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大如年:又到一年冬至时,新年近了……


标签:
冬至寒冷饺子四季轮回新年 |
分类: 孟凡生活随笔 |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冬至大如年:又到一年冬至时,新年近了……

“夏至日渐短,冬至又复长,春秋寒暑皆有序,全载历书上。”随手翻看挂在墙上的日历,有本砖头厚的日历已撕掉许多,2015!一年中已经剩下寥寥无几的日子了,过了大雪,今日便是冬至。日历上写着:冬至,阴阳二气自然转化,寒冷的冬天来临。――题记!
冬至,是四季轮回中一个令人难忘的节点。在北半球,冬至是白昼最短的一天,俗话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到了春分,昼夜平、阴阳等、寒暑均。时至夏至,白昼长到极点,相反而行;经秋分,返冬至,春夏秋冬,又是一年。
四季轮回雪花绵,北风拂面透身寒。冬至一过,全国各地气候都逐渐进入最寒冷的阶段。老人们说冬至交九,意味着数九寒天的到来,童年时倒背如流的数九歌,年年从冬至时节开始飘荡:“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诸多农事被跃动的节气牵引着,一路向前。也牵引着农人笨拙的脚步,踯踯躅躅,在雪地里穿梭,一步步走向春天。
冬至日短,冬天空旷。光秃的枝桠冷意索索,风的抽打构成了冗长的时间之鸣,所有的色彩都藏到了季节的深处。大街上人影稀疏,一些人缩着脖子行色匆匆,另一些人则站在街边哈着热气使劲地跺脚,似乎想要踩出一些回声,又似乎不是。光总是有些暗,除非有雪色来相衬。空气里也总有一些浮尘在流动,或者落下,呼吸里缺了水分,这世界变得越来越干燥了,若有几分雪的润泽便好了。这样想着的时候,雪就不知不觉地下起来了。看来雪也知道转天就是冬季,才急赶着来赴这一年一次的约。突然看到雪,从天空飘然而下,惊喜地欢呼,仿佛做了一场很久的梦,等待一个旧人,终于有了相邀的遇见。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飘落,也不知何时结束,人们在睡眠中安静地呼吸,雪没有惊醒任何人,只是自己静静地飘落,以一种内心灿烂而表面不动声色的平静,点燃自己的寂寞,孤芳自赏的飘落。雪带着温情的温度而来,散发着内心的炽热,只是无言,只是内敛,只是合着天地自然的韵律,赋予美丽的梦幻和美丽的情感,演绎一生绝美的冬日恋歌。雪从很高的天空而来,飘飘渺渺,像是裹在冬天冷硬骨头上的脂肪,暄软,细柔,香气暗隐,远处依然有青山隐隐,乡村依然有炊烟袅袅,城市依然有浮生清欢,这样的捧场,不是每年都有。
隔着窗户看雪,雪是朦胧的,冬也是朦胧的。朦胧里我看到许多个走过去的冬至,一样的日历,一样的被撕下,轻飘飘落入凡尘。还有不一样的天气,不一样的感觉,被记下,记在流年的深处。此时,天地静美而寂寥,雪选择空无一人的月下,以向死而生的姿态展翅翱翔。不需要被观看,不需要被惊呼,也许有一朵花悄然对望,也许有一块石头被惊醒,任何的关注和慈悲都是暂时,雪,不需要,一场雪的飞扬跋扈,是一次绝美的任性。喜欢这样的雪,喜欢雪的沉痛与快乐,喜欢雪的纯白和真香。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阳生,每当在冬至来临时,我便早早的默念这一句.尽管我知道,冬至也就是寒冷的开始,但是我依然从心底感受到阳气从地层下滚滚而上的气势.仿佛听到地下的万物在涌动,河流潺潺,树木发芽,春天的脚步也便发出了铿锵声响.冬至已至.瑟瑟寒风里,叶落萧萧,我只是单纯的顾念住在我心里的那些人的安暖,一如你们顾念我的安好!再次,默念,冬至阳生春又来。
“百花开而春至,百川汇而夏至,百草黄而秋至,问候来而冬至.”老人说:过了冬至就是年.现在的节日过的实在纯粹的不多.作为传统节日,冬至节是非常典型的一个岁末时节。与其它传统节日不同的是,在漫长的岁月中,竟然没有渗入大量的、斑驳庞杂的人文典故。冬至节没有太多妙趣横生的传说,几乎还保留着这个节日原初状态的单纯节令的意义。帘外雨潺潺,烟雨迷茫,缀山水绿雾飘渺;寒枫飘洒点点雨露,满地夜潭星;冬至的情趣宛若濛濛线条,夜的交织促人微醉。月的寒带可似文笔寥落?行云流水,随成冬雪飘飘,心所恋的芙蓉花;悄悄然钻出水丛绽放美丽。倾国倾城的爱随笔尖静静流淌;沁香四溢冬园中,冬至,心事如雪花重重……
不知什么原因,我忽然想到了老杜的《冬至》:“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母亲说冬至是小年,每年的冬至早早地就盘好了饺子馅,等着儿女们回家来吃,还一本正经地对孙男嫡女们说:“冬至节日吃顿饺,耳朵手脚冻不了。”一大家人围坐在一起,边聊天边擀皮包馅,父亲满脸笑容地看锅、调汤、下饺子,幸福的滋味在饺子的热气中流淌,温馨的感觉在笑脸中弥漫。“冬至大如年”,这一天,家家都要吃顿饺子。“昼短摒弃烦忧事,夜常相伴欢乐声。小饺暖尽心头寒,更胜金银百十千。”乔金龙的诗歌也是在诉说冬至的风俗。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都是必不可少的。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据说这习俗,还是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那些年的冬至这一天,我也会坐在土炕上,帮母亲包一会儿饺子。一家人围坐在桌子边,热热闹闹地包一顿饺子,一起迎接即将到来的新的一年。外面天寒地冻的,一家人围坐着有说有笑,一起包饺子,揉面的揉面,擀皮的擀皮,烧火的烧火……一家人忙忙活活,其乐融融,何尝不是人间最美好的天伦之乐呢?记得在乡下,纵然是在生活极其困难的日子里,家家户户也要想法儿包上一顿饺子。“宁穷一年,不穷一节。”他们在这属于自己的节日里吃饺子,胖嘟嘟的饺子在锅里翻滚,好像是蓬勃而充满希望的生活……
