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乡村系列(31)-吕山乡的古石桥

(2014-12-28 22:43:55)
标签:

江南古桥

胥仓桥

渎南桥

人文长兴

文化

分类: 行走古桥

        吕山乡境内,西苕溪、泗安塘、吕山港(长湖申)三条主要河流穿境而过,但这三条河流太宽,旧时主要还是靠摆渡来解决,古石桥主要建在贯通三条河流的支港之上。由于吕山乡农业时代属于典型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很早就开始建桥,历史上桥梁众多。可惜近20年来,桥梁消失得很快。

       得悉西苕溪正在开展清水入湖工程,更是心存担忧,从3月1日开始多次前往,终于在昨天走访完最后一座文物普查目录中的古桥,遗憾的已经有两座桥梁已经消失不见了。

  文字记载最早的古桥——石佛桥 

走乡村系列(31)-吕山乡的古石桥

  石佛桥位于㘰门行政村石佛桥自然村,为两墩三孔石梁桥,长10米,宽1.9米,高3米,凭现桥款注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保存完好。其中一块排柱上有“岁次嘉定十二年 ……罗氏十二娘重建”字样,此石柱系武康石材质,是长兴目前首次发现的有明确宋代纪年(南宋嘉定十二年即1219年)的桥梁。而且宋代也是重建,可见初见年代更早。走乡村系列(31)-吕山乡的古石桥

   

  县内最古老的桥梁之一——渎南桥  走乡村系列(31)-吕山乡的古石桥
走乡村系列(31)-吕山乡的古石桥  渎
南桥位于㘰门行政村渎南自然村,为两墩三孔石梁桥,长10.7米,宽1.43米,径跨10.1米,列入了县级文保点。从石材和风格来看,应当是宋元时期的古桥,可惜该桥没有题刻和纪年。

  名字古老名气很大的古桥——胥仓桥 走乡村系列(31)-吕山乡的古石桥

胥仓桥东西向横跨于胥仓港,往南十余米即西苕溪(龙溪港),处于吕山乡胥仓(民国时为胥仓乡)老街。胥仓桥为花岗石材质的两墩三孔石梁桥,长12.8米,宽2.3米,径跨12.3米。该桥题额有“重建胥仓桥”,判断建于清代中晚期,已列入县级文保点。

泗安塘上最大的古桥——钮店桥

      走乡村系列(31)-吕山乡的古石桥    走乡村系列(31)-吕山乡的古石桥

走乡村系列(31)-吕山乡的古石桥

     钮店桥呈西南——东北朝向,横跨泗安塘(吕山港),一桥连接两县(吴兴、长兴),属于吕山乡杨吴村,为四墩五孔石梁桥,长21.5米,宽2.84米,高4.9米,分为五段,每段桥面由45块石板并排构成,两侧各有12级台阶。桥面两侧有护栏,栏杆上原有石猴构件,现仅剩一座。此桥由里人重修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民国时期再次重修。

  五孔石桥——万福桥    走乡村系列(31)-吕山乡的古石桥

走乡村系列(31)-吕山乡的古石桥
.  万福桥:位于画溪街道白莲桥村与吕山村交界处。系四墩五孔石平桥,跨九里塘港,系清代重建,从其使用的武康石材来判断,始建年代估计在明朝。历经数百年岁月的万福桥已经沧桑不堪,其中的一根柱墩用水泥作替代。

  县境内唯一以李姓命名的桥梁——李家桥  走乡村系列(31)-吕山乡的古石桥

走乡村系列(31)-吕山乡的古石桥

  李家桥位于胥仓村午源渡自然村外,为两墩三孔石梁桥,建于清代道光廿九年,保存十分完好,相当耐看。

  名字十分吉祥的古桥——复兴万安桥  走乡村系列(31)-吕山乡的古石桥
走乡村系列(31)-吕山乡的古石桥

  此桥位于北敖村西,横跨在胥仓港流入泗安塘的口子上,系两墩三孔石梁桥,长11.8米,宽1.5米,建于清代光绪十六年,题额为“复兴万安桥”。

  与古代庙宇有关的古桥——圣堂桥

     走乡村系列(31)-吕山乡的古石桥走乡村系列(31)-吕山乡的古石桥

  圣堂桥因旧时曾经遍布城乡各处的圣堂庙而得名,坐落于吕山乡门村圣堂自然村,系民国二十三年(1934)所建的两墩三孔石梁桥,长11.3米,宽1.6米,高3.5米,东西走向横跨于东洋港之上。

  以古村(邨)为名的石桥——周邨桥  

走乡村系列(31)-吕山乡的古石桥

走乡村系列(31)-吕山乡的古石桥

  周邨桥位于北周自然村西侧,东西向横跨周村港,系两墩三孔石梁桥,,长9.55米,宽1.45米,径跨9.1米,桥额题为“重建周邨桥”,无纪年题刻,判断系清代建筑。随着虹吕公路的开通,周村港开始逐渐淤塞,桥梁也略显破败。

  寓意传统文化的古桥——小大德桥

  走乡村系列(31)-吕山乡的古石桥

  小大德桥:位于吕虹村大德桥自然村泗安塘北,东西向横跨流往泗安塘的不知名小港。该桥题额为“安乐桥”,”另石桥横梁上也注有“大德桥”,估计是利用了大德桥拆建后的石材“小大德桥”,村民俗呼此桥为“小大德桥”。系两墩三孔石梁桥,长9.82米,宽1.5米,高2.77米,建造年代不详,判断为晚清或民国建筑。

  泗安塘上的重要现代桥梁——大德桥  走乡村系列(31)-吕山乡的古石桥

  大德桥:横跨于泗安塘上。据一位84岁老人介绍,因泗安塘通航需要,解放后(资料记载为1969)拆建成今桥,但桥墩仍为原桥基础。此处有大德桥和小大德桥,附近还有一凉亭遗址,估计旧为泗安塘以南原胥仓乡群众通往县城的一重要交通要道,这条古道今已遗弃。

  印证泗安塘曾经辉煌航运历史的老桥——永隆桥  走乡村系列(31)-吕山乡的古石桥

走乡村系列(31)-吕山乡的古石桥  
永隆桥横跨北敖村北的泗安塘上,解放后重建,仅保存有部分古桥的残件。古时系从泗安前往湖州的必经之道和重要码头,现在千年航道已经废弃,解放后重建桥梁也破败不堪。

  被拆除一半的残桥——北关桥

走乡村系列(31)-吕山乡的古石桥

  北关桥地处吕山村北埂自然村范围内,原系以花岗石为主间杂武康石的两墩三孔石梁桥,横跨通往九里塘港的支流周村港上。实际上已经失去了交通功能,不知为什么在“五水共治”中会遭到拆除的厄运,我正好拍得半幅残桥。该桥桥面石梁题刻“咸丰六年监生俞赞清重建北关桥”,与北侧不远处跨小箬溪的李家巷小箬桥(道光八年由监生俞赞清重修)的修造者为同一人。

  而原作为文保点的中和桥,因为影响交通,也已经不见踪影。记文普记录,中和桥在吕山乡门村东洋自然村,以桥侧题刻“重建中和桥”得名,民间俗称“费家桥”。型属两墩三孔石梁桥,长10.26米,宽2.1米,高2.47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