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家山东阳谷县城东北20公里处,有一座非常高大的土堆,老家人称之为“古城岭子”,这就是著名的东阿古城遗址。
在古城岭子上,苍松翠柏掩映之中,有一座“李皖民烈士之墓”:
http://s5/orignal/4cfaed36ga34bb5ae2054&690
30多年前在老家上学时,我两次到此给烈士扫墓,也曾聆听过烈士的英雄事迹。最近,在网上找到了一篇文章《古城岭上埋忠骨》,文章详细介绍了烈士的生平。
从这篇文章得知,由于种种原因,李皖民烈士的籍贯已经无法查找了,留给我们不尽的遗憾。不过,这已经不太重要了,烈士,已经化作了古城岭上的苍松翠柏,必将永远活在老家人民的心中。
今天是8月29日,再过5天,即9月3日,就是抗日战争胜利67周年纪念日,为纪念这个不平凡的日子,特转载《古城岭上埋忠骨》一文,并以此纪念在抗日战争中死难的先烈们。
http://s4/middle/4cfaed36tc7f8e43bdc40&690
http://s1/middle/4cfaed36tc7f932bb1891&690
http://s11/middle/4cfaed36tc7f9351d5fc0&690
《古城岭上埋忠骨》一文的作者郭炳庆先生,是我30多年前的中学老师。
先生笔名“鲁阳”,1940年10月出生,生于山东省阳谷县范海镇(现并入阿城镇)柴楼村一寒苦农家,无姐无妹,亲兄弟六人他为长兄,高中毕业于聊城三中后因病未考取大学,就帮父母肩起了多家活口的重担。1963年3月参加教育工作,曾任高、初中及卫生学校的语文、政治等学科教师,长期任职于山东省阳谷县阿城中学,为中学一级教师。
先生自幼酷爱文学,尤爱诗歌,于中国古典诗词曲赋,中国民间歌谣俚曲以及外国近代诗歌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主张师承百家自成一体,贴近生活返朴归真、强调诗境的精心营造诗语平白如话,诗味浓郁耐嚼,给读者留有广阔的想象再造的空间。他几十年来坚持刻苦自学,成绩较为卓著,1987年被山东省总工会评为“读书自学活动积极分子”。
先生在几十年的教学业余时间里笔耕不辍,至今已于海内外各级报刊发表新诗600余百,古体诗词300余首,散文诗100余首,歌词近百首。所发歌词多已谱曲演唱,有4首被收入由上海中国唱片公司录制的盒式磁带《人生风雨歌》。著有新诗专集《山外的山》、《鲁阳诗选》、《风雨人境》、《自然与人生的琴瑟》等。有诗获各类奖,诗作被收入如《中国当代诗人代表作》等29个选本,个人条目已收入如《中国文学艺术家与文房四宝专家传集》等9部辞书。他是县政协委员,阳谷诗社理事、《阳谷诗刊》编委。中国校园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乡士诗人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协会山东分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
作于2012年8月29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