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佳节,粽情飘香!”――浓情端午:写于2017又一年粽香飘飘的团圆佳节!

标签:
团圆安康粽情飘香端午佳节传统 |
分类: 孟凡生活随笔 |
“端午佳节,粽情飘香!”
――浓情端午:写于2017又一年粽香飘飘的团圆佳节!
团圆-端午-浓情:风情的路
五月五,午端阳,家家户户插艾忙。把艾插在门外边,驱虫辟邪又吉祥。一首童年时的儿歌,每当端午佳节来临之时,就勾起我浓浓的思乡之情。五月轻风端午节,糯米穿上箬叶衣。万人齐发龙舟赛,好似江河龙在飞。龙舟竞渡,国富民强中国梦。粽叶飘香,千秋万代华夏情。一缕忠魂,奔腾不息汨江水。万民仰望,天水一色巨龙腾。
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有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逢佳节,粼粼波上,百舟争渡。万户家中缠米粽,三闾庙外吟君赋。”这便是端午时节的热闹场面。――题记!
盛夏五月迎端午,祖国大地粽飘香。
炎黄子孙齐相庆,把酒言欢赏龙舟。
至今莫忘屈原志,神九飞天扬神威。
繁荣昌盛享盛世,一天更比一天强。
又是一年端午节,再续一段粽子情!每到端午节时,浓浓的艾香便勾起我想家的念头。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一草一木,家乡的亲人,又都萦绕在我的眼前。端午节到来,我就不觉想起了在儿时常常听到的,一首端午歌谣: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当回想起这首传唱已久的民歌时,仿佛空气里都散发着粽叶和艾草的清香。唱着歌谣,吃着粽子,歌谣依然,粽子飘香,时光依旧,只是自己今非昔比!回忆、慨叹、寻觅与无言!
年年端午,今又端午!翻过岁月的日历,今天的窗外又是一年端午时,遥望天边,我在脑海里不断地细数着一年又一年从身边走过的端午情结,年年粽子香,岁岁端午情,而当端午节成为我们中国人的一种文化时,在这样的时刻总会勾起我们无限的遐思!这一份感觉就像是一篇长长的文字,一次次地呈现在人们的岁月里,让人阅读着这节日的心情!
浓情端午粽香飘,年年有端午,岁岁人不同。又是一年端午到。初夏如树,到处充满阳光和生机。对于寻常人家来说,端午,就像相熟的老房客,从久已未至的故乡来探望,透着馨香和亲切,轻轻巧巧地步入亭台院落。时值端午,一些稚嫩和生涩的果实已渐熟,而此时的季节别具意味的却是飘着的浓浓粽香味。这浓浓粽香弥漫在商场、超市,漂落在大街小巷、亭台院落里的餐桌上……
一缕缕艾蒿的清香,在京城大街小巷上迷漫。家家户户的窗棂上,五颜六色的纸葫芦摇曳着鲜艳。孩子们脖颈上,款式千秋的香草荷包的气息幽幽淡淡。手腕上五彩丝线,把彩虹的心愿浓缩成期盼。清晨,几个滚热的鸡蛋,立刻精神了惺忪朦胧的睡眼。雀跃奔进厨房,饺子已经在翻花的大锅里起伏打旋……此时的家庭“主角”——粽子,被打扮得“花样百出”。你看,有锥形粽、有秤锤粽、有枕头粽、还有棱角粽,用糯米包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听老人讲,在北方端午节以吃枣粽为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想必这也是为现在将要参加又一年高考的孩子送上最好的节日礼物吧!
当你拿起一个粽子,一层一层剥开已煮成黄绿色的粽叶时,掺红枣的糯米便露了出来。在碗里蘸一点白糖,放进嘴里,轻轻地咬上一小口,顿时,牙缝里都充满了粽子的味道,更能让人品味到的是粽叶的清香。当一家人吃着粽子,品味粽叶清香时,老人们总会向晚辈讲起不同版本的端午节来历。
粽子飘香,艾草青青,岁月再一次走进端午,遥远的记忆被时光碾碎而掩埋在尘埃里,但是,沉积了数千年的端午文化被人们一次次修复!端午在传说里,除了是为了纪念一份忘却的记忆,其中有一说法是纪念如屈原、伍子胥,还有孝女曹娥,而后端午就发展为人们相互祝福的节日,端午节也就渐渐成为了人们情感交流的一个心灵驿站!又到一年粽子飘香时,今天在品尝美味与家人团聚的幸福时刻,我依然用文字续写着沉浮在岁月长河里英灵们的亡魂,是这些人们,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中华民族的气节,铸造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正气,正所谓: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人间!
