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纸上蓝图,为眼前现实:重读北京奥运申办报告
信息来源:http://news.cctv.com/china/20080713/100577.shtml
新华网北京7月12日电(记者高鹏、苏会志、赵仁伟) 2001年1月,北京向国际奥委会递交了《申办报告》,这份长达3卷的报告以18个主题,向国际奥委会全面展现了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的能力和决心。转眼7年多过去,奥运已近在眼前。当初北京在《申办报告》中所做的承诺是否已经兑现?在北京申奥成功7周年之际,新华社记者重读申办报告,将当初的承诺与现实情况一一进行对比。
向侵犯知识产权说"不"
(承诺回顾)中国政府遵守《奥林匹克宪章》和国际奥委会有关保护奥林匹克标志的规定,将有针对性地专门为2008年奥运会以及奥林匹克标志等制定有关法规,采取一切必要的法律措施加强对奥林匹克标志的保护。
(现实情况)申办成功后,中国政府立即在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方面进行立法。2001年11月1日,《北京市奥林匹克知识产权保护规定》开始施行;5个月之后,《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开始施行。这两部法规实施6年多来,北京奥组委配合各地工商、公安、海关、城管等部门查处侵犯奥林匹克标志专有权案件上千件。
(权威评价)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中国政府和北京奥组委在奥林匹克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所作的努力令人感到欣慰,北京奥运会起到了知识产权保护催化剂的作用。
人流物流来去自由
(承诺回顾)2008年奥运会的海关和入境手续将完全遵从《奥林匹克宪章》的规定,凡属国际奥委会规定范围内持奥林匹克身份注册证者,凭护照或其他正式旅行证件,在奥运会期间及前后不超过一个月的时间内可多次进入中国;奥运会所需要的物品和设备将免税入境。
(现实情况)为方便持身份注册卡人员出入境,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在首都机场设置了多条奥运会身份注册卡专用通道。从7月8日零时起,北京奥运会身份注册卡正式生效。当天上午9时,首都国际机场的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迎来了第一批持北京奥运会身份注册卡入境的旅客。为支持北京奥运会,中国海关总署在通关手续、减免税等方面采取措施,以保证持奥林匹克身份注册卡人员和相关物资方便、合法进出。对于奥运物资,各涉奥运海关24小时不间断通关。
(权威评价)北京奥运会转播商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高级副总裁约翰·费谢:我们的人员和设备在入境时都非常顺利,我们对中国方面的办事效率很满意。
"绿色"理念"浸染"北京
(承诺回顾)"绿色奥运"主题将贯穿在筹备和举办奥运会的全过程。北京市在2007年之前将投资122亿美元,完成20项治理环境的重大工程。到2008年,北京将为运动员提供一个清洁的环境,奥运会期间北京的空气质量将达到国家标准和世界卫生组织指导值。
(现实情况)自1998年正式提出申办奥运以来,北京累计投入上千亿元,在防治烟煤型污染、机动车污染、工业污染、扬尘污染、生态保护和建设等方面,连续实施了14个阶段、200多项治理措施,空气质量连续9年得到改善。北京的"蓝天"从1998年的100天增加到2007年的246天,全市林木绿化率也超过了51.6%。根据预案,奥运会期间,北京一旦出现极端不利的气象条件,更为严格的临时措施将发挥作用。
(权威评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北京奥运会环境审查报告》:北京申奥成功为其改善环境提供了巨大动力。虽然北京和整个中国仍然面临许多挑战,但是,我们都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承诺已被付诸实施。
奥运场馆如期竣工
(承诺回顾)北京奥运会将使用37个比赛场馆,其中需要新建的22个(3个在京外地区),需要翻新的5个,无需任何改建工程的有10个。
(现实情况)出于赛后利用方面的考虑,北京在申奥成功后对奥运场馆建设的规模、布局、投资等重新进行了评估,并先后做了两次较大的调整。最终,在京地区的奥运场馆从32个减少到31个,其中新建场馆从19个减少到12个,改扩建场馆从5个增加到11个,临时场馆则从没有增加到8个。如今,37个比赛场馆已全部竣工,并顺利通过了"好运北京"系列测试赛的检验。
(权威评价)国际奥委会第29届奥运会协调委员会主席维尔布鲁根:北京奥运会的比赛场馆堪称一流,北京为渴望创造佳绩的各国(地区)运动员搭建了一个最好的平台。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png
责编:霍筠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