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承德避暑山庄 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2017-10-27 06:32:39)
标签:

承德避暑山庄

丽正门

澹泊敬诚殿

烟波致爽殿

云山胜地楼

分类: 旅游摄影·随笔杂谈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与校友结伴同行去了一趟承德避暑山庄,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承德避暑山庄是清朝时期康熙、乾隆、嘉庆以及咸丰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它不仅是我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也是我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杰出代表。对避暑山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建筑风格各异的庙宇和皇家园林同周围的湖泊、牧场和森林巧妙地融为一体。避暑山庄不仅具有极高的美学研究价值,而且还保留着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末期的罕见历史遗迹。”   
    承德避暑山庄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直到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才最后完成,前后耗时长达89年。
    承德避暑山庄主要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部分,而宫殿区又包括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四组建筑。本篇博文中的照片全部随拍于正宫区,这里是清代皇帝在山庄进行日常活动的主要区域。其中的烟波致爽殿被列为避暑山庄康熙定名的三十六景之首,清王朝的许多重大事件都发生在这里,有前期的豪气和奢靡,后期的权谋与懦弱······。
    如今,避暑山庄的正宫区已辟为中国清代宫廷历史博物馆,但博物馆的各个史迹复原陈列室却不得入内,倒是专题展览室里的展品可以近距离观看,无奈安排的游览时间实在太短,只能匆匆一瞥啦。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承德避暑山庄丽正门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避暑山庄丽正门石狮。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避暑山庄官员人等下马石。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避暑山庄丽正门照壁。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丽正门建于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为避暑山庄的9座宫门之一。
    “丽正”二字出自《易经·离卦》:“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岩城埤堄固金汤,詄荡门开向午阳。两字新题标丽正,车书恒此会遐方。”
                                                      ——清·乾隆《丽正门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导游版。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全景图。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轩墀敞御园,草树静高原,游豫思仁祖,庥和逮孝孙。       
      桥山将酹爵,玉馆此停辕,罨画山容在,修蛇电影奔。
      禽言欣客至,蛩语诉秋繁,阶篆苔纹暗,碑诗钗脚存。
      圣踪犹可想,衷曲向谁论,倍切乾乾志,虞孤覆载恩。”—— 清·乾隆《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避暑山庄钟楼。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避暑山庄午门偏殿(展览室)。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避暑山庄午门偏殿展览室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午门
                                     (避暑山庄博物馆入口)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避暑山庄博物馆展区复原效果图。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避暑山庄博物馆展区平面图。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避暑山庄大事年表(公元1703年—1862年)。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金山发脉,暖溜分泉;云壑渟泓,石潭青霭。境广草肥,无伤田庐之害;风清夏爽,宜人调养之功。自天地之生成,归造化之品汇。朕数巡江干,深知南方之秀丽;两幸秦陇,益明西土之殚陈。北过龙沙,东游长白;山川之壮,人物之朴,亦不能尽述。皆我之所不取。惟兹热河,道近神京,往还无过两日;地辟荒野,存心岂误万几。因而度高平远近之差,开自然峰岚之势。依松为斋,则窍崖润色;引水在亭,则榛烟出谷,皆非人力之所能。借芳甸而为助,无刻桷丹楹之费,喜泉林抱素之怀。静观万物,俯察庶类,文禽戏绿水而不避,麀鹿映夕阳而成群。鸢飞鱼跃,纵天性之高下;远色紫氛,开韶景之低昂。一游一豫,罔非稼穑之休戚;或旰或宵,不忘经史之安危。劝耕南亩,望丰稔筐筥之盈;茂止西成,乐时若雨旸之庆。此居避暑山庄之概也。至于玩芝兰则爱德行,睹松竹则思贞操,临清流而贵廉洁,览蔓草则贱贪秽,此亦古人因物而引兴,不可不知。人君之奉,取之于民,不爱者,即惑矣。故书之于记,朝夕不改,敬诚之在兹也。”      
