹。堡里面肯定发生过许多的悲欢离合、恩怨情仇的故事。但是,这一切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烟飞灰灭,永远也不会有人知道了。
天镇县要发展旅游产业,主要是靠边塞历史文化,而长城和城堡是其中主要的组成部分。现存最早的长城是汉长城,位于平远堡与河北的交界处,还有北魏长城遗址,现仅存残迹和基础。现存最完整的是明长城,有68.5公里。明朝时天镇的“八堡一城”:瓦窑口堡、桦门堡、保平堡、永嘉堡、新平堡、平远堡、镇口堡和白羊口村的镇宁堡,天成城。清顺治三年(1646年),朝廷将“天成卫”和“镇虏卫”合并成“天镇卫”。清雍正三年“1725年”“天镇卫”正式更名为“天镇县”。天镇县已有四个国家级古村落——新平堡村、水磨口村、白羊口村、安家皂村,其中谷前堡镇占有两个村。
据我现场观察,保平堡城砖与砖之间并不完全是靠白石灰粘结,而是仅仅用白石灰在砖与砖外表之间勾了个缝而已,里面完全是靠黄土泥粘结。古堡经过数百年的风雨剥蚀和人为毁坏已经成为了废墟,永久的失去了它的功能和风采。但是,它所折射出的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一段历史,很有必要进行保护。可喜的是去堡城和长城观览都已经开通了柏油路,为游客提供了方便。
前一篇:天镇县白羊口村土泉突发大火
后一篇:天镇县111岁老寿星吕存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