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过杭州灵隐寺的人大概都知道,在大雄宝殿释迦牟尼佛像前的供案上供奉着一块金漆雕龙的祈福牌位,上书:“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基永固 繁荣富强 人民康乐 世界和平 禄位”,可以说,这是本人游览过的国内佛教寺庙里所看到的唯一一块为祖国祈福而供奉的宗教牌位。
所谓的祈福牌位,就是寺庙里用于祈祷平安与幸福的宗教设施。从受飨人上来讲,祈福牌位一般分为两种类别,既“在生祈福”和“往生祈福”。而在生供奉祈福牌位,通常叫做“禄位”或“长生禄位”,灵隐寺大雄宝殿释迦牟尼佛像前供案上供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禄位”当属寺庙里设置的“在生祈福”了。据说,“在生祈福”牌位经过开光后,受飨人便能得到菩萨保佑,福运绵长,当然,这都是些带有封建迷信的说法或作法,但供奉者的良好愿望还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
佛教自宋代开始供奉祈福牌位以来,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一千多年来,世事沧桑,朝代更迭,新中国登上历史舞台也已近70载岁月。老年人70古来稀,新中国70正年轻,一个当今社会最底层的清贫草民也一样有虔诚的祷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基永固,繁荣富强,人民康乐,世界和平!
虽是教外之人,也来一句:阿弥陀佛!

灵隐寺景区入口

灵隐寺天王殿

大肚弥勒佛

灵隐寺大雄宝殿

释迦牟尼佛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基永固 繁荣昌盛
人民康乐 世界和平”
(灵隐寺大雄宝殿中华人民共和国禄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基永固,繁荣昌盛,人民康乐,世界和平!

灵隐寺药师殿

药师琉璃光佛

普济群灵,我曾经经历过的一个美好时代。

灵隐寺华藏殿

大日如来佛

华藏殿“华严三圣”,左为文殊菩萨、中为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右为普贤菩萨。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建于上世纪90年代末,占地约3000平方米,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罗汉堂。

五百罗汉堂横匾是中国当代著名高僧、云林方丈木鱼(1913年—2006年)的题字。

五百罗汉堂中央的“灵隐铜殿”,四面分别供奉着五台山文殊菩萨、峨眉山普贤菩萨、普陀山观音菩萨和九华山地藏菩萨。

“灵隐铜殿”高12.62米,不仅是中华第一高室内铜殿,也是世界最高之室内铜殿。
铜殿的设计制作主持者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先生。

灵隐铜殿,飞檐翼角,金光闪烁,无与精美。

2004年,铜殿的设计者朱炳仁按照5:1的比例制作了缩小版的“灵隐铜殿”,2012年,缩小版“灵隐铜殿”内供奉的四尊佛像在日本静冈县双子会展中心展览期间被盗,至今没有看到破案的消息。

罗汉,简称阿罗汉,是佛陀得道弟子修证的最高果位,即六根清净,断尽烦恼,受天人供应,不生死轮回。

在佛教中,罗汉所证的果次于佛和菩萨,地位三等,他们住的地方只能叫“堂”而不能称“殿”。

五百罗汉来历说法很多,但一般是指佛主释迦牟尼去世后参加第一次佛经结集的五百比丘,以大迦叶和阿难为首。除十大弟子外,其他无名号记载,我国流传的五百罗汉名号纯属后人附会之说。

罗汉堂内的500尊青铜罗汉像每尊高1.7米,重1吨,其形象各异,表情丰富,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五百罗汉堂(局部)。

五百罗汉堂(局部)。

五百罗汉堂(局部)。

五百罗汉堂(局部)。

五百罗汉堂(局部)。

五百罗汉堂(局部)。

雨中的五百罗汉堂。

雨中的五百罗汉堂。

雨中的五百罗汉堂。

雨中的五百罗汉堂。

雨中的五百罗汉堂。

雨中的五百罗汉堂。

罗汉堂外墙上的佛教人物像。

罗汉堂外墙上的佛教人物像。

罗汉堂外墙上的佛教浮雕。

罗汉堂外墙上的佛教浮雕。

济公殿简介标识牌

济公塑像

济公(1148年—1209年),法名道济,原名李修缘,浙江省天台县永宁村人。南宋淳熙三年,济公在灵隐寺出家,拜瞎堂慧远为师。因其扶危济困、彰善罚恶等种种美德,后人尊称为活佛济公,又称月引流光。

