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腊八粥,故乡的情思,思念的浓乡!”――回忆家乡的年俗:腊八到、腊八到,过了腊八就是年

(2016-01-17 22:32:47)
标签:

腊八粥

思念

故乡

儿时

过年

分类: 孟凡生活随笔

“腊八粥,故乡的情思,思念的浓乡!”

――回忆家乡的年俗:腊八到、腊八到,过了腊八就是年!

 

思念-腊八节-情思风情的路

“腊八粥,故乡的情思,思念的浓乡!”――回忆家乡的年俗:腊八到、腊八到,过了腊八就是年

曈曈昶色腊日醺,醇醇乡韵盈柴门。佛粥碗碗辞旧月,八宝粒粒迎新春。累月饥色今荡尽,经年饿殍盼无存。盛世犹唱是欢歌,尧舜古风羡清淳。【引用《腊八》荷塘月色】!

匆匆忙忙,岁末如约而至,带着寒冬的惬意,伴随飞舞的雪花!快要过年了。每逢此时,心中难免产生一丝惆怅,孩子又大了一岁,老人又添了新的白发,自己一年的忙碌、奔波,又有几何?失去了童年的玩伴,找不到儿时过年的欣喜。

“腊八到、腊八到,过了腊八就是年!”这首熟悉的儿歌又仿佛使我回到童年!

今天是腊八,我以节日为引,以文字喻情,以幸福为愿,以笑容为礼,为家人和朋友们送上博主孟凡最诚挚的祝福:愿我的家人永远幸福快乐,平安如意;愿亲爱的朋友人生如腊八粥般丰富多彩,也像腊八粥一样永远甜蜜!――题记!

“腊八粥,故乡的情思,思念的浓乡!”――回忆家乡的年俗:腊八到、腊八到,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故乡的情思,思念的浓乡!”――回忆家乡的年俗:腊八到、腊八到,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故乡的情思,思念的浓乡!”――回忆家乡的年俗:腊八到、腊八到,过了腊八就是年

爆竹传声又岁除,流年不驻隙中驹。屠苏未用斟春酒,馎饦先教促晓厨。彩绚户庭更郁垒,欢传院落竞樗蒲。老来乐事关心懒,吟对梅花捻断须。――引用宋代诗人葛起耕的《除夕》!年,劳累的驻足,丰收的喜悦,更是团聚的欢乐。年,在家乡,从腊八开始,从除夕开始,一直到十五正月元宵节。

今天是腊八,腊八是指每年农历十二月(即腊月)初八,俗称腊八节,在我国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

而喝腊八粥的历史,最早开始于宋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粥。粥内有大米、小米、绿豆、枣、栗子、桂圆、葡萄干、青丝、玫瑰、红豆、花生、冰糖等材料。《红楼梦》所记配方:各色米豆加五种菜果(红枣、栗子、花生、蒙用、香芋)。各地腊八粥所用材料各有不同,争奇竞巧,品种繁多。中国人过腊八由来已久,据史料记载早在汉代就已过腊八了;还有记载宋朝抗金英雄岳飞吃腊八粥的点滴故事;再则还有明朝黄帝朱元璋煮腊八粥的奇闻轶事。历史如烟云一去不复返,消失得难以寻觅,但那流传久远的腊八习俗依然沿袭至今,盛兴不衰,进入普普通通的寻常百姓家。

腊八节,年味渐浓。进入腊月,腊八节如期而至,家乡人都要喝上一碗自家秘制的“腊八粥”。腊月即农历的十二月,那也就是岁末了,接近新年的味道了。忙碌辛苦了一年的人们该歇歇脚,享受一下生活的闲情逸致。把田间、地头自耕、自种的五谷杂粮洗漱干净,再配以树上结的红枣,土里长的花生……放在一起煮熟炖烂,加上适量的糖,就做成了可口香甜、营养丰富的腊八粥。

