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河北省遵化市的清东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整、布局最得体的帝王陵墓建筑群。
清东陵从公元1661年(顺治十八年)首建顺治皇帝的孝陵开始,到公元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最后建成慈禧皇太后的菩陀峪定东陵为止,其营建活动前后延续了247年,长达两个半世纪的时间跨度几乎与整个大清王朝的兴亡相始终。这里所蕴含的丰富历史信息,不仅是研究清代陵寝规制、丧葬制度、祭祀礼仪、建筑技术与工艺的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而且也是研究清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艺术的典型例证。
从承德避暑山庄出来后,返程途中众校友在当地导游的带领下顺道游览了清东陵中的乾隆裕陵、裕陵妃园寝和慈禧太后的定东陵。
沿着顺治皇帝的孝陵神路区,景区的旅游客车载着我们一行人首先来到了乾隆皇帝(公元1711年—1799年)的裕陵,而且是在下马碑附近下的车。
裕陵正在进行大规模的修缮,小碑楼、隆恩门、隆恩殿和玉带桥等一些主体建筑均被高高的脚手架和蓝色的塑料布严密地包裹着,游客的参观基本没受到什么影响,因为裕陵的地宫仍在开放。
乾隆皇帝于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正月以享年89岁的高龄逝世并于当年9月正式入葬裕陵地宫,地宫内还葬有乾隆的两位皇后(孝贤皇后、孝仪皇后)和三位皇贵妃(慧贤皇贵妃、哲悯皇贵妃、淑嘉皇贵妃)。
谁能想到,这位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有清一代的有为之君在地下静静地躺了129年后,竟被民国时期(公元1928年)的军阀孙殿英指使手下盗墓掘陵,以致落得个身首异处,尸骨不全。“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所幸的是,乾隆皇帝死后的谥号还是那个谥号,任谁也盗不走的。
同行的校友们大概忌讳较多,在陵园景区基本无人拍照,本人是不管那许多的,怕什么呢?
清东陵景区入口
清东陵游客服务中心
清东陵景区导游板。
清东陵全景导览图。
清东陵皇家御品街入口。
清东陵皇家御品街。
清东陵大地景观。
清东陵(孝陵)石牌坊
清东陵(孝陵)大红门
清东陵顺治神功圣德碑楼
清东陵影壁山弯道。
清东陵孝陵神路南端起点望柱。
清东陵孝陵神路石像生。
清东陵孝陵神路石像生。
清东陵孝陵神路石像生。
清东陵(孝陵)龙凤门
清东陵(孝陵)石孔桥
清东陵昌瑞山
裕陵(乾隆)导游标志牌。
裕陵(乾隆)旅游通道入口。
裕陵(乾隆)井亭与文武官员下马碑。
井亭、井亭“盝顶”与古井。
下马碑(图左)。
残破的青砖地,见证了大清王朝中后期的兴衰史。
武力的征服只能是暂时的,只有文化的征服才是永久的。
裕陵(乾隆)小碑楼
裕陵(乾隆)三路三孔石桥的东西两侧朝(班)房。
裕陵(乾隆)东朝房现已辟为文物商店。
裕陵(乾隆)三路三孔石桥。
裕陵(乾隆)隆恩门月台南望三路三孔石桥。
裕陵(乾隆)隆恩门
裕陵(乾隆)隆恩殿
裕陵(乾隆)隆恩殿前的龙凤丹陛石。
裕陵(乾隆)隆恩殿现已辟为清朝历史展览室。
隆恩殿基座端口上的散水构件——螭首。
裕陵(乾隆)隆恩殿西配殿。
裕陵(乾隆)陵寝门
裕陵(乾隆)二柱门
裕陵(乾隆)方城明楼
只看到了宝城,没看到宝顶。
裕陵(乾隆)祭台石五供
裕陵(乾隆)地宫入口
裕陵(乾隆)地宫墓道。
裕陵(乾隆)地宫墓道。
裕陵(乾隆)地宫墓道。
裕陵(乾隆)地宫墓道门柱石雕。
裕陵(乾隆)地宫墓道石雕(第一道门洞券里的四大天王浮雕与第二道穿堂券里的五欲供浮雕)。
裕陵(乾隆)地宫第四道金券棺室被炸开后放倒的石门。
裕陵(乾隆)地宫棺室。
裕陵(乾隆)地宫棺室的帝妃陪葬棺椁。
裕陵(乾隆)地宫墓道。
裕陵(乾隆)地宫出口。
裕陵(乾隆)围墙下的排水口,很美观的设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