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中国乒乓球的发展之道的启示意义”写作指导和示例

(2022-03-15 15:37:34)
标签:

转载

分类: 高考语文

“中国乒乓球的发展之道的启示意义”写作指导和示例


2022年深圳高三一模高分作文点评(三) 

深圳市教科院 葛福安 

 

一、作文题目: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世界乒乓球运动因发展严重不均衡而险些被移出奥运大家庭。这也是一枝独秀的中国队面临的危机。2009年开始,中国主动为他国培养人才,比如,分享训练成果,吸引外籍选手参加乒超联赛,派教练和运动员赴海外执教、打球,等等。中外选手的对决从此变得更精彩了。但外国选手在一些国际大赛中战胜中国队,又引发了国人的担忧。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回应:“帮助对手进步,我们也会变得更强大。再说,国乒的底蕴和厚度是其他国家无法超越的。”中国乒乓球在推动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同时,也让自己始终站在世界之巅。

中国乒乓球的发展之道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第三辑目 录

序号

题     

点评人

学校

15

以小球发展

悟世间之大道

钟正岚

龙华高级中学 

16

以助人之风

与世界偕行

王艺羲

龙华高级中学 

17

以大国之姿

携手世界发展

卢春怡

龙华高级中学

18

以国乒发展之厚重铸青年成长之深度

姜舟斌

龙华高级中学 

19

援他人更强自身

助世界且立脚跟

杨荣科

人大附中深圳学校

20

在竞争中谋求

共赢与胜利

程伟

松岗中学   

21

众山环簇我为峰

姜华南

富源学校

 

编号:15号  考生号:0309108398  得分:52.5

以小球发展悟世间之大道

(标题回应材料给出的任务,从“发展之道”谈“感悟与思考”。“小球”对“大道”,对比强烈,扣题明显。)

乒乓球作为中国的国球,近几十年来一直称霸于世界的大小联赛,可谓一枝独秀。但在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下,世界乒乓球竞技整体水平上升了很大一个层次,开始逐渐威胁中国队的地位了。(对材料的引述不准确。材料突出的是中国对其他国家的帮助,而不是“共同努力”。句子最后部分的主语不该是“世界乒乓球队”,“逐渐威胁中国队的地位”与材料内容不符。)对此,我们应理性对待,深刻体悟国乒独特的发展之道。(以“引材料+亮观点”开头,是考场作文正确的打开方式。)

协同共赢才是真正的胜利。(体悟一)前些年,国乒的超强实力使世界乒乓球界出现断层,国际乒联多次为制裁国乒而修改规则。但从2009年开始,中国主动为他国培养人才,这才有了如今“百花齐放”的盛况。这时更表现了中国的强者风范。(从国乒“发展之道”联想到国家“发展之道”。)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一夜雄起,震惊世界,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国不但没有一味为自己谋利,而且还提出“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带动亚洲两条经济带一同发展,收获力量的同时也收获了国际声望。这正是协同共赢才是真正的胜利这一道理的具体展现。(亮观点+析材料+举例子+再回扣,论证思路清晰。)

俗话说,遇强则强。对决最强的对手,才能更好地拼出最强的自己。(体悟二)随着世界乒乓球界整体实力的大幅提升,国外的天空也闪现出一些超强新星。在东京奥运会上,马龙和樊振东都与各自的对手大战到最后一局,才艰难会师决赛;“昕雯联播”组合也拼到力竭,惜败于发挥更出色的日本队。这一刻,是中国乒乓球单打对世界其他国家挑战者的最好的、最顽强的回应,也是对国乒单打实力最直接的肯定;这一刻,许昕和刘诗雯也并没有输,两位老将把自己的全部实力拿了出来,拼出了最强的自我,可能只是少了点运气罢了。(立足国乒,充实材料,对比论证。有独到的见解:最强的自我,不一定是赢家。结尾可再增加一句做结:因为有强大对手的存在,赢得更有质量,输了会激发自身更强大的上进之心。无论输赢,自身都将更加强大。)