为了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勤劳迷信的大人,都会从附近的河里捞一大块冰置于院落的某处,待冰块中出现形如麦粒、豆粒、荞麦、糜、谷子的模样,预为五谷丰登的象征。妇人们再以大米小米为主料,拌以玉米、扁豆、桃仁、杏仁等佐料,置于自家最大的一口锅中以温火慢熬,待时间足够,旺火也渐灭,一锅香喷喷的“腊八粥”形色俱成,然后一家人围在一张桌子前,一碗一碗喝,一碗一碗品。喝剩下的也没有浪费的份,按份喂给猪、牛、羊喝,寄寓来年六畜兴旺、百业顺心。过了腊八节,遍布大街小巷的“年味”愈渐浓厚,村头巷尾,房前屋后,张灯结彩,采集年货,剪窗花纸,一个个图案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家乡,地方风情的年俗独特丰富,节气浓浓,别有一番历史的蕴味在张扬。如果有兴趣,不妨跟随我不够成熟的笔锋,领略脱离城市喧嚣的另一种原汁原味的朴实。那时候,过年很隆重。家家户户都要杀猪、宰鸡、炸油饼、做果子、磨豆腐,还要置办各种年货,各种青菜、瓜子、花生、糖果、鞭炮等,特热闹。“有钱没钱,杀猪过年。”腊八一过,几乎每天都能听到猪的嚎叫声,我们一帮小孩都躲得远远的,只有个别才去看。我胆小,去看时,都差不多结束了,只剩开肠破肚,“哗啦”一下,五脏六腑全都露出来了,还夹杂着一股腥臭味。大人们却都笑嘻嘻的,评论猪的好坏。等到吃猪肉时,这一切又都抛之脑后,到处都飘着肉香味。老家的过年时间比较长,从腊月初八开始到正月十五花灯节后结束,前前后后持续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大年的整段光景里一幕一幕的美好,在童年的印记里留存至深,而最让人难以忘怀的,还是那艰涩年月里醇厚香甜的腊八粥。每每忆及,犹如畅饮一杯醇醇红醴,醉了纯纯童心,也醉了悠悠乡梦,暖暖乡思……

“腊八粥,故乡的情思,思念的浓乡!”――回忆家乡的年俗:腊八到、腊八到,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故乡的情思,思念的浓乡!”――回忆家乡的年俗:腊八到、腊八到,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故乡的情思,思念的浓乡!”――回忆家乡的年俗:腊八到、腊八到,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故乡的情思,思念的浓乡!”――回忆家乡的年俗:腊八到、腊八到,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故乡的情思,思念的浓乡!”――回忆家乡的年俗:腊八到、腊八到,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故乡的情思,思念的浓乡!”――回忆家乡的年俗:腊八到、腊八到,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月初八,在我的老家叫腊八节,这一天要煮腊八粥,就是用豌豆、豆子(黄豆)、红豆、绿豆、果子仁儿(花生)、胡秫(高粱)等各种五谷杂粮混合再加上红枣一起熬煮的八宝饭,有时为了增加一些甜度可以加点儿地瓜(红薯)进去,吃起来又香又甜。母亲说,喝了腊八粥,用粥堵着嘴,免得说出不吉利的话,因为腊八一过,就算开始过年了。人们,尤其是孩子们,天天数着算着离大年还有几天几天,这日子里温馨醇厚的意蕴,也就在人们的期盼里,随着八宝饭的甜香,在纯朴的乡民心里,在淳厚的乡风里,渐渐弥漫开来……

柴火烧的灶,映照着一双饱含希冀的眼睛,火苗跳跃着,舞着,像是念叨着想念的歌谣。耳边响起一首歌“炉中火,放红光,我为亲人熬鸡汤……”,深情在回荡,这炉火依旧旺着,可锅中不是鸡汤,是腊八粥。盛着大米、小米、红豆、芸豆、花生、黄豆、红枣、栗子的粥在不停地翻滚着。热气在升腾,不住地飘呀,飘呀。奶奶就不停地续着柴火,我就坐在边上不停地递上细细的柴。奶奶说:这样熬出的粥,才会好喝。不时地,我就看看锅里的粥好了没有,顺便蹭点香味闻闻,心中越发地渴望,这粥快点熟呀……小时候的回忆,依然历历在目,好怀念呀!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作《粥食》诗一首:“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从而将世人对粥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粥文化是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而又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部分。熬粥与其说是技术,不如说需要耐心。说到耐心,家庭主妇的我真的感觉到熬粥的功夫了。熬粥前要先将米用冷水浸泡一小时,先用大火煮开,再换慢火熬煮……这熬粥的过程真的像一首诗写的:“人生好比粥一锅,煎熬滚煮耐琢磨。宜疾宜徐看火候,酸甜苦辣自张罗。”把熬粥与人生相比,不无几分道理。喜欢熬粥的“熬”字。很多时候,日子不就是熬过来的吗?熬,字典的解释为:烹调方法,把蔬菜等放在水里煮。熬也是将物料放入汤水中,加调料,用旺火煮滚后转中、慢火长时间加热至物料软烂成菜的烹调方法。所以,熬,是慢功夫。常言说:急火出菜,文火出药。所以,用功夫熬出来的东西,总是别有一番味道,无论是苦是甜!尽下心中五谷,熬出人生百味!人生要经得起熬,也要熬得住。越王勾践“熬”得住,最终三千越甲可灭吴;孙膑能“熬”得住,完成了举世闻名的《孙子兵法》;司马迁“熬”得住,花了十八年时间完成长篇巨著的《史记》……这些不同的熬,都经历了人生的苦难。也许没有人生的苦难,没有这些前贤的“熬得住”,我们就看不到今天历史中让人感慨的故事了。

