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2017:金鸡报春,新年快乐!”迎接新年第一缕曙光:写于2017鸡年新春的美好时刻(1)!

标签:
新年曙光美好金鸡报晓幸福美满 |
分类: 孟凡生活随笔 |
你好2017:金鸡报春,新年快乐!”
――迎接新年第一缕曙光:写于2017鸡年新春的美好时刻(1)!
你好-新年-曙光:风情的路
2016年,在爆竹声声中过去。除旧岁合家欢乐,迎新年期翼满怀。迎接的,有着新的希望,新的梦想,新的旅程,这将会是更加美好的一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北宋王安石这首题为《元日》描写当时春节欢乐热闹气氛、充满欢快积极精神的著名诗篇被传颂千古。时光就像一条永不停息的小河,匆匆地、悄悄地从人们身边流过。不知不觉中,一个值得回忆的2016年匆匆地走了,迎来了一个新的岁月,开始了人们的又一段旅程。
岁月如流水、光阴荏苒新年的钟声在零点敲响,鲜花、鞭炮在天空描画着一朵朵五彩斑斓的花,银铃般的笑声浮荡着,预示着崭新的一天已经到来。除夕夜,枕着迎接新年的鞭炮声睡着。“Happy new year!”次日清晨,随着一声新年的问候,我睁开了向2017年寻视的双眼。翻开日历,翻开了新的一年,翻开了一段精彩的故事。
告别了旧年,我们跨入了新的一年。我的眼前仿佛又出现了一条新的跑道,也许我还会在这条跑道上跌倒,但我仍会顽强地站起来,顽强地向重重困难挑战。我坚信,在暴风骤雨后,总会有一条美丽的彩虹出现。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新的起跑线……――题记!
新年的钟声已在时光的消逝中悄然响起,回首遥望那离我们渐渐远去的2016年,有不甘、有悲伤、有快乐,伴随它们的,还有一片片刻骨铭心的记忆。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叶落了,还会长出新的来;花谢了,也可以再开;草枯了,还能再焕发出生机,可是时光逝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当我们站在2016的尾声时,时钟的指尖一点一点的移动,在黑暗中,那清脆的“滴答”声是那么的悦耳,也是那么的让人无法面对,站在2016与2017的划分线上,面临我们的是昨天也是明天,怀念昨天,展望明天。
忙过了一春,路过了一夏,趟过了一秋,飘过了一冬。新春佳节放鞭炮,辞旧迎新福满到。男女老少齐欢笑,家家户户乐滔滔。此刻,窗外又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这是人们告别旧年的恋恋不舍,也是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憧憬。
春节是我们中国传统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是一家人和美团圆的日子,是辛苦劳累一年的人们休闲歇息的日子,也是远在他乡的游子回家和亲人相聚的日子。在中国,春节我们又俗称“过年”。这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逐步发展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网络信息时代的产生,好多人都感觉如今的年味在逐渐变淡,丝毫没有以往过年的那种渴望感、快乐感和神秘感了。就连小孩子也感觉到,现在啥都不缺,过年也与平常没什么两样了。而每当辞旧迎新之际,鞭炮声响起时,我都会想起小时候过年的种种情景。那份难于割舍的年味和情感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福大家新年好,我们唱歌,我们跳舞,祝福大家新年好……”,多么耳熟能详的歌曲,勾起了我们对往昔过大年的回忆:热闹的街道、熙熙攘攘的人群都沉浸在幸福的喜悦中,大家一同辞旧迎新,用心里的那份激动和感慨默默的感受着年的味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三十几年就是一眨眼的功夫,我们从年幼走到了成熟,唯一不变的是心里那寸净土、那颗永不磨灭的童心。