翠绿的竹叶将一个故事经典成梦境,洁白的糯米凝聚成一个民族的心声。汨罗江的浪花折射出历史岸边那个衣衫飘逸的身影,端午节就这样诗意成传统文化旅途不朽的画亭。青花瓷的大碗盛满历史文化的灿烂,造型精致的桌案书写着一个民族的心愿。用竹叶包成的粽子把传统厚重成不老的甘甜,那缕幽幽的香气始终灿烂在岁月的炽热心田。青青竹叶裹着希望包制成绵绵的好运,生活在期待的目光里演绎出五彩缤纷。一根长长的马莲草将一个故事系成永不松散的传统曲目,于是岁月的河面上永远流淌着醉人的芳芬。
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午节、五月节、艾节、重五。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是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至于蒿草艾叶香包等东西是为了辟邪。现在是我国法定假日之一,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代有大量诗词歌赋传诵。又是一年粽飘香,沐浴五月阳光,品味香甜粽子,将那绵延千古的爱国情怀,一代又一代继承下去。心如糯米,越粘越紧。情如粽叶,越煮越香。快乐如射线般,无限延长。站在早晨清新的阳光里,感觉丝丝温馨,恬静美好。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端午来临之时,便可以闻到香味。香味十里飘香,浓郁着节日的气息,端午便成了约定俗成。每逢端午便可以闻着香味吃着粽子,感觉挺爽的。端午除了吃粽子,插艾草,更有趣的要说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历史无法倒流,我们也无法见证,但是每年端午我们可以看见章江上粼粼波上,各舟争渡。站在浮桥上,风轻拂,看看赛龙舟,置身于佳节的气息,感受着浓浓的文化氛围!端午节到啦,就让我们敬上一盏淡淡的雄黄酒,奉上一枚甜甜的糯米粽,在一个或悲壮,或美丽的传说故事里,既能享用美食,又能再一次从历史的沉寂里去经历人性品格的陶冶和升华,这也许是我们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妙处所在吧!
儿时的我,生活在一个偏僻的农村,对于吃粽子可以说就是一件最奢望的事情,每逢端午佳节的到来,母亲也只准备少许的佐料,米或枣,顶多再加上一些白糖,除了送给长辈之后,剩下的才归我们这些小辈所有,可是当我们提出要求的时候,母亲总是说,你们还年轻,只要努力,是有机会吃到更香更甜的粽子,而现在母亲的话言中啦,我也果不其然的成为了最欣慰里的一个人!如今数十年已经过去了,我也步入了人生的三十而立之年,而每当端午佳节来临的时候,从遥远的过去,都会飘来母亲亲手做的粽子香,以及还有母亲包粽子时候的虔诚、祝福与期待!
独自离家几余载,端午佳节情思乡。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循着端午的香味,是众多民俗的回归,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传统文化记忆。端午节,我们赛龙舟、包粽子、挂艾草……传统佳节用多姿多彩的民俗活动营造喜庆的氛围,维系家庭的团聚,承载美丽的乡愁。粽子飘香,雄黄酒浓。又到一年端午,家家户户在挂菖蒲、悬艾叶,薰苍术、焚白芷,佩香囊、戴香袋,赛龙舟、跳钟馗的时候,总是免不了要联想到屈原。“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又到一年艾草香。走在故乡的大街小巷,能闻到忽远忽近的艾草香。端午节的味道悠悠远远。沁入梦乡,沁入心田。飘香了每一次的思念,浸透了每个端午节的夜晚。就这样,静坐着。坐成城市的夜凉,坐成岁月流年,坐成匆匆的平淡,坐成那已经久违的永远。今夜,谁的声音会响悦耳畔,谁的歌声会渺渺心间,还有没有幽香的弥散,还有没有亲切灿烂的笑颜。今夜,情思幽幽;今夜,情思遥远;今夜,情思淡淡。
一缕粽香,寄托着我们浓浓的思念,五彩花线,裹着我们深深的祝福。愿那翠绿的粽叶给你带去一份安祥与如意,那甜甜的馅儿能给你送去无限开心与甜蜜,让那长长的五彩花线连同一种朴素的思想,纯洁的情愫,融入浓浓的端午粽香,随风悠悠飘散。






这是记忆中飘香的端午,放在心里溢满了馨香,今儿把艾香散飞,凝成一只粽子,化作漫天的思念。青青艾香飘端午,浓浓情思粽是情。此情此景九州同,万家欢乐乐万家。端午时节梅雨纷飞,龙舟竞渡江河湖海。急鼓声声震天响,万水千山“粽”是情!飘雨的端午,飘香的端午,在今天,又飘来了端午时节的快乐往事,原来美好的事物在我记忆深处从不曾失落,就像那串挂在家乡门前的艾草青青还有那家乡独特的粽子飘香……
在我的记忆长河里永远都是鲜活的亮丽的一道风景线。艾草青青,粽香浓浓。情思飘飘,思忆绵绵!又是一年端午香,在这个飘香的节日,每座城市,每颗心里,都溢满了浓浓的端午节味道,在此,祝福全天下的亲朋好友,大家端午节快乐!――后记!
此文编辑于公元2017年5月22日 晚上:20:40分
作者:风情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