毛主席说:“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体悟三)国人担忧国乒的地位受到威胁,刘国梁教练以我们深厚的乒乓球底蕴来回应。对自己出色的运动及文化要有理所当然的自信。有能力就可以去做,就如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一样。有信心,就能够成功,好像神舟飞船成功发射一般。(回应材料,但此段略显单薄。)

通过小球发展可以悟出的道理数不胜数,而协同共赢、顽强拼搏和文化自信,吾谓尚佳。希望国乒精神能感染每一位中国人,也希望国乒和中国发展越来越好。(总结前文。以“国乒精神”替换“发展之道”,不妥。)

小球文化亦能推动大国进步。(匆匆结尾,显得唐突;可以结合自身,阐发青春立场。)

【点评】

文章对中国乒乓球发展之道的内涵理解准确,立意准确。以对手强大而引发国人担忧为切入口表达了协同共赢、顽强拼搏和文化自信三种体悟,对启示意义有完整阐释。顺利完成题目给出的写作任务。

结构清晰,先引材料亮观点,然后从三个方面表达从国乒发展之道得到的体悟,最后总结,收束全文,层次脉络清晰。

在论证方法上,拓展延伸,以举例为主,又有对比、引用手法。文段论证思路清晰,语言表达也有一定功底,尤其第三段的论述足见其独到的见解。

本文不足在点评中已有指出,此不赘言。

 

(龙华高级中学  钟正岚)

 

编号:18号  考生号:0303202036  得分:53

以国乒发展之厚重,铸青年成长之深度

(“国乒发展”聚焦并概括材料中的核心事件,是本文论述的基础,是行文的落脚点、出发点;“青年成长”直指启示意义,是本文论述的归宿。标题句式对偶,既贴合材料内容,具有明晰的意义导向,又鲜明表达主张,切合作文题的任务要求。)

“成事不患敌,但患愎己。”(此句可改为:成功不要畏强大的对手,只恐保守自大、驻足不前的自己。)世界乒乓运动因发展严重不均,险被移除(出奥运比赛项目)之际,中国以超越国度、胜负的气量,协助他国发展乒乓事业之厚重,展示了大国文化底蕴的自信,在推动世乒长足发展的同时,中国乒乓球水平不断进步,(勇立巅峰,引领世界)(首段对接材料,以俭省笔墨概括材料中的国乒“发展之路”,为下文探讨阐发“发展之道”张本。)

国乒发展之道,在于分享发展成果,传授乒乓技术,打破世乒“垄断”。这种做法在促使他国乒乓发展的同时,也孕育出(改为“引发”)少部分群众的不安:“弱己助敌”,岂不会使中国丧失乒乓优势,弱化中国实力?(先正面阐述“国乒发展之道”,继而用一个疑问句道出看似有理的“国人的担忧”,将思考引向深入。)

实则不然。在我看来,国乒发展的厚重,恰恰有利于自身的长足发展。对外乒、世乒、国乒,对我们青年,都有百利而无一害。(予以正面回应,由乒乓到“青年”,由发展到利害。)

首先,国乒“走出去”,正是中国实力与乒乓底蕴的生动写照。中国主动为他国培养人才,吸引外籍选手参赛,不仅能提高外乒整体发展水平,更为奥运“协同、共享”精神做出(付出)具体行动(做出表率)。这不仅展示了中国乒乓的实力,展现了中华体育的胸怀,更为世界人民了解中国、了解中华文化提供了载体。“非能成人之事者,为能铸己之业。”国乒的气度与包容之厚重,正是中华文化自信力的经典诠释。(“走出去”展示实力、大度与自信。)

不仅如此,(“此”承上文)国乒在推动世乒前进时,必然会促使自己产生更强、更好的内驱力。正如刘国梁所言,“帮助对手进步,我们也会变得更强大。”与其一枝独秀,孤芳自赏,不如美美与共,共同发展。(“走出去”实现自强、他强。)

