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港漂生活
(2025-05-24 17:23:44)
标签:
杂谈 |
快3岁的小外孙随妈妈到香港上幼儿园,女儿让我们过来帮忙,带着对女儿和隔辈人的爱,2025年5月13日我们老两口开启了港漂生活。
来港10天了,我才大致从疲惫中缓和过来,在赴港途中,两边超大的机场,令我这个半残走起路来痛不欲生,腰腿神经痛的滋味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能理解,来到女儿家后一直休息也难解疼痛,所以一直没出过门。贴心的女儿很快为我买了轮椅,这才被推着到周边看看。
十多年前女儿在香港读研和工作期间我多次往返于京港之间,香港也算玩过,这次主要是陪老伴过来帮忙看娃。香港的幼儿园只上半天,还不管饭,需要小朋友在家吃过早饭坐公交车8:30前送到幼儿园,11:30接回家吃午饭,真是挺折腾人的。老伴每日早起做一家人早餐,再乘公交送小朋友去幼儿园,回家准备午饭,再坐车按时把娃接回家,晚饭也是他搞定,整得老头子很忙碌、很辛苦呢。我只能在家里做一些辅助的事,把自己照顾好不给他人添麻烦就不错。
女儿家周边环境真好,面朝大海,山清水秀,每晚免费远观迪士尼的烟花。极目远望,远处时不时飞过大飞机、几分钟就到的码头通往中环的游船来往通航、公交站离家也就几百米,出行真的很方便。周边生活配套齐全,就是东西比起北京贵很多,所以家里周末到东涌街市去采购。
在这里不用操心原来在北京的很多事,只管将娃带好,可是就这个任务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3岁的男娃活力十足,身上有使不完的劲,陪他玩既需要体力又需要智力,还要有十二分的耐心。外出骑滑板车、带着泡泡机去撒野、到沙滩去挖沙踩海水、到街心公园玩滑楼梯,让娃接触大自然,强身健体。在家里沉浸式玩车(从北京带了几十辆车过来)、读书、唱歌、画画、学数字和英文字母、学简单的加减法、玩无声球等,培养他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包含自己拉屎撒尿穿脱衣服洗手入睡等),带一个娃全家人都在忙碌。小朋友刚送幼儿园,还需要帮他度过心理关,刚开始每天早上会哭,但还是背着小书包跟着大人去上学,这几天已经逐渐适应,高高兴兴说“bye bye”了。周末他带回在幼儿园做的手工课“成果”,图画、剪纸、手串等等,看来老师们也是下了功夫的。
5月的香港已经很热,家里需要整天开着空调,真不知一个月下来电费得多少钱。这里交通费用也很贵,出个门坐公交几十元,坐趟船来回上百元,我稳坐家中不外出,省了车钱。超市的猪肉88港币一磅,一袋普通的切片面包16.8港币,那天买了一听可乐,12港币。日常的生活成本太高了!没有了我们在北京的水果酸奶自由。估计待久了就习惯了,该咋地还得咋地。
港漂生活就此开启了,这几年就在这儿陪外孙生活了,要在这样的环境里逐渐适应,心里、身体、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等都需要调整,慢慢来吧。腰疾可能还要回北京治疗,也许会选择手术,看情况吧。
既来之,则安之。来都来了,享受天伦之乐,享受美好的大自然,陪伴小朋友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