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兴图影度假区的古石桥

(2018-02-22 19:49:14)
标签:

图影度假区

锁界桥

小沉渎

长兴古桥

人文历史

分类: 苕山箬水
                 长兴图影度假区的古石桥 
       图影度假区并非独立的行政区划,其前身是横山乡,于1999年并入洪桥镇,至今从名义上讲仍属于洪桥行政区域的范围。自从长兴图影太湖旅游度假区被省政府批准后,洪桥镇所辖的横山桥村、图影村、碧岩村、陈湾村、大荡漾村和小沉渎村便委托图影度假区管理,相对呈独立的状态(原属横山乡的弁山、东王、万仕桥、中道等行政村仍属洪桥镇管辖)。图影度假区紧贴太湖,境内漾荡星罗棋布,河港纵横交错。长兴人所谓的漾荡即平原湖泊,区内较大的漾荡有大荡漾、鸭卵漾、周渎漾、陈湾漾等,横山港穿境而过,还拥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组成部分的蔡浦港、窦渎港、径山港、芦圻港和南横港等多条太湖溇港。古人在太湖西岸一片滩涂之上耕耘二千多年,创造出塘浦圩田、桑基渔塘的传统农耕模式,自然少不了桥梁的沟通。 
                           长兴图影度假区的古石桥
       图影度假区范围内以前到底有多少座古桥?恐怕已无人知晓。三、四年前,在博友也是湖州古桥爱好者“偷蛋龙”的影响下,博主曾经走访了20多座石桥,其中17座为冠名的古石桥、3座为近现代桥梁,时代上涵盖了从宋元至明、清、民国直到新中国。今逐一介绍如下:
      一、涧湾积善桥                   长兴图影度假区的古石桥       此桥原位于碧岩村涧湾自然村西入口处,南北向跨流向村里的溪涧,文物部门登记为“涧湾桥”并注解为建于清代。但该桥材质主体为武康石,桥面呈弧形,武康石梁带睑边且边端雕有卷云纹,靠南中孔石梁侧面所题桥额“积善桥”三字为阴刻,具备明显的宋元风格。桥虽小,时代却很久远,颇具保护价值。长兴图影度假区的古石桥
       二、涧湾眺高桥长兴图影度假区的古石桥       此桥位于涧湾村通往弁山的古道之上,由于古道已废,桥梁掩没于树林之中很难寻找。大概因为这个原因,这座具有宋元风格的武康石桥被文物部门遗漏了。我是从博友“偷蛋龙”处得知此桥的,但前两次寻找都失望而归,第三次幸遇一位79岁的老人,才终于捕捉到它的身影。此桥没有桥额、纪年,老人称此桥为“跳高桥”,我根据此处就在弁山的山脚来判断,叫“眺高桥”才更妥切。该桥风格与“积善桥”相似,但体量略大,保护状况也更好,应为同时代所建。据旧志介绍,弁山在北宋年间便因盛产太湖石而闻名,眺高桥、积善桥可道是见证者。长兴图影度假区的古石桥
       三、李家荡花石桥长兴图影度假区的古石桥
       花石桥坐落于图影村李家荡自然村,重建于清代,主体为花岗石单孔石梁桥,但桥面东侧石梁呈弧形带睑边且有卷云纹的武康石,当属宋元时期初建时的石材。该桥结构简单,保护状况较差。由于李家荡自然村拆迁后已经空无一人,此桥有赖于一位老太太的指引才看到。“花石桥”肯定不是此桥的原名,大概由于石梁侧面两端刻有卷云纹,才由此得名。过了此桥,有一座初创于宋代的觉成禅寺,历史上甚为有名,更可验证此桥的历史。长兴图影度假区的古石桥     长兴图影度假区的古石桥        四、宝庆桥长兴图影度假区的古石桥