“成己之大,在于广纳众精。”实质启示我们,(删去)无论是体育文化事业,还是青年、国家发展,都应在交流中获取新知,在竞争中不断进步。在刚刚落幕的2022(年)冬奥会上,谷爱凌以1620度世界级难度的跳台挑战成功,赢得了世人的赞誉,被冠以“玉汝于成、踏雪寻龙”之冕冠(盛誉)。然而,她却在采访中透露:“我本不打算冒险挑战1620半身轴旋转,但在第二轮比赛中,有选手挑战极限,暂居第一,这激起了我挑战自我的勇气。”于是才有了人类女性自由式滑雪上永垂不朽的经典一跃。可见,对手的强大并非使我国实力削弱,反而更能激发我们无限之创造力,挖掘出自己最大的潜力。(举例为证,表达交流胜于保守,竞争带来进步。)

由此观之,国乒发展之厚重,不仅启发我们坚定文化自信,主动宣传文化;更要以人之强促己之发展。(谈“启发”的内容,小结上文。)

“以国乒发展之厚重,铸青年成长之深度”,其意义,不言而喻,并将指引我们走得更远,更好。(呼应标题,总结全文;重申“意义”,回归“我们”。)

【点评】

此文紧扣材料,思路清晰,富有条理。整体采取“总——分——总”结构,从中国乒乓球的“发展”之路(途径)探寻“发展”之道(道理),分析给我们的启示,表达要有文化自信、重视推广交流、在竞争实现进步的道理。

文章内容较为充实,思维严密,层层深入,逻辑性强。既有对材料的“深耕”,又有自身“畅想”;既有体坛叙事,又有成长感悟。

引经据典固然可嘉,但生搬硬造就不宜提倡。如“弱己助敌”等词语较为生硬,“成事不患敌,但患愎己”“非能成人之事者,为能铸己之业”“成己之大,在于广纳众精”等语句出处难寻,这些词句让读者只好结合上下文,从字面去猜测其含义。

(龙华高级中学  姜舟斌)

编号:19 考生号:0312101401 得分:52

援他人更强自身,助世界且立脚跟

(标题回应材料,表明观点。“援”与“助”指向助人的追求,“强”与“立”点明对自我的意义,观点明确,贴合材料。)

面对世乒运动因发展不平衡险些无缘奥运的危机,国乒主动献力。助推他国乒乓事业发展,成就了他人,也成就了自己。(概括材料精练、准确。)国乒的发展之道,诠释了新时代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启示着我们去帮助他人且强化自身,永存底气并成就世界。(引用名言亮出观点,旧瓶新装,见解紧扣材料,体现时代性。)

君子不曾满足于自身一人的强大,而愿朝弱者也伸出援手。(体现“援他人”,以此作为“君子”的风度。)“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的道义在国乒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从中国君子之道义说开去,打动人心)从倍受国民疼爱的福原爱,到孤身一人出战奥运的叙利亚女孩,国乒大家庭不曾满足于“六边形战士”的篇篇佳话,而愿将这份强大与世人共享。国乒如此,其背后的我大中华亦是如此。扛过了历史的重炮捶打,如今日益强盛的中国总愿向他国伸出援手:一届届世博会的发展成果,一次次的金砖国家合作故事,一趟趟的疫情紧急物资运输……中国是心有大爱的国家,中国是提倡协作的和平主义者。(论据丰富,援古引今。由国乒的共享精神谈到中国历史遭受的苦难和在世界领域的援助,体现中国以己度人和大爱无疆的大国气度)我辈在遇到处于困境的他人时,也应当秉承国乒与祖国的气节,不吝自身强大,勤于帮助他人。(此段以“君子”为切入点谈国乒的精神,事例论证很典型。落脚点是“我辈”,让青年有“国”之气节,胸怀博大。)