“腊八粥,故乡的情思,思念的浓乡!”――回忆家乡的年俗:腊八到、腊八到,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故乡的情思,思念的浓乡!”――回忆家乡的年俗:腊八到、腊八到,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故乡的情思,思念的浓乡!”――回忆家乡的年俗:腊八到、腊八到,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故乡的情思,思念的浓乡!”――回忆家乡的年俗:腊八到、腊八到,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故乡的情思,思念的浓乡!”――回忆家乡的年俗:腊八到、腊八到,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的香味就在鼻尖上回荡着,甜了味觉,酸了心思,思乡呀。思念亲人的恩情,家乡的炉火。原来,是要开始过年了,是等待,是想念,是兆丰年呀!

社会的不断变迁和进步,经历了不同的朝代。每个人各自不同的人生经历,都有着不同的人生故事。这些都需要慢慢去熬,慢慢去经历,慢慢去品味。一锅好粥,需要慢慢的熬,才能散发出浓浓粥香。人生如同一锅粥,同样需要我们在时间的文火上慢慢地熬,当中因为融入了不同的心情,融入了不同的情感,就会熬出各种味道不同的好粥来。这其中有甜有咸也有酸,当我们细细品味时,才能体会出那份平淡真实的悠然与优雅。

有人说,人生就象一碗粥,需要慢火慢熬;也有人说,人生若苦药,需要文火慢熬;有人说,人生是一碗汤,需要慢熬慢炖。无论把人生比喻成什么,它都是一种经历,经历需要的是时间,用漫长的时间去经历,这就是“熬”。人生恰似一种熬,急火烧开慢火熬,武火煮开文火炖。无论人生如何艰难,只要自己能慢慢地熬,熬出的五彩的人生是属于自己的。

佛说:人有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这些苦,只有于人生的漫长之旅中,慢慢去经历人生的岁月蹉跎,慢慢去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慢慢去体会人生的苦乐参半,以入世的精神做事,以出世的精神做人,便会知其乐,忘其苦。人生的意义重在“熬”,在艰辛的日子里“熬”下去,走下去,充分享受“熬”,最终在“酸甜苦辣咸”的五彩缤纷中熬出一份精彩。

今天是腊八,亲爱的朋友们,您熬腊八粥了吗?如果没有,我给您备好米、豆、枣、栗子、桂圆、葡萄干、青丝、玫瑰、红豆、花生、冰糖、水和火,以及一份欢喜的心情,给自己熬一锅“宜疾宜徐看火候,酸甜苦辣自张罗”的美味人生粥吧!

“腊八粥,故乡的情思,思念的浓乡!”――回忆家乡的年俗:腊八到、腊八到,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故乡的情思,思念的浓乡!”――回忆家乡的年俗:腊八到、腊八到,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故乡的情思,思念的浓乡!”――回忆家乡的年俗:腊八到、腊八到,过了腊八就是年

是粥,更是节,腊八节,是不尽的相思味道。日子,是每年重复的节气链接的,生活,是这节气中浓浓的思念和幸福的守候涂抹的。多少的牵挂和不舍,回忆和感动,在这思乡的画卷里缓缓流动不息。春节就是过年。进入腊月就喜庆连连,传统腊八节是新人结婚的时节。腊八节喝粥,里面有讲究,喝碗开心粥,保你一年乐无忧,喝碗平安粥,灾星见你躲着走;喝碗交杯粥,爱情甜蜜手牵手;喝碗糊涂粥,左右逢源上高楼!过了腊八节,二十四祭祀灶神,洗扫剔除,辞旧迎新;除夕挂灯笼,贴对联,家人欢聚一堂吃年饭,合家欢乐,团圆共守岁。年头初一,新岁新衣新面貌,恭喜恭贺恭发财!欢庆有余,除夕的年夜饭餐中岁连岁;福禄寿喜,春节说祝福话恭禧吉上吉!――后记!

“腊八粥,故乡的情思,思念的浓乡!”――回忆家乡的年俗:腊八到、腊八到,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故乡的情思,思念的浓乡!”――回忆家乡的年俗:腊八到、腊八到,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故乡的情思,思念的浓乡!”――回忆家乡的年俗:腊八到、腊八到,过了腊八就是年

此文编辑于公元2016117日 晚上:2240

 

作者:风情的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