新年是孩子们梦寐以求的节日,在这天大人小孩都要按照习俗祭拜祖先,吃团圆饭。拿压岁钱这是大人对小辈的一份寄托、一份期待。所以在新年这天大家都要快快乐乐、喜气洋洋。小时候,我特别渴望过年,过年就意味着有好食物吃,有新衣服穿,可以和亲人朋友尽情玩乐,可以到亲戚家拜年拿红包。尽管过年前要和家人搞卫生,洗东西有点累,但一想到要过年了那种高兴劲就别提了,连睡觉做梦都感觉喜滋滋的。也许是那个年代生活贫困、思想保守的原因吧,就连大人也都流露出对传统春节的期盼和虔诚,他们心想只要把年过好了,在新的一年里就会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兴旺发达的,因此过年的一切习俗都是循规蹈矩的。
然而,在这个神州大地上,在传承千年的习俗中;伴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爆竹声的此起彼伏;渐渐地,2017年已经扑面而来了,顿时让人感到心潮澎湃。仰坐在阳台上,电光火花飞溅着,漫天的烟火点缀了漆黑的夜空,顿时炫丽无比。此刻,我许下了新年的第一个愿望……
新年为我们翻开了人生中新的一页。一个新的起端,将不再拘泥于过去的成败。一个新的目标将由一颗承重的心和一番不懈的努力去成就。过去的经历为我们沉积了丰富的经验,在踏上新的征程前,我们梳理出经历中的经验,描绘出成长的、发展的规划,不让时光虚度。尔后,踏上征程沿着描绘的规迹,去感受充实,收获成功的未来。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是我们在新年到来时常说的一句话,也是经常在一些年度总结或年度报告会上听到的一句话,每次听到或想起这句话,思想便会被这句蕴含深意的词句荡起涌动的涟漪。
2017年的第一缕阳光,穿透寒冷的晨霭,带着微微的暖意,照在2016年没来的及融化的白雪上,缓缓流淌的雪水,带走了经年的忧伤、陈旧的遗憾。在第一缕阳光的照耀下,躲藏在冰天雪地、被寒冷的时光封冻住的纠结、彷徨,蒸发成丝丝缕缕的烟雾,在轻风中消散的无影无踪,一干二净。满心的惬意、满怀的希望,随着第一缕阳光渐渐融入心中。太阳照常升起,人民按部就班生活,城市依旧忙碌喧嚣,看似没有多少的新气象,其实都是怀着满心的憧憬步入新年,对新年的期待早已充盈在胸。迈着前进的脚步,和时光老人一道齐心协力,将内心激励、向往与美妙的春天精巧地融合。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希望就在眼前,理想就在手边。丰功邀伟业准装待发,奇迹伴创新昂然起步,成功请快乐天天相逢。生命如歌,生活如诗。让普通的日子鲜活,使平静的情感萌动。虽然不常拥有新年,但是却常常拥有新的一天。奋力拼搏,一点点将彩页汇成斑斓的人生画卷。瑞雪辞旧迎春华,回顾猴年的飞越;青葱岁月万事佳,展望鸡年飞的辉煌。一个佳节,淡化了疲劳,淡化了苦恼;一个佳节,圆了一个追求,圆了一个梦想。
黎明将近,东方渐渐露出了灿烂的晨光,晨光中呈现了崭新的2017,湛蓝的天空,洁白如雪的云,小鸟欢快地歌唱,花儿伴着小鸟的歌翩翩起舞……过年咯!周围洋溢着春节的气息!道路洁净,各大商铺张灯结彩,家家户户贴上了喜庆的对联,人们脸上荡漾着快乐的笑容。又要翻开新的一页年历,重新去记载岁月的点点滴滴,去开创未来时,心儿向着明天,迈着大步走去。挽着你的手贴着你的心,我们必须不停地向前。迈入新的一年,去书写新的岁月华章,对未来的每一天,别有太多的顾虑,把昨天曾看过的风景,全抛在自己的身后,让它成为过去的过去。我们不可以驻足回望,但可以回忆,多作总结找找差距,而今迈步,与太阳赛跑,甩开膀子大步向前,永不回头是我们注定的信念。
经历了人生不断的四季轮回,回头看过去走过的三十三个春夏秋冬,走过的每一段,痛苦、欢乐、感动皆由具备。生活的风雨,五味杂陈。岁月婆娑,赋予了我面对生活淡定与从容,用冷静的思维泰然处之。面对困难,不是逃避,而是敢于承担,因为生命不可重来,时光不可能倒流,因此无论是憧憬也好,畏惧无也罢,年都会把我推向未来。岁月的沉淀,也逐渐让我对年味儿有了更深的感触!儿时的年味儿是父母对我满满的爱,我感谢我的父母,在贫困的年代,给了我欢乐的童年,在往后的岁月里,深深的烙在我们的脑海里、记忆中。我懂得,令我难忘的其实不是儿时纯真的岁月,而是那满满的爱!
又是一年春节至,聆听着静静岁月,轻轻的看着日子的年轮,翻过所剩寥寥的日历,即将开始新一年的篇章。越是感触“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越是如此,越是感触“新春佳节至,更添一分思”。于是,年成了车票,无论天南地北,回家过年成了所有的心愿;年也就成了所有人忙碌了一年,最后心里的归属和新春祝福;年也就成了母亲的期盼,孩子的渴望,亲人的相聚。为了团圆,无论风雪,因为亲情是的根!