       宝庆桥位于横山桥村东仁自然村,横跨于连接东仁漾与草田港之间的河浜之上,为两墩三孔石梁桥,长18米、宽1.4米、高约3米,中孔径跨4.8米,重建于清代光绪丙午年(1906)。桥面石梁另有题额“嘉庆七年立”,说明此桥建于1802年,恰金刚墙上太湖石材较多,亦印证此桥系重建。我甚至怀疑宝庆桥初建于南宋时期,因为宋代有以皇帝年号命名桥梁的习惯,而“宝庆”正是宋理宗于1225—1227年之间所用的年号,但细观此桥,并无宋代建桥普遍使用的武康石构件,此说难以实证。今在宝庆桥北10米处新建了公路桥,使古桥得到了较好的保护。长兴图影度假区的古石桥
       五、蔡浦港永福桥长兴图影度假区的古石桥
       永福桥原位于图影村蔡浦港自然村,重建于清道光十四年(1834);因蔡浦港村拆迁建设新村,此桥易地迁建于小沉渎村,今跨南横塘港,系两墩三孔石梁桥。蔡浦港系我县最南面的太湖溇港,据清代县志记载自明代弘治年间,长兴34条溇港之上便各有石桥和湖闸,鉴于该桥桥墩上有莲花字堂且桥面石材为花岗岩与武康石混用,虽已无法辨别字体,考虑到清代题款从没见过标注于桥墩的莲花字堂内,我判断此桥初建于明代,清道光年间只是重建而已。当地政府在新村建设中没有一拆了事,较好地保护了古桥,这种做法值得其它地方学习。
                          长兴图影度假区的古石桥
       六、兴茂桥
                    长兴图影度假区的古石桥
       兴茂桥坐落于图影村大公自然村,单孔石梁桥,花岗岩石材,有桥名和款识依稀可辩,建于清代乾隆三十六年(1771)。这座桥本身保护状况较差,失去了保护价值,如今该村正在拆迁,这座桥很可能也将寿终正寝。长兴图影度假区的古石桥
     七、复兴桥长兴图影度假区的古石桥
       复兴桥位于碧岩村竹桥巷自然村,建于清代嘉庆元年(1896),系单孔石梁桥。长兴图影度假区的古石桥  竹桥港自然村,显然是以港桥为名的。一条山涧从弁山而下穿过竹桥巷村,实在称不上是河港,山涧较窄,估计古时架竹为桥,便以此为名。清代嘉庆年间,在下游的村庄尽头建了一座单孔石平桥——复兴桥,除此以外还有三四座小石桥,更为简单,也无名称。估计随着村庄的拆迁,今已不存了。                              长兴图影度假区的古石桥
                             长兴图影度假区的古石桥
      八、邱家荡太平桥
                          长兴图影度假区的古石桥
       太平桥坐落于大荡漾村邱家荡自然村,系花岗石的单孔石梁桥,有桥额和题款“癸亥年冬三元会重建”,这“三元会”大概是道教组织,因为苏皖浙交界地区旧时曾有三元观,故作此推测。纪年“癸亥年”则未注明到底是哪个癸亥年,结合此桥的风格,应当是清代或民国初年桥梁,那就基本是1803年、1863年、1923年三个年份,以1803年或1923年的可能性为大。 
                      长兴图影度假区的古石桥
      九、观河庙桥长兴图影度假区的古石桥
       此桥坐落于原图影村陈胡自然村,即今图影新村,原系两墩三孔石梁桥。该桥跨于关王港之上,因此应当叫作“关王庙桥”而非当地所称的“观河庙”,估计以前附近有座关公庙。可惜,我到访此桥时,就只有半座桥,判断此桥原为清代中期所建的两墩三孔石梁桥,目前的残桥只是原桥的两座桥墩之间的中孔部分。
