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剧《震撼世界的七日》总摄影孙明:我们在一起

标签:
震撼世界的七日总摄影孙明我们在一起情感 |
分类: 孟凡生活瞬间 |
纪实剧《震撼世界的七日》总摄影孙明:我们在一起
2008年5月下旬某一天,我接到单位领导打来的电话,告知剧中心要成立一个小组,去四川灾区前线收集第一手的创作资料。我和文学部的四位同志整装待发,已经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而就在这种焦急的等待中,《震撼世界的七日》剧组成立,我又被调到摄制组去四川拍摄电视剧。此刻我们已由小分队变成大部队,我便开始打电话召集摄影组的工作人员,包括摄影助理、灯光师。当我召集人员时,心情比较矛盾,一是这次拍摄大家都是义务去工作,所有的收入将全部捐给灾区,没有任何报酬,二是这次去地震灾区,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万一出现意外情况,我都会觉得对不起大家。没想到,这些多年合作的工作伙伴接到电话,全部都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最让我感动的是我的好朋友喜子,他以前一直在做副导演的工作,听说此事后,主动请缨说只要去四川灾区,做任何工作都可以。我把他安排在摄影组里做助理工作。
当地震突然来临时,我们单位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就组织了捐款活动,当时我还想,要是能有机会去灾区现场做些事情就好了。这次《震撼世界的七日》剧组的建立,给了我去到四川灾区前线的机会,并且能通过自己的专业为抗震救灾尽一份力量,我从心底里感到激动而自豪。剧组正式开机是6月6日,但我们摄影组是先头部队,要比大部队早到前线去进行选景工作。我决定不告诉自己的家人,让年迈的父母为我担心。简单的收拾了行囊便上路了。
(一)震撼人心的仪式
5月29日,我们到达成都,30号一早便赶往绵竹市汉旺镇考察拍摄地点和选景。经过德阳市区时,并没有看出大地震后的惨烈景象,只是路边有少许帐篷,这与我们想象的差距有点大。然而随着车往重灾区汉旺镇行进,路边的帐篷越来越多,不断有军人军车开过。
当驶入汉旺镇时,路边所有的建筑无一完好,镇政府及东汽家属区更是一片废墟。只有镇政府的旗杆上还有国旗孤零零的挂在那里。在东汽的高工楼里还埋着许多高工的尸体,有一支来自韩国民间的名叫SAMARIAN911的搜救队正在进行清理尸体的工作。这个高工楼已经倒塌大半,从剩下的一半里可以看到墙上挂的四川地图及打印机等办公设备,搜救队先是找到了亡者的手机交给在场亡者的妻子,这位女性目睹遗物开始哭泣,现场气氛变得凝重。经过几个小时的清理,
生者对往者致敬的仪式,凝重而庄严,这肃穆的场面让我记忆犹新。我想,或许在大难来临的时候,人们会忽略一些仪式,但搜救队员的表现提醒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刻,都应该认真对待每一件事。
这片废墟现场后来成为了我们剧组拍摄的主要场景之一。在正式开拍之前,剧组所有工作人员都烧香祭奠在地震中逝去的同胞们,希望他们安息,并对我们对他们的打扰表示歉意。
(二)非同寻常的拍摄
《震撼世界的七日》的拍摄与以往任何一次拍摄都不同。拍摄现场有没清理出来的尸体,有危楼在余震中随时倒塌的危险,不远山上的堰塞湖还有随时泄洪的可能性。我们戴着口罩在高温下拍摄,空气中弥漫着腐臭的异味让人头晕目眩,传染疫情也可能随时来袭……就在这种“随时”可能出现的情况下我们展开了十五天的拍摄过程。
身为此片的总摄影,我在开拍前把四个小组的八个摄影以及剧中心派来的六个技术工程师召集到一起,将这次的摄影基调及拍摄方案统一讲了一下。由于这是一部地震题材电视剧,为配合人物情绪和故事情节,画面的影调应偏向清冷。我们要尽量采取肩抗和手提摄影机的手法,尽量多的在运动中拍摄,突出动感,而不是把机器放在三脚架上。要争取和剧中人物一起进入环境里,贴近人物与现实,增加真实感。平常的电视剧要求平稳,画面亮堂,而我们这部戏则要求把纪实和真实,再现和表现结合起来,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通过画面把观众带入地震刚刚发生的时刻。只有在画面里表现出真实的氛围,才能使观众更加投入的体验人物的情感。统一了摄影方案后,四个小组分头开始工作了。
