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玉树的痛,还能痛多久?

(2010-04-22 00:42:54)
标签:

转载

分类: 孟凡生活瞬间
玉树常青,玉树永在!加油!我们永远在一起。

玉树的痛,还能痛多久?

 

玉树不孤单……

又是一次国祭,又是一次深痛。这一次,大地的颤栗,发生了青藏高原,美丽的三江源头。从汶川到玉树,不到两年的时间。地壳深处那种神秘的力量,在中国人心头再次刻下一道深深的伤口。

震后七天,我们今天开始渲泄伤痛。

举国同悲,山河齐哀,为了那些逝去的同胞,为了向世界宣告中华民族不可战胜、不能压垮、不会沉沦的坚强声音。

突然想起不久以前的海地地震。同样是强震,海地报道中,有一个镜头,给我的印象极深,那就是海地总统的流落街头。虽然有国际社会的强力救援,但采访总统时,我们听到的,是一种强烈的无奈、无助和茫然。

在中央电视台“情系玉树、大爱无疆”特别节目的现场,说得最多、听到最多的一个字是“家”,而让我们感受最深、流泪最多的一个字是“爱”。其实,在每一个采访现场,都会有同样的感受。

我们悲痛地自豪,我们流着泪欣慰。因为,玉树不孤单。玉树不幸,因为这次灾难和创伤;玉树幸运,因为他们身处一个繁荣昌盛的祖国,因为56个兄弟姐妹的血脉相连。

玉树不孤单!

 

离别,或许会很近……

思绪,突然飘离了玉树。

2012的危机,或许只是一种危言耸听的预言。

但我们可以从镜头上看到,旱灾、雪灾、洪灾、地震、矿难以及各种事故,已经越来越真、越来越近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这里,还不包括核危机、环境污染、恐怖行动等等,以及许多因为利益、道德因素出现在经济领域的不法行径。

灾难,离我们并不遥远,离别,或许就会在不久后的某一天。

突然浮起一个念头,不可抑制地钻起了牛角尖,我们,究竟该怎样活着?

或许,我们该更加重视身边的亲情……

或许,我们该忽略那些尔虞我诈的争斗……

或许,我们真的该珍惜今天的时光,因为,每一天都可能成为上苍的最后恩赐……

或许,对更多的目标,我们不用那么执着,因为,毕竟有许多欲望,我们倾其一生,也无法满足自己……

改变世界的,是每个国家施政的共同作用,是国际社会各方利益、需要的平衡,理论上有我们每一分子,但实际作用微乎其微。不过,我们可以改变的,是自己。

是自己的欲望,是自己的态度。

人生时光有限,但快乐与幸福或许可以很简单。

 

灾难的警示……

现在,身患疾病的我,已不太适宜于大喜大悲,但生活中偏偏有这些让自己动情的故事。

不可抑制地被玉树报道吸引在荧屏前,如同当日关心汶川一样。

很容易被感动,被记者捕捉的一个细节,被义工阿荣般无私的英雄,被那个小志愿者歌声中的突然哽咽……这些,都会让自己突如其来地酸楚,流泪。

感动的同时,也容易陷入深思。

虽然有很多程序化的报道,但从每一个镜头、每一次采访中,都可以读出现代中国对人、对生命的尊重。

从这个意义上讲,玉树对于中国的创伤,毕竟小于汶川,也小于唐山。但是,对于每一个经历生离死别的家庭来说,亲人的逝去,对他们的伤害却是全部。

灾难降临,我们要做的有许多,救援、医疗、抚慰、捐助以及重建等等。但是,我们是否还可以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让生命的逝去降到最低的限度。这需要更久的思考。从这个意义上,汶川之痛,玉树之痛,或许痛得久一点,对中国有好处。

我们能把建筑建得坚固一点么?不光是校园,也包括每个民舍,每个办公楼。提高防震级别,提高安全系数。不要再出现那些“楼歪歪”、“桥裂裂”之类的闹剧。别老拿成本说事,第一,成本没有投到这里,但经常会投到有关官员的酒桌上;第二,在生命的价值面前,任何成本都是值得的。

总觉得这不是盖房子的问题,而是两种甚至多种价值观的交战。

从GDP的角度,或许多盖几次房子,更用利于统计数字的上升;从政绩上讲,如果像英国某教堂一样,建上一二百年,好像是种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傻事;甚至还有人会从老百姓的角度来解释,多一些经济行为,有利于促进就业、改善民生……

越来越复杂了,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我本来想说的只是,把房子盖得坚固一些,让地震来临时它尽量不要塌而已。

有些时候,我们太善于忘却,在这方面,智利和日本等国家,都是我们的榜样。

不能想得太多,想得太多心会痛。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