       十、震湖桥长兴图影度假区的古石桥       震湖桥位于小沉渎村中心,东西向横跨于小沉渎港之上,是一座结构简单的单孔石平桥,建于清同治年间。震湖桥所在地,原为水乡平原的一座小码头,由于清末、民国年间航船通往湖州经此上岸,故而形成了一条老街,曾经热闹非凡。这座小桥在清同治《长兴县志·太湖图说》中有清晰的文图记载,与小沉渎相交的南横塘港(图中为东汇渚、西汇渚)两端还有震泽桥和锁界桥,古图上的三座桥今天都“健在”,明代的太湖古石堤也保存完整,实乃幸事。长兴图影度假区的古石桥
       十一、震泽桥 长兴图影度假区的古石桥       震泽桥位于图影旅游度假区小沉渎行政村小沉渎自然村,呈西南——东北走向跨南横塘港,原为两墩三孔的石梁桥。清同治《长兴县志》记载:“震泽桥,俗呼小沉渎桥,在县东二十七里,跨小沉渎。咸丰十年倾圮;同治七年,开浚溇港,里人职员钦升等捐资重修。”显然是由于咸丰十年的“长毛”兵火,该桥和长兴众多古桥一样遭到过毁灭性地打击,“同治中兴”期间也得以修复,该志书所附《太湖图说》中有清晰地描绘。1958年因南横塘港拓宽,将建于民国六年(1917)的大兴桥从他处迁来于此,拚接成现在的四墩五孔石梁桥,长28.8米,宽2.8米,中孔径跨7米,桥面为板栏结构。故此,该桥所用石料用材甚是混杂,以至桥栏上写有两座桥名:震泽桥、大兴桥。长兴图影度假区的古石桥      十二、窦渎港桥长兴图影度假区的古石桥       窦渎港桥,位于小沉渎村扶栏桥、强家浜自然村之间,临近太湖,横跨于窦渎港之上,为三块花岗石石板纵向铺设的单孔石梁桥,无桥额、纪年。窦渎港系34条古溇港之一,已经湮废,文物部门将其登记为“大头港桥”当属误读。窦渎港桥有独特的文物价值,因为其南侧不远处还保留了一座古溇闸,应当是长兴旧时34条溇港中唯一幸存下来的湖闸,可能也是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湖州73条太湖溇港中唯一有桥、闸并存的所在。
长兴图影度假区的古石桥
      十三、润泽塘桥        长兴图影度假区的古石桥
       润泽塘桥位于小沉渎村北墙门自然村,系两墩三孔石梁桥,立于民国十二年(1923)。长兴图影度假区的古石桥
     十四、王家浜永丰桥长兴图影度假区的古石桥        永丰桥位于碧岩村王家浜自然村,系单孔石平桥,重建于民国十二年(1923)。   
       十五、义行塘桥(管家桥)
长兴图影度假区的古石桥
       义行塘桥,坐落于图影村九百自然村,南北向横跨南横塘港,系单孔花岗岩石梁桥,两侧桥台台阶各8级,桥面为三块纵梁。义行塘桥虽小,现状也一般,但因款识丰富而富有韵味。面向太湖一侧的石梁题额“义行塘桥”,左右刻着“民国丁卯年”和“里人重建”之款,系1927年所建。桥柱石上镌刻两幅对联,构成一首七绝诗,面西为“东近小梅三里目,北临震泽一湖漫”,形容此桥的位置在太湖(震泽系太湖的别称)之南,东与距湖州交界的小梅口仅三华里,一眼便可望见;面东为“关锁太湖流溢水,交过吴邑往来船”道尽小桥之功能,前句比喻河水可通过此港泄洪入太湖,后句是形容南横港是舟辑往来于吴兴与乡邑之间的重要通道,说明桥梁兼顾交通与水利两便之利。
长兴图影度假区的古石桥
十六、万兴塘桥
长兴图影度假区的古石桥       万兴塘桥,当地俗称金家桥,坐落于图影村堂子自然村(已拆迁),重建于1928年,系单孔石梁桥,桥面为板梁结构。博主曾带着小狗去拍摄,好不容易才捕捉它在桥上憨态可掬的样子。长兴图影度假区的古石桥       十七 、锁界桥长兴图影度假区的古石桥       锁界桥,长兴最为知名的古桥之一,位于小沉渎村宅里自然村,纪年题刻为戊辰年,进而判断为清同治戊辰年(1868)所建,系花岗岩石材的单孔石拱桥。该桥桥长20米,宽约2米,两端桥台各15级台阶,有护栏,间有6对方形望柱,桥心石为八卦图。桥联石上两幅楹联分别是锁南北以成梁山湖竞胜/界东西而作砥苕箬交通”“不假丹青远瞩近瞻胥是画/非关色相欸声德颂咏诸诗,还蕴含了锁界桥名在内,2003年被列作县级文保单位。长兴图影度假区的古石桥