这一天,一家人,一起在喜气洋洋中各自忙着大扫除,张灯结彩,贴春联,准备团圆饭。最后,大家伙团聚一起,祭祖,吃团圆饭,守岁,放鞭炮……
除夕夜这一顿年夜饭,温含着丰厚的意蕴。先把丰盛的菜肴端满桌,点亮红腊烛,烧高香,祭拜祖先。寓意着春节到了,一家人聚集一堂,恭请祖先回家里来,坐高堂之上,接受子孙后代的祭拜,一起分享美食和快乐,感恩先辈的浩浩恩惠和遗训,祈求祖先显灵,消灾纳福。然后,一家人,按传统长幼辈份顺序和朝向落坐,开始共享一年一顿的团圆饭。
年的地位,从来没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过任何的改变,年是一个集合的名词,更是一份情感的寄托,他将所有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的心灵在这一刻,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凝聚在一起,用他那强大的驱动力,链接成一为一个特属名词“春节”。他是中国人民一个的传统民俗节日,代表着一年之际新的开始,新的萌芽,新的篇章,他带动了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的心,无论你身处哪里,无论你在何方,无论你是天涯还是海角,无论你是成功与否,我们华夏儿女,都会在这一重要的时刻,彼此祝福,彼此望着天上的繁星,共同祝愿新的开始,只因有一个大大的“家”字,引领着千千万万的人,犹如漆黑的天空一颗闪亮的星光,照亮着游子孤寂的心灵。
家是什么,家是梦开始的地方,家是心灵的港湾,家是一盏夜行人的明灯,家更是一缕细细的情丝,将亲情紧紧的系在一起,家永远的安放着我们浓浓的亲情和厚重的给予。家使我们感到轻松,快乐,在家里的我们甚至可以像孩子一样的天真烂漫,我们无需顾忌,只需有爱,有情。家可以让我们脱去的虚伪浮华的外表,流露于本真的自我,洗涤繁杂的世事,回归安静的心灵,是家,是我们感动久违地温暖,更是家,让我们感到心灵的归属感。我们倚靠在家的臂弯里,细细诉说来自于心底的秘密与温情。千里迢迢,回家之人,在外打拼多年,多少个日日夜夜都是自己一个望着黯淡的天空默默发呆,思乡之苦,又有谁能够明白啊,又有多少这样的游子,在重复着这样有家而不能回的尴尬局面啊,他们踏上了回家的火车,只为了家里的父母,情意绵绵的亲人,热腾腾的年夜饭,他们的要求竟是如此简单,以至于只是为了一餐和家人团聚的年夜饭,每每想起,总觉有些心酸,为他们这些在外漂泊的人们,送上我满满的新年祝福。
年夜饭,承载着无数家庭的美好愿望,承载着每一个在外拼搏奋斗的家国情怀,那除夕之夜,饭菜香味的热气,袅袅升起,余香绕梁,游子们的心酸与苦痛,都在这一刻消失殆尽,饭桌上,家人的欢笑声,将成为他们继续努力奋斗的动力,亲人们的鼓励,将那所有的不快,化为除夕之夜的礼花,升上天空,随云烟一起飘散。
年节是味道,是情结,是传统,是文化,它穿越千年,行走于乡村街头巷尾中和都市高楼大厦间。只要滚烫的血脉里氤氲着华夏民族的情感,你就永远也低挡不住那撩人的年味儿。年节还是一种人生的体悟。异乡游子,每到年节总有忧思忧愁萦绕心头,这种羁旅乡愁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番滋味。
唐代的高适就有一首《除夜作》,他写道:“旅馆寒冷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一个“愁”字把诗人欲归不能、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当然不是王安石的《元日》诗所能比拟的。苏轼被宋哲宗贬谪到惠州,他在那里度过第一个春节时悲感交集,赋诗一首,记下了他感伤的情怀。他说:“前年侍王辇,端门万枝灯。牙旗穿夜市,铁马响春冰。今年江海上,云房寄山僧。亦复举膏火,松间见层层。”今昔对比,一盛一衰,一荣一枯,人生感慨,全寄寓在漂泊江海独处禅房的心境中。
年节是味道,是乡愁,是温馨,是幸福,是文化,是一首洋溢着浓浓思绪的恋曲。只要你是中华儿女,无论你身处何地,都躲不开那撩人的年味儿!
此文编辑于公元2017年1月25日 下午:16:10分
作者:风情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