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奠亲人,追忆亲人!”――清明,写于2017又一个踏青时节悼亲人的日子!

标签:
清明追忆祭奠亲人思念 |
分类: 孟凡生活随笔 |
“清明:祭奠亲人,追忆亲人!”
――清明,写于2017又一个踏青时节悼亲人的日子!
祭奠-清明-思念:风情的路
又是一年清明,细雨纷飞,四处湿漉漉的,仿佛我们潮湿的眼睛。每年的清明节,总会有一滴来自天堂温润的眼泪滴落在我们的心间!清明,一个细雨纷飞的时节,一个乡愁寄托的日子。清明,纷雨多愁,人也思愁。浓浓的乡思,承载了片片的温情,淡雅洁白的花朵,是送与你的礼物。墓碑下轻轻的打扫,我用灵魂虔诚的抚摸,你短暂而永恒的生命,春雨为你哀思,行人为你断魂。
清明,是那片被晨曦燃亮了的天空,被清脆的鸟语引向高远的湛蓝。清明,是大自然用满树的梨花槐花以及遍野的油菜花,给安息的灵魂每年春天献上的花锦。清明,清清明明铭记,明明白白镌刻,使人耳目一清,春天轻裹被、薄衫,看清世间万物的美丽。清明,神智日日清明,提点我们记住逝去的,已故的亲人,或是那些镌刻着的记忆。
时光飞逝,岁月如棱,一晃眼2017年清明节就这样姗姗向我们走来,四月清明,中国传统节日,就这样年复一年与我们不约而至,我们享受明媚春光丽日之时,更会缅怀逝去的亲人,心想如果他们还健在的话,合家团圆其乐融融的情景该是多么温馨快乐;追思他们的遗容笑貌禁不住泪眼湿衫,这个特殊的节日寓予我们梳理心中的情怀,带入到过去那份凝聚着亲情的追忆……――题记!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有清洁明亮之意。意谓在这段时间里,雨水较多,空气清洁,气温回升,阳光充沛。这是一个我们民族祭奠先人的民间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适合外出旅游的一段时光,古人所说的“踏青”也大致就是指的这段时光。这时温度适中,柳树发芽,田野里各种花都竞相开放了,莺歌燕舞,花香阵阵。晚上,夹杂着香味的晚风透过窗子,吹的人神清气爽。此起彼伏的蛙声回荡在乡村的夜空里,把你的思絮带飞到遥远的空间,任你喜也好,忧也罢,都不得不折服于大自然的魅力所在。
我一直都很喜欢杜牧的那首《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作者喻情与景,让人似乎看到一个常年漂泊在外的游子,在清明时节的纷纷细雨中,独自站在异乡的路上而感受到的那份浓浓的乡愁。他也许此时正在思念家中的亲人,亦或是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不由得想起了已逝的故人,无处释放的愁怅,又哪里是一杯杏花酒所能浇灭的呢?
清明,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是与祭奠有关的,以祭悟道,默认寄情,这是中国人的智慧。清明节,是最具代表性的与祭奠有关的节日,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是人们缅怀先人的节日,叶落归根、认祖归宗的家国情结,也在清明里得到了登峰造极的表达。无论你人在何处,身处何位,只要你的心中还有自己的“家”,那么,清明节这一天就会魂牵梦萦地浸润在你的灵魂里。我们读唐诗,有“路上行人欲断魂”的经典,陆游诗《临安春雨初霁》“犹及清明可到家”,也是在说人们纷纷心情急迫地赶着清明节往家里走。一个“家”与一个“冢”,在汉字中形态何其相似,也许古人在造字的时候,就有关于生死的智慧在其中了。人,既然是自然的造物,又具有创造的能力,但无论具有多么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都无法逃避死亡这一自然归宿。
清明,正是到了春风最温柔的时分。在宁静中孕育着的是蓬勃的生的力量,沉睡已久的心脏中流过温热的血液,返程的雁阵在微凉的暮色中开启轮回之路,新生降临世界。空气开始变热,而淅沥的春雨,却始终无法褪去彻骨彻心的寒意。即使雨滴温热如泪,打在身上却是寒冷的颤栗。生命的启程,轮回的开始,一个庄严肃穆的复苏仪式,在日渐浓艳的春色中虔诚地举行。放足原野大概是最好的选择,吐纳空气中迎接新生的气息。所谓踏青,就是在春色轮回中寻找目力所及的新生。逐渐地,我们在诞生中怀念起逝去,毕竟轮回的起点,也叫终结。新与旧,老与少,生与死,交织在同一瞬间,往往难以辨别。
比起怀抱新生的喜悦,追思逝去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真。就连哲意的禅,也无法告慰轮回的殇。往生者,永远不会告诉生者,生命的终结是安详,是沉寂,是痛楚,亦或是迷茫。离去的安静,于逝者是生命平和的境界,于生者却是永世难以消除的情结。对死亡的惧怕,不源于生命行将化为虚无,而是在于人的内心对已逝的深切感怀,生者最畏惧的只是寂寞。论及亡者,会使追忆如潮,斯人已矣的感伤,就仿佛是手握流水而不能挽留之的悲哀。