对手的进步或会导致我方的失败,而这正是锤炼自身的炉具。(回应材料的“担忧”,但不够准确,“失败”一词的表述程度略重。)东京奥运会乒乓男女混打比赛上,“新闻联播”组合惜败日本队,让国人担忧愤慨。而乒协主席刘国梁却早在先前国际赛失败后便表示,对手的强大会让我们进步,且国乒的底蕴与厚度是其他国家无法超越的。正如刘教练训斥队员时的一句“天天不练,还想赢球”,没有谁能一直轻松地取得胜利,国乒的援助为世界球桌增添几分趣味,便同时为自身带来了几分压力。而由外至内的是压力,由内至外的便是成长,正是如此磨砺,才让国乒能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归因分析,国乒的底蕴源于磨砺;意义分析,对手的强大正是一种磨砺。思路清晰,语言准确。)西有居里夫人于万吨废墟中提炼出“镭”,中有袁院士屡次失败终培水稻新种;古有农人搬煤“千锤万凿出深山”,今有黄今仪十六载攻克“龙芯”。“失败乃成功之母”从不是空话。(举例论证,铺排事例。但谈“失败”略有偏离,若将“失败”改为“磨砺”更为得当。)如毕淑敏所言:“你不可能要求一个没有风暴的海洋,那不是海,是泥潭。”我辈当认清援助他人而掀起的纷纭浪潮,于中砥砺突破自我。(此段是对上一段的层次递进,攻破了材料的“担忧”。结尾引用得当,再提“我辈”,强调援助他人的意义。)

任尔东西南北风,君子仍存底气与精神自信。冬奥会“一起向未来”与“一个世界”的口号响彻世界,人类早已处于命运共同体之中。而我辈当与国乒一般坚守不可撼动的底蕴与厚度,于世界浪潮中仍能立稳脚跟。(此段是深入分析,联系当下,联系“世界”。)

于强大时向他人伸出援手,于失败中勇敢超越自己,我辈青年当以国乒发展之道为深刻启示,方能做“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中国脊梁。(结尾段明确“青年立场”,发出呼告,但没有说青年具体当如何做,不够落实。)

 

【点评】

文章标题态度明确,紧扣材料。

文章结构思路清晰, 开篇由“发展之道”提出观点,然后从君子的品质“助人”谈到中国的大国风范。接着进一步回应材料的“担忧”,得出磨砺是成功之道。最后深入分析,放眼当下热点与世界共同体。脉络清晰,层层递进。

本文的亮点是用“君子”的道义为切入点,表明国乒助人背后的民族精神底蕴。文章论据丰富,能够举一反三,古今中外兼具,考生有较宽广的视野和深厚的积累。

该文的不足是将对国乒的担忧指向“失败”,不够准确。在表明青年立场时,缺少联系现实的切实可行的做法。

  (人大附中深圳学校 杨荣科)

编号:20号  考生号:0303108104  得分:54.5

在竞争中谋求共赢与胜利

(标题与作文材料和写作任务有直接关联,有明确的观点,“在竞争中谋求共赢与胜利”是对中国乒乓球发展之道的正确诠释,主旨把握准确,切合题意。)

作为“国球”,乒乓无疑是华夏诸子(把“诸子”改成“儿女”为好)的骄傲。但近十年来,中国乒乓“帮助世界”的举措引来了无数担忧,外国选手不断增强的竞争力更是为这种担忧更添一层(此句应表述为“外国选手不断增强的竞争力也让这种担忧更添一层”)。对此,我认为刘国梁教练所言极是:“帮助对手进步,我们也会变得更强大。”共赢,才能让每个人都赢得更多。(文章首段恰当引述材料有关内容后,稍作分析即亮出观点,没有绕来绕去,准确落实了作文任务要求,但在语言表述上有些许问题。)

作为一项体育运动,乒乓球(应加“运动”二字)的终极目标,(此处逗号应去掉)是“变得更强”而非“比你更强”。(这一概括非常到位,是一个亮点。)它追求的是人体机能的强大和技巧的登峰造极,是对人类躯体潜能开发的一次探索,而这,(此处逗号可去掉)对于每个国家(的运动员)都是适用的。中国对其它国家施以援手,正是邀请各国一起探索(改为“发展”更好)这一项目,打造一个更均衡的乒坛,在更激烈的竞争中,达到自己的“更强”。所以说,中国乒乓球在推动世界乒乓球发展的同时,也让自己始终屹立于世界之巅,也让自己的底蕴和厚度“无法超越”。(此段具体阐释了中国乒乓球的发展之道。整段内容紧扣材料,分析中国乒乓球发展过程所蕴含的道理。不足之处是没有从对材料的分析中进一步拓展论述。)