锁界桥与震湖桥、震泽桥、永福桥之间,通过明代太湖石堤砌筑护岸的南横塘港、小沉渎港相连。纵溇、横塘、古堤、石桥、湖闸、渔塘、桑基、圩田、老街、名村(注:小沉渎村为蒙古族后裔聚居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戏曲——滩簧,充分展示了太湖溇港的丰富内涵。因此,小沉渎村曾被选为太湖溇港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三个考察点之一,为最终获得这一张世界名片作出了贡献,博主本人也因被推荐为申报过程中这一考察点的介绍人而深感荣幸长兴图影度假区的古石桥
图影度假区另有三座名闻遐迩的老桥,分别是横山桥、高大㘰砖拱桥和图影桥,都是新中国成立后重建的,因其与图影度假区渊源颇深,也一并介绍。
十八、横山桥长兴图影度假区的古石桥
横山桥位于横山集镇老街,南北向跨横山港,为单孔石拱桥,建于1963年。虽为现代建筑,却传承了传统建桥工艺,但又不同于古石桥,桥拱系采用石块横联而非条石横联的方式,金刚墙桥墩也是乱石堆砌而成。台阶石为花岗石,估计为老桥的残件,清同治《长兴县志》载“黄山桥在县东四十里,跨黄山港(顾志),出太湖(张志);乾隆五十三年,钟子仁等重修(邢志)。今名横山桥,同治十年,里人重修。”由于附近的弁山盛产石灰石,横山港曾是建材运输的重要航道,故桥拱特别高以利通航,横山桥也由此显得特别高大雄伟。长兴图影度假区的古石桥
       十九、高大㘰砖拱桥 长兴图影度假区的古石桥       此桥位于横山桥村高大㘰自然村,呈东西走向的单孔拱桥,桥台为花岗石,拱券为难得一见的青砖,桥面为水泥浇筑,建于1967年,桥身上镌有带有清晰时代痕印的五角星标志,特色显著,已经被列入县级文保单位。列作县级文保单位的石桥,多为民国以前的桥梁,高大㘰砖拱桥可称特例。
长兴图影度假区的古石桥
        二十、图影桥
长兴图影度假区的古石桥
       图影桥,据记载原为石拱桥,上世纪50年代拆除,后改建为水泥桥梁。图影度假区之名来自于图影村名之美,而图影村名的渊源与图影桥之传说有关。相传,古人在清明前一天于图影桥桥墩上刻图作记,清明后观测水位变化,用来推断当年的降水大小和旱涝情况,用来预测农业收成的丰歉,可指导春耕播种。图影桥虽因横山港拓宽而不得已拆除,但古桥的桥联石构件还镶嵌在今桥的桥墩上,从残存的“众如影随形、乡间卜岁丰”“口歉仍向影中看、口口即化机以窥”等字样,可以隐约看到这一神秘传说的印记。图影桥下的横山港,溯源而上其历史更为悠久,东晋名相谢安出任吴兴郡太守时,曾沿太湖开凿乌程县至长兴县的塘港并筑石砌岸,故其古名称“谢公塘”。长兴图影度假区的古石桥
       如今,投资超过200亿人民币的“龙之梦”旅游项目落户图影度假区,已经使度假区以“长兴太湖演艺小镇”的身份跻身浙江省特色小镇之一,自然是度假区乃至长兴县的福音。“龙之梦”项目中有一“太湖古镇”的子项目,真希望这些古石桥能够在“太湖古镇”中得以再现,同时又以溇港文化、古桥传说等历史遗存来丰富“太湖古镇”的文化内涵。 
               长兴图影度假区的古石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