清明祭扫,历来为人们所看重。“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在一个特定的日子里来到神圣的墓地、陵园,面对那些已经长眠于地下的亲人们,你不仅能听见生者对逝者那如泣如诉的哀悼,更会默默地祝愿驾鹤西去的亲人在天国里安身立命,保佑晚辈,而自己也会在现实生活里更加善待活着的长辈们、善待自己、善待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们。其实,这就是中国式的孝道借助祭扫实现的一种传统文化的延伸。
清明节,是一个今人与古人,生者与逝者,现在与过去,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进行多重沟通与交流的特殊时刻,饱含着我们人们对生与死的哲学思考、对人间大爱的珍视呵护、对人生价值的道德判断。“山水”同在为“清”,“日月”同在为“明”,一个“同”字,道尽了天地的秘密,是在精神上沟通生与死,阳与阴的一个虚拟文化的平台。逝者已去,生者还要行走在人生漫长抑或坎坷的路上,因此,人们一方面要祭奠亡者以通所谓的“阴间”,另一方面也要迎春游乐以顺阳气,选择一个春和景明、神清气爽、万物复苏的季节祭奠、缅怀、感恩、追思,踏青、折柳、沐浴、吟咏……我们的祖先可谓用心良苦。人是有着丰富情感的生灵,人在感怀中方知生命的意义,存在的价值,通过这样的方式交流沟通,炎黄子孙厚重的历史便有了人性的温度。庄子认为,人不必执着于生,因为生若是一次远游,那么死就等同于自然的归宿。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这是千百年来人类潜藏于心底本能的疑惑和叩问。如今,面对着红尘滚滚、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还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心灵的“清明”......
珍惜一生中得到的和拥有的一切,大彻大悟地明白有情相守才是家,从此行为坦荡,心灵清明,自觉追求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人生境界,这才是对发轫于华夏历史深处清明文化的最好传承和诠释。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当清明的风又唤起绵绵的思念,当清明的雨又摇醒沉睡的伤口,于是在清晨踏着霭蔼薄雾,裹着缕缕轻烟,穿过遍地荆棘,坟冢在眼前若隐若现,莺啼在耳边时断时续。风飘飘,雨潇潇,落英遍地,断柳横坡,柳絮轻扬,蜂蝶慵舞,曲径深处积藓甚厚,残碑横卧,满目萧瑟,拾阶而上,直至那荒芜的坟头渐露尖角,熟悉的碑文清晰可见,满腔的愁绪千丝万缕,好似死死缠绕着树杆的藤蔓植物般迅速蔓延,紧紧缠绕着我,似要窒息。我遥望天籁,夜幕,笼罩了一片有生机的气象,黑丝绒般的夜空中悬挂着颗颗闪烁的星星,像是一滴滴晶莹的泪滴,颗颗璀璨,滴滴欲坠下。像是在诉说一个个遥远哀婉的故事,声泪俱下,痛不可抑。在肃穆的墓碑旁,断魂哭泣的人们,跪倒在祖先旁,燃起一炷香,点燃心中无限的哀思和惆怅,许上一个个心愿,让天地永存,让死者安息,让活着的人们,背起行囊,不辜负前人的重望。
漫山遍野的怀念与追思,缀满青柳的枝头。阴冷的春风,萧萧瑟瑟,凄凄摇落灰濛而久远的记忆;薄凉的扉雨,淅淅沥沥,裹挟着厚重而不老的情丝,迷乱了行人的脚步。荒郊野外,但闻幽怨的艾香,不见桃红杏白的繁华。擎一颗虔诚的心,向长眠的先人,顶礼膜拜。掊一锹黄土,覆一层哀思;栽一丛新枝,植一腔缅怀。滴滴泪珠向青冢,点点旧事萦脑海。过往中,断断续续的零碎花絮,在这个特殊的时节,突兀珍贵,伤心处,竟可以痛彻到直抵心扉。不舍,哀怨,惆怅,各种情结纷至沓来,缤纷着升腾的冥纸烟火。
风潇潇,飘荡着浓浓哀思,雨绵绵,淋漓着靡靡悲情,我划亮手中的火柴,幽兰的火苗,迅速在寄托中蔓延,冥币飞舞,火焰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像是我心中滴落的泪滴,重重地敲打着我的心房。
亲人们,我们思念你,我们把思念的苦水,汇成了涓涓的河流,在夜色里发光,我们把思念的甜蜜,酿成醇厚的米酒,散发着醉人的芳香,我们把思念的旋律,谱写成一首歌谣,在寂静的深夜为你歌唱。
又见一春清明烟,潇潇细雨愁更牵,
千迢万遥归故里,清明祭扫思渺然。
一抔黄土祭亲魂,两眼清泪落碑前,
音容笑貌宛犹在,奈何已隔九重天。
生者遥寄千里远,惟愿逝者永安眠。
