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诗歌鉴赏之一

(2020-12-07 10:37:32)
分类: 高考语文

1         2020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8分)

             纪村事(唐)韦庄

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

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归。

 [] 饷田:到田间送饭。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写绿植光影映照门扉,墙边小路在草木中若隐若现,显得生机勃勃。

B.颔联写院中果子腐烂,水边禽鸟肥美,营造出农闲时节慵懒闲散的宁静氛围。

C.全诗视听结合,动静相宜,虚实相生,用语平朴,意境优美,富有意趣。

D.本诗撷取若干乡村景象,自然与人文融合,呈现出浓郁的田园生活气息。

2)“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描写了什么样的乡村场景?(2分)

 

 

3)“数声牛上笛”有人觉得“一声”更佳,你同意吗?请结合诗句说明理由。(3分)

 

 

 

 22018年高考上海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8分)

从军行(唐)崔国辅

塞北胡霜下,营州索兵救。夜里偷道行,将军马亦瘦。

刀光照寒月,阵色明如昼。传闻贼满山,已共前锋斗。

 [] 营州:唐代州名,北接契丹。偷道行:秘密行军。

4.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从对仗的情况看,本诗不是一首律诗。    B.从诗歌的内容看,本诗是一首边塞诗。

C.“将军马亦瘦”句写粮草耗尽而战马变瘦。D.“刀光照寒月”句写刀光与月光交相辉映。

5.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2分)

A.慷慨激昂B.清新流畅C.深沉含蓄D.刚劲凝练

6.扣住“传闻”二字,賞析“传闻贼满山,已共前锋斗”两句。(4分)

 

 

 

   王安石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当时黮闇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 黮闇:蒙昧,糊涂。糟粕:这里用来指代典籍,也作“糟魄”,《庄子·天道》:“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非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作。

B.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功立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

C.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

D.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

8.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6分)

 

 

2020年高考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藜藿盘中忽眼明,骈头脱襁白玉婴。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征殊媚妩,约束儿童勿多取。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 藜藿:藜和藿,泛指粗略的饭菜。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看到盘中摆放的一对剥去外皮的竹笋,洁白鮮嫩,不禁眼前一亮。

B.诗的三、四两句既是对苦笋的直接描写,又有所引申,使苦笋人格化。

C.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

D.全诗以议论收尾,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发展空间,也要经历风雨磨炼。

15.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6分)

 

 

 

 

2020年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9分)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     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 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裁诗:作诗。《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比喻培养人才。商崖:这里泛指山崖。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营造出农闲时节慵懒闲散的宁静氛围”理解有误,并非“农闲”“慵懒闲散”,从“果烂”“稻熟”可知应是农忙季节;颈联“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与尾联中的“饷田”也可印证这一点。因此,选B项。

2参考答案:描写了忙碌而祥和的农村生活场景:为准备祭祀、祈求丰收,农人在忙于酿酒;暮色渐濃,远处飘来捣衣的声音。

3参考答案:不同意:“数声”好。“数声”动静结合,突显了环境的优美、牧童的悠闲快乐,营造出乡村热闹、轻松、愉悦的氛围。同意:“一声”好。“一声”以动衬静,突显了环境的寂静清幽,营造出乡村宁静和谐的氛围。

1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营造出农闲时节慵懒闲散的宁静氛围”理解有误,并非“农闲”“慵懒闲散”,从“果烂”“稻熟”可知应是农忙季节;颈联“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与尾联中的“饷田”也可印证这一点。因此,选B项。

2参考答案:描写了忙碌而祥和的农村生活场景:为准备祭祀、祈求丰收,农人在忙于酿酒;暮色渐濃,远处飘来捣衣的声音。

3参考答案:不同意:“数声”好。“数声”动静结合,突显了环境的优美、牧童的悠闲快乐,营造出乡村热闹、轻松、愉悦的氛围。同意:“一声”好。“一声”以动衬静,突显了环境的寂静清幽,营造出乡村宁静和谐的氛围。

4解析:“将军马亦瘦”承“夜里偷道行”而来,说的应是连夜秘密行军而使战马变瘦。因此,选C项。

5解析:诗作并未直接抒发誓与胡虏殊死搏斗的慷慨之情,主要是如实记录一次救援行动,故而“刚劲凝练”优于“慷慨激昂”。评分说明:选D2分,选A1分。

6参考答案:“传闻贼满山,已共前锋斗”两句写行军途中得到消息,说贼兵人多势众,已与我军前锋交战。“传闻”二字,点出这些消息的来源。两句以听闻的方式侧面虚写,让人感受到行军者听到消息时紧张、担忧、关切的复杂情感,很有感染力。

