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镇县谷前堡镇水桶寺村

分类: 全公开,可任意阅览 |
水桶寺村归属大同市天镇县谷前堡镇管辖。水桶寺村位于天镇县城西北方向6.5公里处,总土地面积18692亩。水桶寺村属环翠山六墩沟洪积扇缘倾斜平原区,海拔1023米至1044米间,东临六墩河,整个·辖区北高南低。
水桶寺村到清末,村内有大庙、真武庙、五道庙、南观音庙、北观音庙、乐楼、河神庙。北观音庙(明正统八年建)有钟楼、鼓楼各一间。照壁一处。村内还有,显化水通禅寺,位于县城西北15里处,明正统八年(1443年)建、成化十年(1474年)重修。清乾隆年间,只存钟一口,重一千二百斛。村东有五雷庙。
水桶寺村在辽、金、元、明、清诸代,为宣化通大同的“官道”所·经村之一。曹弼本村人,清道光年间生。自筹资金修建了天镇县现存最古老的“便行桥”,桥有42根石狮柱,以纪念42岁时修桥。又修到枳儿岭五里路,还购谷物赈灾,人称“曹百万”。村民乐善好施,耕余尚读,子弟大多本分做人做事。
水桶寺村最晚北魏已立村。元朝属天成县辖域。明朝属天成卫后所。明朝正德《大同府志》称水桶寺堡属天成卫。乾隆十八年(1753年)《天镇县志》载有水桶寺,属后都。1937年后属伪南洋村。1945年10月后属共产党天镇县三区。1953年属水桶寺乡。1958年初属水桶寺公社,天镇、阳高合县后属阳高县天镇公社。1961年天镇、阳高分县后属天镇县谷前堡公社。1984年后属谷前堡镇至今。
水桶寺村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有61户,400余人。1949年有487,1710人。1997年有846户,2938人。全村可耕地13697亩。传统种植有谷子、糜子、黍子、高粱、马铃薯、豆类等。
水桶寺村近年建起了“南国水乡”温泉洗浴园,接待了来自北京、张家口、大同、太原以及全国各地的客人,既宣传了天镇的温泉资源,又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水桶寺村很大,商店也很多,民房都是座北朝南方向,村子北半部分东西方向的街道留的很整齐,从村东头一下就看到了村西头,路面全部硬化,村子北边紧靠京包铁路。在村子的南面新建了一座天主教堂,礼拜堂很大能坐几百人,院子也很大。据村民们说,建天主教堂用了很多钱,现在还欠施工单位20余万元。
水桶寺村东临马圈痒村2公里,南至十里铺2.5公里,西接沙屯堡2公里,北距水磨口5公里。现在全村可耕地面积11595亩,其中退耕换林面积3692亩,有1241户,318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25户、321人。村支书李佃,村主任曹鼎。
前一篇:天镇县谷前堡镇谷后堡村
后一篇:天镇县谷前堡镇马圈庠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