清明时节,垂柳依依,糜雨绵绵。纸灰飞作白蝴蝶,糜雨化作泪绵绵。月光下,清明的细雨,像是串成窜的珍珠,纷至杳来,远远望去,像是密密麻麻的银线,在天际闪耀,犹如积蓄在我心头,无限的想往。剪不断,丝丝缠绕,悱恻心田。一堆青冢一部书,一块墓碑一绝唱。萋萋芳草,掩盖了多少凄楚的故事;堆堆黄土,埋藏着多少动人的传说。曾经的拥有和离弃,翩然远遁;曾经的贵胄与卑微,烟消云散。发黄变脆的往昔,寸寸抽离,徒留若干斑驳难辨的字迹。
直面人生的尽头,此时此刻,新愁与旧爱,陡显几分苍白,红尘中的欲望和贪恋,瞬间被击成碎片。“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阴阳两界,此处被无情的冷漠隔开,冰到极致,痛到无言。天若有情天也老,苍天无情,独掌乾坤。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苍生,终究为情所困,自是躲不开生离死别,悲欢离合。
阴阳的界线,如此清晰可辨,自然的准则,无法逃避。流光婉转,岁月轻拂。身边总有一些人,不经意间悄然香消玉殒。或老死,或病死,或死于自杀,或死于战争。死法有千万种,殊遇同归,从此阴阳相隔,徒留后人空悲切。只是,死的意义千差万别。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或,名垂青史,或,臭名昭著。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人,终将驾鹤西去。然而,有人创造的一种思想,有人秉承的一种精神,普照天下苍生,却敢与日月争辉,与天地同在,永垂不朽。
花开有时,花落无形。人,虽无法选择自己的生,却可以选择不同的死。选择了终老的方式,等于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人生的涵义就会被赋予不同的内容。也许会为此,付出艰辛,受尽磨难,也许会为某种信仰,抛头颅,洒热血。然而,一句不枉此生,将是走上奈何桥前,可以坦然面对先人的慰言。有所作为,更将为后人所敬仰,受千万人的膜拜。
逝者已已,可以安息。生者,仍将负重前行,为自己,也为别人。掸落红尘,拨开浮华的虚幻,看清这个复杂而多彩的世界,静守岁月的美好,且行且惜。
思念是中秋之夜皎洁的月亮,思念是风雨过后飘落的树叶,思念是潇潇夜雨勾起的落寞,思念是眉宇之间深锁的惆怅,思念是泪水朦朦的双眼,思念是阴阳相隔的锥痛,思念是神龛上素烛跳动的焰火,思念是香炉里袅袅升起的青烟。思念如同断了线的风筝越飞越远,找不到回家的路。
清明,总是那纷飞的细雨,总是那匆匆的行人,总是那满山的杜鹃,总是那惦念的惦念。“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到清明,仿佛春天的每一滴雨,都化作思亲念亲的思绪。逝去远去的亲人啊,可在那天的尽头,俯视您,人间的子子孙孙,在这思念的季节,重复着一年又一年的祭奠?花开花谢飞满天,又逢春,正是一年清明时,家家如是,年年如是,祭奠在我们心里永垂不朽的爱念。愿我们的先人在天有灵,保佑这天下苍生,平安和睦,岁岁年年。
亲情无价,这个世界上,总有那么一种思念,让我们在午夜梦回时,顿生悲痛!这个世界什么都没有变,只是少了我可亲可敬的人!念亲恩,惜取孝道,让爱世代传承,化悲痛为力量,在心里永远祭奠怀念我们逝去的亲人。愿一切安好!伤!生命不能承受之痛!愿我的老奶奶和逝去的全天下的亲人们在另一个世界里得到永生!
与此同时,感恩父母给我生命及爱护,我将在有生之年,更爱你们。祝愿以后的日子,我和我的家人朋友们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花飞红。我走进春天的雨中,走进清明的雨中……
四月人间芳菲尽。在芳华落尽的暮春,我们不会去感叹韶华易逝,那是因为我们珍惜了初春及仲春的美好。人的一生便是如此,在青春年少的时光里,应该加倍珍惜每一段经历,才不会错过每一个精彩。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能深深的叩开我们心灵之门,想必一定是清明节时。就让我们在清明时节敬畏的祭奠一下先人吧!让那些泛黄的岁月,多姿多彩的人生过往,还有似乎已经消逝了的美好,都在这回忆过往的时刻,再次以细雨涤荡灵魂的方式得以展现,得到升华。清明时节,无论闲情逸致,还是愁绪满怀,无一不在体现后人对前辈心存敬畏,对已故亲人的心存感恩,及无限的怀念。累了,睡吧,历史传承在生生不息的血脉之中,涛涛的江河水化作大地的魂灵,坚强的翅膀也会融入你的怀抱,迎春的风铃会传递出你不安的嘱托,更会带给你安心的祝福,总有一天我也陪在你的身边安睡!那个滴雨落泪的季节,对长眠的亲人,是一种安慰、思念……――后记!
此文编辑于公元2017年4月3日 中午:13:50分
作者:风情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