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宋庄画家村画家生存之状态
刘运波/原创
上周日也就是11月9日,我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开车去了一趟北京通州宋庄镇小堡画家村,早就从网上看到过一些简介,知道现在在举办艺术节,今天是最后一天。
画家村,名副其实是画家村,随便走进哪一家画室,迎面而来的就是绘画浓浓的氛围,每一家画室都很宽敞,大都是废旧的工厂厂房改建的,室内墙壁的两侧悬挂的都是巨幅画作,或者在房间的哪一个角落都毫不吝惜空间的堆积着好多的作品。在这里,不光是艺术作品的陈列室,还是画家自己的工作室,融工作休息为一体。
当你驻足观望或是逐一审视这些画家们的作品时,有的画家会接待每一位来访的客人,聊天探讨交流,我们认识了画家李素华,刘路喜和崔男。我们无不被他们的画作所震撼:李素华的油画风景流露出纯熟的笔法,磅礴的气势,使浓郁的乡村情愫尽收眼底心底;刘路喜的巨型油画人物作品铿锵有力,结构严谨,松弛有度。崔男的作品深邃诡异,黑色调为主体色调常常令人匪夷所思,甚至常常感到有些时尚的味道------。
也有的画家无视游客的来访,自己仍然潜心作画,好像与世隔绝,依旧我行我素,但我们也依稀的能从他们作品中读出他们的内心世界,孤傲冷漠,有的甚至愤世嫉俗。
我们了解到,有的画家也仅就为了能糊口,很难享受艺术,只有一部分经济收入不错的画家能享受到艺术作品给他们带来的乐趣,我们认识一个叫张石生的画家和他的夫人,认识了他的超级大的工作室和他的巨幅画作,超级大的人物、民俗和风景作品,也逐渐认识了他的内心世界。
我们参观了一些大的画室,中午的时候我们又来到了油画作品市场,也叫艺术作品集市。初到集市,把我们全部惊呆了,真的是集市,在露天的广场上、马路边上胡乱摆放着不下百余幅、千余幅甚至万余幅的油画作品。平心而论,摆在这里的作品水平参差不齐,但是总体上真实的反映了油画市场上油画作品数量多但是混乱的局面,并不是多而有序。有的部分作品真的是可圈可点,基本功异常的扎实,但是那些卖作品的人的素质也大有不同,使本来就混乱不堪的市场更增添了一些不和谐,甚至生硬的味道。试想画家在这样的条件下还怎么能安心画画,相反倒是那些经销画材画布的商家店铺红火异常,因为每一个画家的工作室里至少要置办有成千上万元的画材,这些说明了什么,不是说明画家创作的信心的高涨,而是表现出了画家极大程度的无奈。在一个搭着巨棚足有二三公里长的市场里我们又看了数以万计的作品,和以上的情况大同小异,不必再评说。
最后我们来到了上上国际美术馆,这里是亚洲最大的私立非赢利的美术馆,在“宋庄画家生存状态”展厅中,我们只依稀看到了为数不多的作品,因为今天是展览的最后一天,由于已是下午4点,大部分作品已经撤走。在这里,我仿佛看到了好像是画家们的生存状态的写照,依稀、孤零、拼搏上进、甚至不屈不挠。
这不也正是体现出了我们当今美术界的现状吗?这不也正是我们这些非画家的画家们面临的实际情况吗?我们独自奋斗想着自己心爱的绘画事业,无任何的依赖和期盼,我们也看了那些正牌的画家们的实际状态,他们尚且如此,我们还能要求些什么呢?我们只要有自己的辛苦就足够了,有自己的付出就足够了,有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就足够了,如果要有自己的机会就最好了,这不仅是我们自己需要的,也是全体画家需要的。
这次我们同去的画家兄弟有:刘永吉、李宁、刘运波、韩立勇、吴海亮、刁宇雄、尚书辉、王景鸿、张永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