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镇县逯家湾镇熏窑口村

天镇县逯家湾镇熏窑口村,距县城东北18.7公里。西与夏家沟1.7公里为邻,东2.3公里与白舍科相接,北峙清凉山,南踏洪积扇。总土地面积17638亩。
至迟元朝初已立村。明正德八年(1513年)《大同府志》已有“熏窑口后关墩”、“熏窑口中关墩”的记载。新中国初属天镇县四区。1953年属瓦窑口乡。1958年后属逯家湾公社。1984年后属逯家湾镇管辖至今。
明代,有峰火墩守卒且耕且守,至少有6—10人,6—10户人家。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有31户,约200人。1997年有256户,835人。全村分东西二堡居住,海拔在1080米—1125之间。土堡建自何时无考。1911年,村有观音庙、五道庙、大庙、乐楼四处。1949年全村分东西堡而居;中间为正沟,有泉水出流。西堡为主村,南北为一条主街,东三条西二条小巷;果园、杏园等亦多分布在村西。东堡仅在西堡东南有一条东西巷隔沟相望。村北100米,正沟东丘陵上有烽火墩遗址一处,高3米。西堡西200米有砖窑遗址一处。
熏窑口村依坡而建,分东西二处村落。改革开放后人口大量外流,村里一些房屋倒塌,院落破败,街巷长满了杂草。大张高铁现正在村西的山上开挖山洞。
前一篇:天镇县逯家湾镇永嘉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