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绍兴沈园,我青年时代心驰神往的地方,50年后,老夫终于来到了这里。
因为这里有陆游和唐婉催人泪下的爱情传说,因为这里有《钗头凤》凄楚哀婉的千古绝唱。
园内静悄悄的,游人极少,只有一群好像鸿雁的禽鸟在水池中欢快地游弋。
800多年过去了,如今的沈园早已焕然一新,但这不是笔者所想看到的景象。
漫步沈园,我感受到了《钗头凤》的诗意,却没感受到《钗头凤》的诗境。
也许,残墙断瓦的历史遗存更能引起凭吊者的情感共鸣。
要知道,没有陆游和唐婉的爱情之殇,沈园就只能是一座普通的园林。
沈园不老,爱情永恒!

陆游与唐婉人物雕像

沈氏园石牌坊

断云石

沈园正门旁的这块“断云石”谐音“断缘石”,寓意陆游和唐琬的凄婉爱情。

沈园正门

沈园是始建于南宋的一座私家园林,因最初的园主人是当时的越州大户沈槱,所以被称为“沈氏园”。

800多年过去了,沈园曾经荒凉不堪,郭沫若先生1962年曾作《钗头凤》描写当时园中的衰败景象:
“宫墙柳,今乌有,沈园蜕变怀诗叟。秋风袅,晨光好,满畦蔬菜,一池萍藻。草、草、草。
沈家后,人情厚,《陆游》一册蒙相授。来归宁,为亲病,病例何似?医疗有庆。幸、幸、幸!”

经过近年的多次扩建,如今的沈园已焕然一新。沈园共分古迹区、东苑和南苑三块各具特色的园林区域,这是“古迹区”中的“诗境园”,园中的“诗境石”上镌刻的“诗境”二字乃取自陆游的手迹。

《钗头凤》碑碑文:“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初娶唐婉,伉俪情深,后迫于母命中途仳离。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春,两人邂逅于沈园,陆游回忆往事,感慨怅然,题《钗头凤》词于壁间,极言“离索”之痛。传唐婉见而和之,情意凄绝,不久抑郁而逝。《钗头凤》由此成为千古绝唱。”

《钗头凤》题词壁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宋】陆游《钗头凤》 夏承焘书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妆欢。瞒、瞒、瞒!”。
——【宋】唐婉《钗头凤》

陆游一生最大的个人不幸就是与发妻唐琬的爱情悲剧,晚年的诗人曾多次去沈园凭吊唐婉并留下多首诗作,沈园成了他终生魂牵梦萦的地方,

陆游63岁时写过两首“菊枕诗” 以表达自己心中对唐婉的眷恋之情,题曰,偶复来菊缝枕囊,凄然有感。
“采得黄花作枕囊,曲屏深幌闷幽香。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
少日曾题菊枕诗,囊编残稿锁蛛丝。人间万事消磨尽,只有清香似旧时。”

陆游67岁重游沈园,看到自己当年题写《钗头凤》时的短墙还在,不免触景生情,赋诗感怀: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尝题小阕壁间。偶复一到,而园已三易主,读之怅然。
“枫叶初丹槲叶黄,河阳愁鬓怯新霜。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
坏壁旧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蒲龛一炷香。”

陆游75岁时,唐婉已逝世四十年,但诗人“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写下了《沈园二首》: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陆游81岁时曾梦游沈园,醒来后百感交集,作《梦游沈家园》诗,心情非常凄楚: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池桥春水生。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陆游82岁时对唐琬仍一往情深,又自喻孤鹤,感伤赋诗:
“城南亭榭锁闲坊,孤鹤归来只自伤,尘渍苔侵数行墨,尔来谁为拂颓墙?”

陆游晚年一直住在沈园附近,84岁时作《春游》一首,一年后“孤鹤”西归。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今天,我来到了沈园,感受到了《钗头凤》的诗意,却没感受到《钗头凤》的诗境。

宋池塘

宋池塘于1985年考古勘探时被发现,此地宋代时为池塘,清代时筑成高池,1988年改为现状。

宋池虽在,斯人已去,耳边回荡的是哀怨凄婉的千古绝唱。

如果没有陆游和唐婉的爱情之殇,沈园就只能是一座普通的园林,决不会有现在的声名。

孤鹤轩

“孤鹤轩”匾额分为内外两块,内匾额由书画家谢稚柳先生题写,外匾额由书法家大康先生敬书。

孤鹤轩内的“亭池”遗址,1985年考古发掘时发现唐代的亭阁和明代的假山、鱼池遗址。
“亭池”内的太湖石据说是明代的遗物。

孤鹤轩内有一幅由萧挺先生撰文,钱君陶先生手书的楹联,没拍照下来挺遗憾的。
孤鹤轩楹联:“宫墙柳,一片柔情,付与东风飞白絮;六曲栏,几多绮思,频抛细雨送黄昏”。

宋井厅

沈园宋井是宋代仅存的两处遗存之一,另一处就是景区内的葫芦形水池。
此口井原为两家合用,重建沈园时把墙拆除后形成了现在的形状。

葫芦池上的“伤心桥”,只有春波在,不见惊鸿来。

标志牌所在的这座小山也是宋代的原物遗存。太矮了,应该叫土丘吧。

明池

伤心对明池,沈园草亦悲,不见风吹皱,吟诗泪如水。

暗暗的画面,给沈园抹上了一层悲凉的感情色彩。

八咏楼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宋】李清照《题八咏楼》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金】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六朝井亭

六朝井亭内有一口古井,因井内出土了汉以降六个朝代(三国的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时期的陶瓷器残片等文物,所以这个亭被称为“六朝井亭”。

六朝井亭的亭顶中空,没有封盖,大概有什么特殊寓意。

六朝井是在1985年考古发掘时发现的,井身用绳纹平砖错缝砌成。

沈园之夜是一个夜游景点,没有时间参加这个什么休闲新体验,不知怎么样。

沈园前仿照宋代样式建造的放翁桥。

沈园位于绍兴延安路和鲁迅路之间的洋河弄,是南宋时的著名园林,越中名胜之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