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孝顺]“重阳开筵上瑶台,遍插茱萸迎客来!”――2011又是一年重阳节到来之时!

标签:
重阳孝顺茱萸惬意诗意陶醉感恩岁月苍老菊花记忆榜样父母孩子团圆 |
分类: 孟凡生活随笔 |
“重阳开筵上瑶台,遍插茱萸迎客来!”――2011又是一年重阳节到来之时!
重阳-孝顺:风情的路
数场秋雨,洗涤大地,不知不觉,秋已深,重阳佳节又悄然来到我们身边。
重阳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日子。深秋时节,每逢重阳,携好友,登高,把酒临风,该是一种怎样的惬意呀!诗人总是多愁善感的,重阳里赏菊,饮酒,发一生感慨,许多心中不快便于瞬间消失。
时光流转,又到重阳,满地金黄映入眼帘,便陶醉在这个诗一般的季节里。
重阳,是乡村诗意的宁静。天清云淡,不时缕缕炊烟袅袅升起,微风拂面,声声犬吠,偶尔几只白鸽飞过,这一切,是乡村独有的。不再过多感叹乡村生活的心清如镜,已经适应乡村田园生活的独有诗意。金菊放黄,大地一片祥瑞,流连于匆匆岁月,难以捉摸的时间痕迹。和谐的静,是秋天里,重阳的又一番境界。
数着盛满记忆的童年往事,成年后的点滴。老人们又一次陶醉在重阳,这个属于他们的节日里,儿时的黄发垂髫而今已白发苍苍,从老人们缺失的门牙中,找寻那过去的故事,重阳,又一个重阳,而对日渐苍老的长辈,心怀感恩,不只是为了过去的岁月……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每当重阳节来临的时候,人们就会不知不觉得吟咏这首诗,想起远方的亲人。
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这时正是菊花飘香,秋高气爽的好日子。大家知道重阳节的来历吗?让我来告诉你吧!很久以前,汝南县有个人名叫桓景。他们一家人安分守己的过日子。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汝河两岸忽然流行起瘟疫,夺走了不少人的性命。桓景小时候曾听大人说过,汝河里住着一个瘟魔,每年都会出散布瘟疫,危害人间。为了替乡民除害,桓景打听到东南山中住了一个叫费长房的神仙。他就历尽千辛万苦打到了神仙。神仙对他说:“今年九月九,汉河瘟魔又要出来害人。你赶紧回家为乡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降妖青龙剑一把,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桓景回到了家乡。到了九月九日那一天,带着全村老小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分给每人一片,让瘟魔不敢靠近。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可以避瘟疫。安排妥当后,他就带着降妖青龙剑回到村中把瘟魔杀死了。从此人们再也不受瘟疫的侵袭了。人们就把九月九日登高避祸的习俗。一代代的传到现在。
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所以重阳节成为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很多,可以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也可以喝菊花酒,但是,我觉得最应该做的事情是孝敬老人。“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人人都敬老,社会更美好。”老人为我们创造幸福的今天,值得我们尊敬和爱戴,老人是我们的长辈,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就没有我们幸福的今天。可是我们生活中却有人不孝敬老人,抛弃老人。我曾经看过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人嫌老父亲年纪大了,光吃不能做,找来一个大筐,叫他的儿子帮他把老父亲抬出去扔了,连筐都不要了,他儿子反对说:“筐不能扔,我要留着,等你老了,我和儿子好把你也抬出去扔了。听到此言,他又把老父亲抬回来赡养送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如果自己不孝顺父母,到老了也得不到孩子的孝心。”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哪怕帮妈刷刷筷子洗洗碗
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
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
歌词道出了老年人的心声,他们渴望得到子女们的关心,所以我们要孝敬老人,让他们过一个幸福的晚年,朋友们,我们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来孝敬家里的长辈。有事没事我们常回家看看,年长的父母在家等我们,祝全国的老人家长朋友们:身体健康,幸福安康!
岁岁重阳今重阳,月夜明净亦风凉。
黄花紫菊应风落,探得黄花染酒香。
凭栏举杯邀明月,月色溶溶吉祥照。
诗酒何须愁春光,如情似梦醉秋光。
岁月无情催人老,光阴不再勤追求。
朋友们,重阳节马上要到了,在这个金桂飘香的日子里让我们行动起来,用最真挚的感情祝愿:天下所有的老人长寿幸福!
又是一年重阳日,我们拥有的还有多少?重阳,我会伴着秋天,在心头,把你永远记忆。
此文编辑于公元2011年10月4日 深夜:23:35分
作者:风情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