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有趣的《伤寒论》
——评张喜奎教授的《仲景临证传知录》
著名中医学家李培生教授曾说,“业中医者,苟不学《伤寒论》,则不足以为中医。”
此语道出了许多中医名家的成功秘诀。
《伤寒论》是中医经典之最,历代理论与临床有建树的中医学家无一不精研本论。然而,《伤寒论》文辞古奥,医理幽深,不易领悟。诸多注解阐释发挥伤寒的著作,也往往形势呆板,艰涩难懂,甚至脱离临床实践。对于初学者而言,很不适宜。
近游书市,偶遇张喜奎教授《仲景临证传知录》一书。随手翻阅,即有眼前一亮之感;细心品读,更有拍案叫绝之处。此书不落俗套,另辟蹊径,以章回体小说的形式,生动地再现了《伤寒杂病论》问世之初,仲景先师悬壶济世、授徒解惑、修编医论的过程。书中巧妙地融入了一个个病案实例,通过仲景师徒分析病情、详解病机、精选方药,示范伤寒六经辨证的独特方法。读者在欣赏故事的同时,不知不觉间已能领悟伤寒论的精髓,掌握仲景的临证方法以及经方的应用规律。
本书二十二回,按《伤寒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六经次序构成主体。原论中的大部分条文,均巧妙地镶嵌在故事里,以黑体字标出。条文所述症状,通过患者的病情详加演绎;论中难解条目,虚拟由仲景本人排难解惑;至于药物煎服方法及药后调理,虽繁琐无趣,但十分重要,则通过小说中的人物生动形象地将其演示出来。
本书构思巧妙,文笔流畅,医理通达透彻,形象塑造丰满,情节演绎生动。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寓学术性与通俗性于一体。特别适宜于医学院校学生、中医爱好者和中医临床工作者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故事虽属虚构,但基本事实言之有据!张喜奎教授乃河南南阳人士,仲景同乡。长年醉心于仲景学说的研究和应用。编著本书时,曾于医圣祠张仲景医史文献馆查阅了大量资料,结合其本人的有关考证、南阳当地传说以及后汉书等相关史料,虚构人物故事构成主体框架。书中医案,也都是作者本人或其导师亲诊的真实病例!
张喜奎教授的《仲景临证传知录》,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