诚然,竞争的胜利是重要的,一些国际大赛中中国选手的失利引发担忧,(此处逗号可去掉)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应正视这一失利——它们恰恰暴露了,我们之前的“一枝独秀”并不是“无敌金身”(此处论述在逻辑上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只有不断锤炼自己,在竞争中寻求进步,才能臻至化境,真正立于不败之地。在中国乒协的长远战略布局下,我们正在向那个“无敌”走去。暂时的失利正是我们底蕴的又一积累,我们应正视它们,化其为内动力与能动性,去不懈追逐真正的“最终胜利”。(此段内容仍然围绕中国乒乓球发展之道进行论述,写作内容对应了材料当中“外国选手战胜中国队引发了国人的担忧”这一内容。此段内容在阐述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同时,还进行了一些延伸拓展,一定程度上切合了“启示”的要求。)

我想,中国乒协的大智慧(明确具体所指更好),我们也应在生活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不应畏惧竞争,而应正确看待竞争。每个人都死死拿捏着自己的底牌,生怕别人知道来威胁自己的“统治他位”这不是我们追求的进步。相反,乐于分享智慧,帮助他人进步,进而在竞争中锤炼自己,在失利中积淀底蕴,方谓之“胜利”。在良性的竞争中,我们谋求着共赢,于是在共赢中汲取养料,尽力夺取那象征终极的胜利的果实。(此段重在论述中国乒乓球发展之道的启示意义,从中国乒协的“大智慧”讲起,论证在竞争中实现共赢才能走向最终的胜利。)

竞争”从来不是失利的原罪,“故步自封”才是(这一论述是一个亮点)。中国乒乓的发展之道,在竞争中谋求共赢,在共赢中谋求进步,(点题)会帮助中国始终立于乒坛之巅,进而如刘国梁主席所言,“底蕴和厚度无法超越”。秉此智慧,我相信,终极的胜利之果,已近在指尖了。(结尾点题,在结合材料的同时回扣了中心论点,不足之处是没有跳出对乒乓球运动的论述而进行升华。)

【点评】

文章的优点在于:

1.标题观点明确,能紧扣材料和要求,点明了中国乒乓球发展之道的具体内容。全文都能紧扣材料展开论述。

2.文章结构清晰,开头引述材料明确观点,主体部分三段各有侧重,既有对中国乒乓球发展之道的具体论述,又有从这一发展之道所获启示的论述。

3.论证语段内有不少富含哲理的经典句子,为文章增光添彩。

文章的不足之处:

1.文章对中国乒乓球发展之道的论述较多,而对其启示意义的论述稍显不足;“照着讲”有余,“接着讲”稍有欠缺。

2.文章多次提到“最终的胜利”(“终极的胜利”),但对于什么是“最终的胜利”论证不太清晰。

3.本文在标点符号使用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引号的使用过多过泛,逗号使用不当等等。

(深圳市松岗中学  程伟)

 

编号:21号  考生号:0308201150  得分:54.5

众山环簇我为峰

(标题很好,化用了“山凌绝顶我为峰”的诗句,既扣紧材料的中心意思,又气势不凡,有新意。)

中国为他国培养乒乓球运动员的做法,曾引起一些国人的质疑,认为这是“长了他人志气”。但中国乒乓不仅没有因此落后,反而得到新的发展,世界乒乓球运动项目更是越发兴盛,保住了在奥运大家庭中的位置。(这一段引入材料,开门见山,又很好地压缩了材料,有自己的观点,而且为后文留了余地。)

  这与地理上的侵蚀现象相似。山体对风有阻挡作用,一座在广袤平原上矗立的孤峰,最终将在风力作用下被磨饰削平;若位于群峰包围之中,则会更显俏丽。一枝独秀的中国乒乓之山只会走向没落,只有不断竞争,敢于迎接挑战,方能屹立不倒;而山环水绕,波浪起伏(这两个词不太合适)的场景,不也更显壮美吗?(用地理现象来解释乒乓球现象,运用了类比的手法提出了中心论点:只有不断竞争,敢于迎接挑战,方能屹立不倒。新颖别致。)