母亲厚重的爱伴随着这一颗颗冬至的饺子,填满了我的胃,更温暖了我的心,漫漫人生路上有母亲浓浓的爱相伴,我将永远不会孤单。
“冬至饺子夏至面”,千年的习俗在历史深处闪亮,也在人们的记忆里飘着弥久的清香。但多少年过去了,始终没有去想也不知道冬至饺子的来历,后来,才知道这种习俗是为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相传医圣张仲景从长沙辞官返乡时,正是冬季!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过了几日都好了。后人就学着医圣制作的“娇耳”,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我国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现在,各种美食只能在过年过节吃上已成为历史,营养丰富的特色饭菜也进入了普通人家日常的餐桌,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吃饺子更是家常便饭。但冬至饺子是必须要吃的。冬至大如年,北方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南方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团、冬至长线面。游子都要回家过冬节,表示年终有所归宿。这一天,饺子的香气、米团的香气、羊肉的香气萦绕在空气里,温暖着神州大地散散淡淡的冬阳。
一杯新岁酒,两句故人诗。推着日子,又一个冬至不约而来,在既近换岁的时候换了人心,将我从童言无忌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有责任心的男人。我唯愿让我的思想慢慢延伸了去,如轻烟一样散开,飘柔地去,走向冬至的深巷,带着岁月霉腐的味道,去收集它沿途的风景,还有风景里那些惨淡寂寥的遗骸。我且用迎接新岁的美酒,洒向生命的归宿地,成两行清浅的诗句,朝着亲情的灵魂处,寄千串厚重的祷告!岁寒见冬至,早春接清明,节气如挂在季节枝杆上的一张张纸条,我是走在季节里的行者,到了冬的驿站,撕下,看它上面写给我为数不多的话,或是淡淡的无字书。我嗟叹流年,在这一时刻安静地掰着手指,计数自己最大的峰龄。春在一个对话的距离,欲催梅绽,我在花开花残,无心拾起落红那刻,看冬至放大成生命的门坎,生活之隔档,随着年关更替,附着生命的歌唱,举着生活的祈祷,我虔诚地叩拜岁月,并悼念被岁月剪成的清苦,还有被它遗失了的生命!
冬至是一个温情的节日,它以特有的方式和言语,释放着它的韵味。“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已至,新春不远,眨一眨眼,春天已等候在前边,所有的世间万物将随之热情奔放开来,新的希望和收获越来越近了……
曾经冬至的那顿饺子,曾经那样吸引着人的味蕾,曾经那样使人期盼渴望。现在饺子已成了家常便饭,冬至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舶来的圣诞节。走在街上,满眼都是圣诞节的气息,冬至在这份华彩喧嚣的掩盖下越发无人问津了。唯恨昼长,忍见冬至清冷?尤苦夜短,细数过往美好。这样的冬季这样的节,谁为你包一碗香喷喷的饺子?这样的冬至这样的夜,谁为你泡一杯暖融融的清茶?寒夜中谁替你掖紧被角?冷风中谁给你披上薄衫?寂寞时谁听你低吟浅唱?悲戚时谁逗你开怀一笑?
又冬至了,今夜最长。幸好从明天开始,日渐长一丝,夜渐短一分,仿佛于晦暗中得遇君子,仿佛是飘摇中得遇贵人,这份欢喜一天天地积攒,直至九尽春回……
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新的一年很快就要来临了,今日冬至了,感谢这一年多来大家给予我的支持与帮助,祝福大家冬至快乐,幸福常相伴!
雪花飞扬,落地无声。守着这一片雪色,安然享受冬季的美好,只是希望,这些雪花能在你的心田,开成一朵朵晶莹的春花,送给你一段温暖静好的文字,流年安暖,这就足够。因为爱,每一片雪花都有光阴的留恋;因为情,每一朵雪花都镌刻着牵念的足迹。因为思念,每一片雪花都会芬芳绽放,因为约定,每一片雪花都会安静守候;因为好多的因为,都成为今世有缘的理由……
一年将至。告别2015,迎接2016。在属于自己的一生一世中,缔造属于自己的快乐和幸福!流逝的一年如水。淡淡的一年又快成了回忆。心底,升起了莫名的感觉。春草峥嵘,夏花绚烂,秋风瑟瑟,冬寒依依。时光,就这样周而复始着。捡拾生命中那些快乐的过往,留存在心底某个温暖的角落,时不时拿出来取暖。让这力量驱散心底的雾霭,让冬日温晴的阳光流泻一地。整理好心情,重新出发,在2015温情的光影里,描画那些氤氲着阳光的明天!――后记!
此文编辑于公元2015年12月21日晚上:17:05分
作者:风情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