——康熙五十年(1711年)六月《御制避暑山庄记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挽弓策马论英雄,漫卷黄沙破帝宫。 文治武功真大略,佩文新谱墨林崇。”
                                                               ——清·康熙《无题》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内午门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内午门又称阅射门,门内上方悬挂的“避暑山庄”匾额为清圣祖康熙御笔。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阅射门前却自思,髫龄曾此沐恩慈。我朝家法惟弓矢,即位躬勤继创垂。
      臂病因之疏步发,身闲原未废骢驰。习劳每以寓观德,右屈还教挺左支。
      凭览不能无技痒,欲为又觉有颜怩。廿连十九当年事,回想犹疑众定疑。”
                                      ——清乾隆《阅射六韵》写于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策马出石城,阅堤兼阅稼。虽日敕几政,山庄究多暇。外庭弗相见,非美惭且怕。
      所以间数朝,沿揽必命驾。谁知三五宿,田功殊又乍。此地不种稻,黍高而荞下。
      一律芃绿云,极目鲜隙罅。浓露润苗穗,爽风翻稏。迩来幸时若,晴昼雨或夜。
      亦无异涨落,诸事胥妥迓。 衹渴望捷音,耆定武功罢。”
                                       ——清乾隆《策马一首》写于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射是朝家夙所长,承平游豫那宜忘。携来新附控弦部,驻此当年避暑庄。
      亲御矢弧聊示度,数颁币帛用旌良。树候叠中休称颂,敬仰前猷敢不蘉。”
                                  ——清乾隆《射一首》写于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十月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巡守宁稽除授官,门前次第引来看。随材简职仍余暇,以已先人与众观。
      弓燥手柔秋正好,候空鹄揭月输团。髫龄回忆原兹地,屡中亲承仁祖欢。”
                                      ——清乾隆《射一首》写于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初秋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内午门铜狮。铜狮铸造于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重约五吨,为清代的珍贵历史文物。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澹泊敬诚殿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澹泊敬诚殿是清朝皇帝驻跸山庄期间接受百官朝贺、接见外国使节和举行重大庆典的场所。
    大殿正中悬挂的“澹泊敬诚”四字匾额为康熙皇帝御书,题写于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澹泊敬诚殿建于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用金丝楠木改建后又称楠木殿。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敬诚殿殿外檐下悬挂的3块乾隆诗匾,御印皆为“太上皇帝之宝 ”和“心愿符初”,诗作是(右上、右下、左下)
    “祖功避暑建山庄,夏五来临岁以常。佳蔚屡沾昨真渥,浓云复作晓淑凉。
      骋观农景时晴好,兼意旅情减泞良。岭过广仁看色喜,今居太上耀辉光。至避暑山庄成什(丙辰仲夏御笔)”
    “夜雨朝晴行路宜,广仁岭过众情宜山庄避暑上皇合,御骑习劳子弟随。
      讵为耽吟智仁乐,每勤示政旰宵为。更思秋狝多年罢,家法绳承莫怠之。至避暑山庄作(丁巳夏月上浣御笔)”
    “昨晚雨宜情更宜,山庄于是驻情怡。途斯旧识不期至,民久相亲任意随。
      巡狩惟勤人事省,豫游讵在己私为。频频望捷仍未已,掷笔促章自哂之。至避暑山庄作(戊午仲夏御笔)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西朝房(钟表馆)。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东朝房(挂屏馆)。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东、西乐亭,举行庆典活动奏乐的地方。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处处瞻奎藻,殷殷仰圣情。标言澹以泊,继曰敬兮诚。明志由其要,持心在合并。
      居存守良矱,烦扰去私营。无欲函三契,有为得一贞。尧茨垂永焕,虞典溯惟精。”
                                      ——清·乾隆《赋得澹泊敬诚》写于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避暑山庄宫殿区的“四知书屋庭院。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四知书屋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四知书屋是清朝皇帝临朝前后更衣小憩以及召见近臣的处所,现有的陈列布局根据嘉庆初年宫中的《陈设档》复原。