人的活动有对手才有乐趣,孤独求败者必定郁郁不乐。庄子在路过惠子之墓时,曾讲述运斤成风的故事,慨叹“臣无与为质也,臣无与言与。”(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这正是没有对手时难以排遣的寂寞。中国为他国培养乒乓球运动员可称是相当有远见的做法,如此一来,乒乓球对决才能更加精彩,在那一方平台上的搏杀才值得运动员们为之倾尽热情与心血。运动本就是给人带来快乐的活动,若无对手,何来乐趣?运动赛事如此,人类其他活动亦然。只有较量,不断比拼,才会有一代又一代人投身其中为之奉献毕生精力。(从整体上看,这一段为全文第一个分论点:人的活动有对手才有乐趣。首先,定格为“乐趣”,与主题的“发展”有出入。其次,从运动赛事到人的其他活动,有拓展,这很好,但是这个拓展只是一笔带过,略显头重脚轻。引用庄子的典故时,与原文有偏差,但不影响其意义。)

人的事业有竞争方有发展。当今现代社会属于浮士德式的文化模式,生命正是在竞争与挑战中前进。与乒乓球类似,许多其他体育赛事,正是在一年又一年的激烈角逐中发展,如花滑的三周跳至四周跳。滑雪的10801800,跳水越来越多的周数,越来越高的难度,一次次世界纪录的打破,激励着人们向人类极限不断挑战。(这几个事例还是没有脱离“活动”这个范畴。)光学中的波粒之争,促使量子理论横空出世,费尔巴哈与黑格尔的较量,推动马克思哲学最终诞生。当然,正如刘国梁所说:“帮助对手进步,我们也会变得更加强大。”(这个引用要放到上一分论点去才合适。)只有不断竞争,向对手向传统、向权威发起挑战,一项项事业才能注入源头活水,滚滚向前(作者的行文构想是从“人的活动”到“人的事业”,形成第二个分论点,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没有走出第一个分论点圈子,大多数时候还是围绕着“活动”在写。另外,“人的活动”和“人的事业”两个概念是交叉概念,不能并列。如果把第一个分论点设置成体育运动,第二个分论点设置为科技领域,文章会增色不少。)

然而,如今许多领域正陷于僵局,难以发展。如文字批评缺位,文化界有高原无高峰;某些大国肆意打压他国科技发展,致使科学领域有成果无突破,缺乏竞争,发展不均衡……许多领域正趋于板滞甚至退步,亟待我们做出改变。(这一段设想很好,结合现实来写,发现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使观点落地,这很好地体现了高考作文关联现实的要求。但是举例有些空泛,并且不够准确,如果列举一下“保温箱式”的培养孩子,只能听到赞扬的声音等社会现象,更能落地一些。)

中国乒乓球的发展启示我们,任何事业都应有对手,有竞争,为了保住自身地位,而打压他人终将造就自己的衰落,我们不要做孤零零的山头,而要看到平原上的崛起峰峦如翠,划出沟壑纵横,如此方有“山高我为峰”的壮美,“昂着傲苍穹”的自豪。(结尾很好!既扣题又有升华,语言优美,气势宏大,意境开阔,有感 召力。)

【点评】

作为考场作文,本文优点很多:1.中心明确,全文能紧扣材料。2.书写漂亮,卷面整洁。3.语言流畅有文采。4.从材料到提出中心论点到分论点,然后联系实际,回扣主题,行文自然,层层推进,整体感很强。5.论据多样,引经据典,视野开阔。论证手法多样,有类比,有引用,有事实,有道理,显示了作者较为深厚的写作功底。

但是,本文也有几个瑕疵:1.两个分论点设置不合理,这是小作者在以后的写作中要重点注意的问题。2.结尾关联现实要更好的落地,尽可能避免虚空的口号式的文字。3.篇幅过长,超过了一千字,所以,在以后的写作中,引用事例,不宜太多,倒数第二段写得匆忙,也与篇幅过长有关。

(富源学校 姜华南)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