济公殿里的济公像是以清代画僧竹禅所绘的济公像为蓝本铸成的青铜像,殿堂内部为唐宋时期的禅堂风格。

济公殿里的十八幅画在画板上的巨幅壁画是与济公有关的故事。
济公殿壁画的作者为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林海钟及其创作团队。

“一张大口,不会非言,只会吃酒。看看白头,常常赤脚。有色无心,有染无著。醉眠不管江海波,浑身蓝缕害风魔。桃花柳叶无心恋,月白风清笑与歌。倒骑驴子归天岭,钓月耕云自琢磨。”
——济公

“峰峦开一掌,朱槛几环延。佛地花分界,僧房竹引泉。五更楼下月,十里郭中烟。
后塔耸亭后,前山横阁前。溪沙涵水静,涧石点苔鲜。好是呼猿久,西岩深响连。”
——
【唐】张祜《题杭州灵隐寺》

灵隐寺水陆法会大观:
佛教法事指宣扬佛法或指修行之意,亦称诵经、讲经、斋会、法要、佛事。现在所说的法会,则是指寺院举办的与佛法有关的活动,如诵经法会、超度亡灵法会、祈福法会、传戒法会、佛七法会等等。
“但将冷眼观时事,莫使真心染俗情。” ——禅语经典

灵隐寺水陆法会大观:
水陆法会全称为“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又可称为“水陆道场”或“悲济会”。这种法事是汉传佛教经忏法事中最隆重的一种,由梁武帝《六道慈忏》和唐代密教冥道无遮大斋相结合发展而来。
“石火光中,争长竞短,几何光阴?蜗牛角上,较雌论雄,许大世界?” ——禅语经典

灵隐寺水陆法会大观:
汉传佛教启建水陆法会的主要目的,据说是想通过佛法的巨大威力,以食施、法施为手段来救度一切众生,特别是要救度陷于水陆之处,蒙受深重苦难的六道众生,使其皆得解脱。
“应事岂宜有俗意,为人不可无世情。”
——禅语经典

灵隐寺水陆法会大观:
水陆法会所需时间长,参加人数多,经费消耗大,举办这样的法会,非大寺庙莫属,但也只有在特别重大的节日里才会举行,可见,杭州灵隐寺很有经济实力啊!
“不管它假假真真,滚滚红尘多变幻;无非这空空色色,花花世界永轮回。”
——禅语经典

灵隐寺水陆法会大观:
水陆法会的道场分为外坛和内坛,外坛多设于环绕大殿或法堂的厢房配殿中,是念佛诵经的坛场,仅为法会烘托气氛;而内坛多设于寺庙中心的大殿或法堂,是法会活动的主要坛场。
“夜眠八尺,日啖二升,何须百般计较;书读五车,才分八斗,未闻一日清闲。”
——禅语经典

灵隐寺水陆法会大观:
灵隐寺水陆法会需要多少天?3天,7天,还是49天?参加的僧人能有多少人呢?据说最多可达上千人。
“茫茫浊世间,哪有三分净土能逃世 滚滚红尘里,岂无一寸真心可远尘”
——禅语经典

灵隐寺水陆法会大观:
“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禅语经典

灵隐寺水陆法会大观:
“平民肯种德施惠,便是无位的卿相;仕夫徒贪权市宠,竟成有爵的乞人。”
——
禅语经典

灵隐寺水陆法会大观:
“炎凉之态,富贵更甚于贫贱;妒忌之心,骨肉尤狠于外人。”
——禅语经典

灵隐寺水陆法会大观:
“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禅语经典

灵隐寺水陆法会大观:
“做个好人,身正心安魂梦稳;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
——禅语经典

灵隐寺水陆法会大观:
“睡至二三更时,凡功名都成梦幻;想到一百年后,无少长俱是古人。” ——禅语经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