评分说明:“两句写行军途中得到消息,说贼兵人多势众,已与我军前锋交战”“‘传闻二字,点出这些消息的来源”“两句以听闻的方式侧面虚写”“让人感受到行军者听到消息时紧张、担忧、关切的复杂情感”为4个点,11分。

7解析:错在“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首联“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突兀而起,以强烈的对比显示了自古以来无数高贤的悲哀:在生前,为了建树自己的功名,他们费尽心力,受尽“苦辛”;但是死后,他们的行藏最终又会托付给什么人呢?在建功立名时,他们作出的努力和牺牲都是自主的;但之后他们的一切又要不自主地委于他人,任其摆布、任其剪裁,对于这一点他们是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的,也就是说,这种悲剧是无法避免的。因此,选B项。

8参考答案:第一问:史书是由人编写的,难以做到绝对客观,所以历史记载与历史真实之间存在差异。第二问:在读书时必须保持批判精神,善于分辨,切忌盲从。

解析:颔联“当时黮闇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承接首联,从史实失真的角度叙写了高贤的悲衰。“黮闇”,不明貌,语出《庄子·齐物论》:“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则人固受其黮闇。”上句即化用庄子句意,意谓在当时的情况下,高贤们已经蒙受了他人误解,而自己又无从正之,致使品德不彰。“末俗”,本指乱世败坏的习俗,这里与“当时”对举,又有表“后来”的时间义。在当时,高贤们已承污纳秽,受到误解;而后来末流所至,更是以假乱真,以讹传讹,从而使高贤们的行藏失去了真相。由此可见本诗阐发的道理是:历史记载与历史真实之间存在差异。这首诗作者完全是有感而发,但是它本身所昭示的对书本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却无疑具有普泛性的哲理意义。书本是前人经脸、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因此,为了继承前人宝贵的精神遗产,为了充实自己的知识,就必须广博地读书。但是,书本又并不都是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这里有高下之分,有真伪之别,因此读书时必须善于区别,批判地继承。前人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诚如是也!我们只有以怀疑的理性目光去择取、去吸收,才能化他人的成果为自己的血肉,充实、发展自己,这就是本诗所给予我们的哲理性的启示。

9解析:诗中写苦笋虽具备天赋的正直秉性,但天赋能力更需后天的艰苦磨炼,因此苦笋虽好吃,但诗人却要“约束儿童勿多取”,即不要因贪图美味而轻易挖取,而是要放手让它们去经历风雨的磨砺,去承受艰苦的考验,直到它们成长为一棵棵直干云霄的参天苦竹。因此,选C项。

10解析:首先,审读题干可知,本诗采用“联想”手法,由物及人,试题要求分析苦笋与魏征二者的“相似之处”。然后细读诗歌,结合内容进行分析:前两句吟咏美食,接下来两句笔锋一转,从竹笋的外形转到了竹笋所象征的精神气质上,其挺拔的姿态和与生俱来的竹节被赋予了耿介正直、不屈不挠的品格魅力。在诗人看来,苦笋的“苦”便是魏征的“殊”;苦笋之性情“耿介”、天生“苦节”,就如同魏征之正直不阿、廉洁自持。最后,结合以上分析,分点写出二者“相似之处”即可。补充说明:陆游写这首诗时是南宋淳熙元年,五十岁的他出任蜀州通判。其实,陆游又何尝不是一株经历了风雨洗礼和艰苦考验的“苦笋”呢?六十八岁时他抒写了“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豪情壮志;八十五岁临终前,他还念念不忘“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夙愿!

11参考答案:历史上的魏征以“犯颜直谏”著称,其言行常常令人难以接受,好比苦笋的滋味并不适口。苦笋与生俱来的“苦节”,象征耿介性格,与魏征方正的人格相似,应该得到认可。

12解析:从诗作标题可知,皮日休曾写诗给陆龟蒙。所谓“次韵”,即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诗歌题目的意思是:酬答好友皮袭美因生病在家、闭门谢客而寄诗给我的和韵诗。因此,选A项。

13.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解析:从原作看,“虽失春城醉上期”中蕴含遗憾之情,而“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表达了相信友人能够战胜病患的信心与美好展望。

参考答案: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宽慰友人,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患的信心和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