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为未曾谋面的爷爷画像
葛海林
在我家的香案上打从我小的时候就记得只供奉着奶奶的遗像,当时我就缠着父亲问,我爷爷的遗像弄哪里去了?父亲脸色沉重地回答,你爷爷本来是有一张照片的,可是后来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我打破沙锅问到底,那为什么不再照一张呢?父亲叹着气说,你这这新社会长大的孩子怎么懂得那个时代呢,连吃都吃不饱,哪里有条件照相呢!我知道再纠缠父亲他也不会告诉我个中原委细节的,便决定选个奶奶高兴的日子让奶奶讲给我听。
那是我上小学四年级临近过春节的日子,我放了寒假正在家中坐作业,四叔的孩子过来叫我说,奶奶让我过去。当时奶奶跟着四叔过,我听了弟弟的话明白肯定是奶奶又在叫我过去写供奉祖宗和神仙的牌位,赶紧答应着就和弟弟一前一后走了。到得奶奶住的堂屋,见奶奶早已经把黄表纸准备好,又踮起小脚踩着板凳从书桌上拿下毛笔和墨汁。我生怕奶奶跌跤,三步并作两步走近来把奶奶扶住,让奶奶稳稳当当站到地上。奶奶一看是我,就笑着说,还是俺孩懂事!我则快人快语地说,奶奶,每年这个时候我都记着这件事情,就是你不让弟弟去叫我,我也在心里记着。奶奶听到我这样说,心里那个甜蜜甭提有多大。我三五两下把黄表纸裁开,然后叠好,开始蘸墨汁写起来,一会儿工夫,葛家三代宗亲、财神、家堂、灶王、土地、天帝等牌位都写好了。奶奶陶醉地看看,然后满足地点点头说,还是俺孩的书法好!贴到墙上去吧!我就把牌位挨个儿贴到墙上。
看到奶奶意犹未尽地掂着小脚扭着脖子瞅着贴好的牌位,我顺便问了一句,奶奶,怎么咱们家没有供奉着爷爷的遗像,同学们家只要爷爷奶奶去世的,都供奉着,为什么我们家就看不到爷爷的遗像?奶奶泪光闪闪地嗫嚅着回答,不是我们不想供奉你爷爷,是因为你爷爷生前只有一张照片,还是日本人那时候给办的良民证上的。解放后,我们不想把日本人给照的相片保留下来,就扔到一边去了。那时候你爷爷身体很硬朗,想着这都解放了,以后有的是机会照相,就没有当回事。可是偏偏命运作祟,你爷爷在刚刚四十二岁的青壮年就患上了伤寒病,那时候我们一家人光是忙着找医生看病,根本没有想到着病会把他的命要了。所以到头来看到你爷爷两眼一耷拉不行了,赶紧想到照相的事情。可是你个时代,尽管解放了,家里条件还很穷,村子里没有专门照相的地方,要照相只能够到镇里的照相馆,即便是平日里有一些在村子里转悠的照相师,那也是镇上的照相馆的师傅出来做活,可是哪里有那么巧的事情。没办法,看着你爷爷已经逐渐枯槁的面容,我们只好让他躺下来,没有多长时间后,你爷爷就平静地走了,走得时候连一张相片也没有找到。所以,你爷爷的葬礼上棺木牵头连一张遗像也没有,真的好可怜!
至此我才明白我家没有爷爷遗像的原因。那时候我曾经有过长大后要学美术,根据奶奶和家人的描述用素描把爷爷的肖像画下来,供奉到牌位前。可是造化弄人,本来我下定决心长大后要当一名画家,可是谁知道竟然鬼使神差地成为一名作家。不过这样也好,我虽然没有机会把爷爷的肖像画下来了,但是我可以把爷爷的相貌特征准确地写出来,求我的搞美术的朋友帮忙,为爷爷画一张遗像,弥补我奶奶一辈子的遗憾,为我爷爷在这个世界上留下唯一的影子,也权作不辜负我们祖孙一场的情缘。
这样想后,我就为爷爷写了一篇怀念文章,详细地描写了爷爷的相貌,爷爷,中等身材,微胖,国字脸,面色稍黑,左脸鬓角处长着一个绿豆大的瘊子,上面生者一缕毛发,嘴巴上牙包下牙,八字胡,胡须黑里带红,留短发,头发为细丝头。没有想到我的一个美术界的朋友果然根据我的描写画出了爷爷的肖像,我不知道这位朋友画得到底像不像,就拿了给父亲看,父亲笑着说,虽然不全像,但有几分神似,于是我就把这幅画像保存下来,每当清明或者十月初一上坟的时候,就把它摆到牌位前供奉,以弥补我心中未曾和爷爷谋面的遗憾,进而也为奶奶了却一份心愿,如果地下的奶奶和爷爷有知,他们一定会理解我的良苦用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