为了将富有动感的画面和当时紧张慌乱的情绪有机的结合起来,我们摄影组变成了“运动组”,每天手提着摄像机跟随演员奔跑在高高低低的废墟上。有一次我们中心技术员邢英杰和薛珉准备了长达六十米的视频线,结果在实拍中,还是被急速奔跑的我把线从监视器上给扯断开了。在以前的影视拍摄中,我都有掌机人员和焦点助理,这次情况特殊,人手不够,只能亲自上阵,变焦、焦点、光圈全部我自己一个人来,劳动强度增加很多。四川闷热潮湿,每天在废墟上拍摄全穿着长袖长裤,许多工作人员皮肤上都长了大片的红斑。在困难面前,我们每个人想到的是咬牙坚持,因为只有把工作做好,才能体现出为灾区奉献的决心。
(三)我们在一起
我和导演李继贤合作,所在的是B组,和剧中心的两位技术员:薛珉、邢英杰在一起工作。薛珉和邢英杰经常是那里有需要就到那里,没有丝毫怨言。邢英杰经常奔跑在监视器和摄像机之间,来检查校对画面的颜色和亮度,这种责任心有力保障了画面的技术要求,从最后的完成片中来看B组的画面从艺术还是技术都是最好的。薛珉在保障技术的同时,又承担了部分纪录片的任务,他所拍到的现场画面成为中心及中心一线同志宝贵的工作资料,为中心最后的纪录片提供了大量素材。关于拍摄中所经历困难和艰险,薛珉在记事本上写道:“……这几天考虑比较少,尤其是在废墟上,在学校的废墟上爬了三天,我们去的时候在四楼上还有尸体,那种味道特别难闻。当兵的有一个营长跟我说,腐烂的尸体气味长时间可能会使人晕倒,你们一定要注意。我们拍完两天以后,当地消防队从这栋楼的废墟里又清理出了7具遇难者遗体,但实在没有办法再继续挖下去了。那个味道确实让人难以接受,邢英杰每次一提这个就会到门口吐……”我们深刻的体会到了救援队员在这里所承受的种种考验,从心底里,我们敬佩他们!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家毫无怨言地坚持拍摄了十五天,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付出。有一次和导演李继贤闲聊中,他问我这次来四川和家里说了没有,我说没有告诉父母,因为说了他们也不能帮上忙,只是增加老人的担心,还是等回去之后再说吧。李导说他也一样,也没有和父母讲。
实际上对于这次拍摄,我心里也没有底,这是我所有拍摄的戏中最特殊的一次,因为不知道明天可能会发生什么。在拍摄过程中,摄制组经历了许多危险,有时塌方就在现场十几米处,汽车大小的石头从上面掉下来,有时因为各种纠纷而被困在现场一夜不能回,特别是一次泄洪警报要求大家迅速撤离,甚至器材都没有来得及收,同时还要面临当地群众不能完全理解的困难。
(四)最可爱的人
我们剧组的拍摄工作得到当地解放军部队的大力支持,每天都有解放军战士在协助我们的工作。后来我们得知这些还未到二十的小伙子,都是刚刚地震后就紧急赶到灾区救助,许多战士翻山越岭徒步进入汉旺山区,把近五千名老百姓从最危险的深山里的地震灾区安全带出。其中有一位叫杨培均的战士,他背着一位小姑娘从山区一直背到汉旺镇,小姑娘的名字叫肖文静,肖文静路上一直想知道背她的解放军战士叫什么,杨培均却一直没有说出自己的名字,最后肖文静从杨培均的帽檐上看到杨培均这三个字,便记在心里。在一次有歌手韩红参加的晚会中,肖文静在晚会上说出救她的解放军的名字,韩红带着肖文静找了很多部队才找到杨培均,而部队战士还不知道她们为什么一直在苦苦寻找这个叫做杨培均的战士。终于找到他后,肖文静把一个贴有她照片的笑脸牌送给杨培均留做留念。
在我们身边,这种感人的故事有很多很多。正是这些刚刚从抗震救灾的前线回来的战士,又不知疲倦的来协助我们的电视剧拍摄工作,我觉得特别对不起这些出生入死的战士。
当上游堰塞湖泄洪警报拉响时,剧组所有人都立刻往安全地带德阳市的方向转移,只有一辆辆拉满战士的军车逆向而来,奔向灾情第一线。在最危难的时刻,是我们的解放军战士挺身站在了危险的最前沿!以前更多的是在电视上和广播里看到、听到,但这次的亲眼所见,让我真正见识到我们人民子弟兵的勇敢和伟大!与战士们相比,我们遇到这些困难又算得上什么呢?
难忘的6月已经过去,回想拍摄《震撼世界的七日》的日子,历历在目。
在那难忘的二十天里,我们在一起,夜以继日,并肩战斗,共渡难关。
这次特殊时期特殊地点的特殊拍摄,是我人生中的一次宝贵经历,我将永远铭记。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