    四知书屋建于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康熙皇帝当时将此殿题名为“依清旷”,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乾隆皇帝复题匾命名为“四知书屋”。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我皇祖建此山庄于塞外,非为一己之豫游,盖贻万世之缔构也。国家承天命,抚有中外于古未有之地,尽入版图,未服之国尽受封爵。而四十八旗诸部落,屏蔽塞外,恭顺有加。每岁入朝,钖赉燕飨,厥有常典。但其人有未出痘者,以进塞为惧。延颈举踵,以望六御之临。觐光钦德之念,有同然也。
    我皇祖俯从其愿,岁避暑于此。鳞集仰流而来者,无不满志以归。且也,三代以上无论矣,三代以下享国最久者,莫过于汉、唐、宋、明。然四姓皆一再世而变乱生焉,是岂天心之怠眷?亦人事之偷惰实致之。
    我皇祖有鉴于此,故自三逆底定之后,即不敢以逸豫为念。巡猎之典,或一岁而二三举行,耗材劳众之论,夫岂不虑?然而凛天戒,鉴前车,察民痪,备边防,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习劳苦之役,惩宴安之怀,所全者大,则其小者有不必恤矣。使诚以游冶是尚,即深居九重,厌见百辟,恣声色,怠政事,谁其禁之?而必往来沙塞,风尘有所不避,饮食或致不时,以是为乐,固未见其乐也。
    予小子自十二岁,蒙皇祖恩,养育宫中,侍奉左右,扈跸至此。亲见皇祖高年须白,允宜颐养,尚且日理万机。暇则校射习网,阅马合围。虽天行之健,自强不息,亦圣度之恢,与时偕行也。故继序以来,敬惟昔日时巡之意,更值四方宁谧之时,实不敢使文恬武嬉,以隳圣祖之家法。而每驻跸山庄,羹墙之见,云日之瞻,恻然有不能自已者。敬成百韵,略识皇祖卷阿之遗志,并申孙臣孺慕之捆诚,云尔。”
                                                          ——清·乾隆《避暑山庄百韵诗序》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满朝文武着锦袍,闾阎与联无分毫。一杯美酒千人血,数碗肥羹万姓膏。
      人泪落时天泪落,笑声高处哭声高。牛羊付与豺狼牧,负尽皇恩为尔曹。”——清·嘉庆《告诸臣》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避暑山庄宫殿区的“万岁照房”庭院。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万岁照房。万岁照房也称十九间照房,以此为界,南部是皇帝理政之处,北部为帝后起居之所。
    万岁照房现已成为避暑山庄博物馆的珐琅和瓷器展览室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避暑山庄的帝后寝宫区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避暑山庄的帝后寝宫区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避暑山庄的帝后寝宫区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勤俭守家法,为仁勉四箴。读书须立体,学问便从心。 
      佻达愆非浅,浮华罪渐深。人皆知此道,何必论古今。”——清·康熙《示诸皇子》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烟波致爽殿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烟波致爽殿建于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此地是清朝皇帝驻跸山庄时的寝宫,曾住过康熙、乾隆、嘉庆、咸丰四位皇帝,其中嘉庆和咸丰两位皇帝就病死在这里。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烟波致爽殿正中3间是皇帝接受后妃朝拜的地方。宝座上悬挂康熙皇帝所题的“烟波致爽”匾额,下方是乾隆御笔帖落,两侧则为乾隆御笔对联。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烟波致爽殿西暖阁北炕,这里是皇帝睡觉的地方。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烟波致爽殿西暖阁南皇帝读书和批阅奏章的地方。
    1860年10月28日,当时的清朝皇帝咸丰在这里被迫签准了英、法、俄、美等侵略者缔结的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大片的领土和主权。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山庄频避暑,静默少喧哗。北控远烟息,南临近壑嘉。
      春归鱼出浪,秋敛雁横沙。触目皆仙草,迎窗遍药花。
      炎风昼致爽,绵雨夜方赊。土厚登双谷,泉甘剖脆瓜。
      古人戍武备,今卒断鸣笳。生理农商事,聚民至万家。”——清·康熙烟波致爽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西所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西所俗称西跨院,为清朝咸丰皇帝驻跸山庄期间西太后慈禧住所,现在里面的摆设是根据当年慈禧居住时的陈设档复原陈列的。
    还有一所西跨院,即东所,东太后慈安的住所。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一个女人统治一个王朝竟长达48年之久,只能无语了。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殚精竭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清·慈禧太后(公元1835年—1908年)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避暑山庄宫殿区的“云山胜地”庭院。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云山胜地楼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万顷园林达远阡,湖光山色入诗笺。披云见水平清理,未识无愆守节宣。” ——清·康熙《云山胜地


    
承德避暑山庄 <wbr>大清王朝的皇家园林(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