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式默写举例
(2023-07-06 15:59:36)分类: 语文知识 |
1.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江山”作为一个富有审美意味的词语,在古诗词中也频繁出现,如“
示例:江山如画
2.【2023大湾区二模】面对物是人非、盛衰兴亡的历史变迁,古人经常在诗词中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从而抒发自己的感慨,如唐宋诗词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3.【2023年郑州三测】"竹”深受中国历代文人青睐,常常出现于古典诗文中: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有“宁可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还有“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住近湓江地低湿
4.【2023年郑州二测】秋天的风常常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产生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佳句,这在唐诗宋词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八月秋高风怒号
5.【2023年郑州一测】古代文人喜欢以“酒”寄托情感,表达人生感慨,杜甫和苏轼分别在《登高》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潦倒新停浊酒杯”和“一尊还酹江月”来以酒寄情。
6.福建省福州市2023年高三二模语文试题(1)青,是古人喜爱的颜色。一样的青色入诗,意境可能大不相同,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_________”写出即将下雨的黑沉阴郁;又用“_______“表现天空的广阔无边无际。(2)银河又称银汉、河汉、星汉、明河等,常常出现在古诗词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云青青兮欲雨
8.2023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意象“杜鹃”和“子规”常在古诗中出现,如李商隐的《锦瑟》中的“
9.2023届江西省上饶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2)猿啼高而急,似哭似号,给人以凄哀之感,让人听了伤心,所以诗人们常用猿啼表达哀音,比如杜甫的《登高》中“
10.福建省漳州市2023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古代有“路上行车,水上行船”的说法,而船按照大小功能种类可分为舟、船、舫等,这些名称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
11.2023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
12.山东省枣庄市2023年3月高考语文二模试卷舟作为一种过渡工具。常出现在古诗文中,或承载古人漂泊天涯,或摆渡心灵进入梦乡,如“
13.2023届江西省宜春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鹿”音同“禄”,世人喜好将其作为“长寿安康、仕途美好”的象征;“鹿”幽居山林,生活习性恬淡安静,文人也常借其表达隐逸情怀。如“
14.福建省厦门市2023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古诗词中常以照镜抒写年华易老之悲,如“
15.山东省潍坊市2023年高中三年级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测评试题“笛”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诗人常用笛声表达思乡之情,“
示例1:万里归船弄长笛(黄庭坚《登快阁》)
16.福建省莆田市2023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古诗文中,“美人”既是美好的形象,又是寄寓美好理想、表达个人情感的重要载体,频频出现在文人笔端,如“
示例一: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示例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示例三: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示例四: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17.湖南省郴州市2023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
(1)白鸥作为“闲客”,具有与人亲善,温柔敦厚,以及自由不受拘束的形象特点,如黄庭坚《登快阁》中
”
18.2023届山东省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2)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词人由“江水”联想到“眼泪”,用“
【答案】(2)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3)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李白《从军行·其二》)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高适《燕歌行》)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乐府诗《木兰诗》)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陆游《秋兴》)
19.2023届河南省新乡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古代诗文中对音乐的描写屡见不鲜,如苏轼《赤壁赋》中“
20.(2023福建省部分地市高三语文适应性练习六)琴是一种古老的拨弦乐器,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载体之一,“琴”字常出现在古代诗歌中,如“______,______”。【参考答案】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21.【2022新高考二卷海南版】古代京城百业兴旺,精英荟萃,又被称为“京华”,这一美称,在唐宋诗词里经常出现,如“
22.【2022新高考一卷江苏版】自然界鸟类的啼鸣有时会引发人们的悲思愁绪,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
23.【2022新高考二卷重庆版】花与鸟既是传统绘画作品中的重要题材,又常常在古代诗歌中对举出现,如“
24.【2021新高考二卷辽宁版】古代的诗人受到《楚辞•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启发,创造出“落木”一词,以指代落叶。该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
25.【2021淄博一模】杜甫《登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