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一个祥和元宵节”――写于2011年元宵佳节到来之际!

(2011-02-16 23:11:47)
标签:

祥和

元宵

安详

沸腾

惆怅

花灯

沉淀

珍贵

汤圆

憧憬

糯米

母亲

团圆

幸福

热闹

分类: 孟凡生活随笔

“又一个祥和元宵节”――写于2011年元宵佳节到来之际!

团圆-祥和风情的路

“又一个祥和元宵节”――写于2011年元宵佳节到来之际!

新年伊始,又迎来第一个月圆夜。年年有四季,月月有月圆。可常听人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月儿窃以为:如此算来一年将有24个月圆夜。但最令人向往的,却是元宵节与中秋节。

元宵佳节夜,鞭炮轰鸣,人声鼎沸,人群熙攘,在用新科技制作成的、光怪陆离、惟肖惟妙的彩灯空隙中徜徉,人人脸上的笑魇,都写着他们的幸福快乐与满足。天空火树银花的焰火,璀璨绚烂地朵朵绽放,天上地下,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中秋夜,是月与秋的幽会,怕打扰他们窃窃私语,一切都静谧安详。

风情万种的元宵夜,是热烈的,沸腾的,却转辗成一腔情伤,因怕这欢娱之后,又平添一段忧愁,一怀感伤。所以,独处一隅,悄悄地隔窗眺望。

凭栏远望,小楼独依,望断天涯路,烟花散尽,花雨零落,繁华落尽,满目残骸;喧闹过后,长空清幽;夜深人静,淡烟笼月,火药味充斥街巷,唤起心中无限惆怅。如水年华,终是留不住儿时的欢畅,也追不得旧时的影像。

不眠的夜里,满怀幽思,无人堪诉,无处堪寄,无奈地翻开李清照的《永遇乐》,在这古诗宋词里,寄一份情思,聊慰衷肠: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瑕,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云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题记!


“又一个祥和元宵节”――写于2011年元宵佳节到来之际!

“又一个祥和元宵节”――写于2011年元宵佳节到来之际!

 除夕夜的脚步声还未走远,转眼又到了元宵佳节。按照旧俗,从除夕夜守岁开始,一直到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年才算正式结束。每逢正月十五,全家人欢聚一堂庆祝佳节的情景,每年每一幕均珍藏在记忆的深处,随着岁月的沉淀弥足珍贵。

在儿时的记忆里,从正月十二这天开始,家家户户便忙活着置办过节的食物,精心准备过节的汤圆面和各色的馅料。尤其在平常百姓家这个节日更为热闹,家家户户忙着磨糯米面,箩汤圆粉,三五户凑在一起忙活着,边忙活边笑谈着身边的流年轶事,对新年的美好憧憬如一个个欢快的音符在话语间流淌。

每年元宵节前夕,母亲也会买些糯米回来,亲自捣磨,然后将磨好的糯米粉放在箩子里一遍遍的箩,直到箩成非常细碎的粉末。此时,将磨好的汤圆面放在簸箕里,置于通风的地方,待正月十五这天,全家老少四世同堂围坐在一起,家里的女眷们一齐动手,活好糯米面,开始包汤圆,红糖馅的,水果馅的,红豆馅的,黑芝麻馅的,根据家人的口味一一包好。最喜欢的一种馅料,是桂花白糖馅的,每年八月十五中秋节,家里的金桂树开花时,我和奶奶(如今奶奶已经离开了想念她的亲人们……)将桂花收集起来放在洗净的瓶子里,用白糖醅好,密封起来,待次年正月十五时打开瓶子,满屋香气扑鼻,将桂花做成桂花汤圆,吃到嘴里满口生津,香味缭绕久久不散。

“一年一度元宵明,千古传吟佳节情。”元宵节在民间历来深受百姓重视。元宵节吃元宵已成为一种风俗,自宋代起延续至今。在宋代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这些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宋朝很珍贵,姜白石有诗“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诗中的“珍品”即指元宵,圆子后改称元宵,并固定下来。
“又一个祥和元宵节”――写于2011年元宵佳节到来之际!

“又一个祥和元宵节”――写于2011年元宵佳节到来之际!

“又一个祥和元宵节”――写于2011年元宵佳节到来之际!

“又一个祥和元宵节”――写于2011年元宵佳节到来之际!

每年元宵节前夕,家家户户忙着置办过节物品,其中购置花灯也是一个重要的项目。走在街上,街的两侧行人络绎不绝,卖灯笼的商贩将各式各样的灯笼高高悬挂,供行人观赏选购。挑选一对带回家挂在门前,彩灯迎风飘动,分外喜庆。到元宵节这天,民间经常组织一些歌舞、舞龙、耍狮、踩高跷等娱乐活动,其喜庆热闹程度可与春节相媲美。到了夜晚,明月皎洁,高悬碧空,人间万家灯火、金碧辉煌,此时吃完元宵全家燃灯赏月,小孩子们兴奋异常,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笑闹着燃放各种烟花。家人团坐在一起,笑谈起过去一年的收获,对新年的打算,一幅和谐、温馨的盛世美景跃然眼帘:喜庆佳节,雪月梅柳开新春;欢歌笑语,花鼓秧歌闹元宵;玉宇无尘,月明碧玉三千里;良宵美景,千家把酒赏花灯;笙歌一曲,锦绣盛世传佳音;倾笔抒怀,铭记悠悠元宵情。

在老百姓的心里,元宵节的地位只稍亚于春节,是中国年热热闹闹的压轴戏。在喜庆团圆的节日气氛里,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流淌着华夏民族几千年源远流长的文脉。关于元宵节有许多的传说,更有许多意美情真的词句。最喜欢的还是宋代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还有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古代文人写上元灯节的诗词,不计其数,辛弃疾的这一首词可谓千古绝唱,尤其那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不知让多少人叹服古往今来,传吟至今。

烟火绚烂庆盛世,锣鼓铿锵颂丰年。对元宵佳节,政府部门也越来越重视这一传统节日。随着禁放烟花令(现已明确规定在指点时间内燃放!)的实行,近几年每逢元宵夜,市里集中组织在市中心人民广场和沂河湖心岛燃放烟花,武警保卫,市民云集,尽情观赏,看着五光十色的烟花在空中绚丽的绽放,欢声笑语响彻茫茫苍穹。
“又一个祥和元宵节”――写于2011年元宵佳节到来之际!

“又一个祥和元宵节”――写于2011年元宵佳节到来之际!

“又一个祥和元宵节”――写于2011年元宵佳节到来之际!

年年元宵,今又元宵,花灯吐艳映新春;一年初望,举世欢唱,明月生辉度佳节。亲爱的朋友们,在元宵佳节来临的日子里,带上新年的祝福,邀您共赏明月,寄去虔诚祝愿,愿您在新的一年里,事事顺心,“梦”圆成真!

又是一个祥和的元宵节,咬一口如蜜般甜的元宵,新的希望又在嘴角微笑,生活为我们翻开了新的一页。是的,生活已越来越美好!
“又一个祥和元宵节”――写于2011年元宵佳节到来之际!

“又一个祥和元宵节”――写于2011年元宵佳节到来之际!

此文编辑于公元2011216日 深夜:2313

作者:风情的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