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街拍】中山大道重现汉口百年繁华、远去的汉味将回来。

(2016-12-29 10:47:42)
标签:

街拍

老汉口

中山大道

分类: 原创摄影日记
http://s11/mw690/001popZizy77yWGiDLsea&690

http://s9/mw690/001popZizy77yWHckicc8&690



   说起老汉口的中山大道,百年前的汉口一元路以上的中山大道是1906年京汉铁路通车时,张之洞拆除汉口城垣形成的。歆生路(今江汉路)以上名为后城马路。从三民路(六渡桥)到歆生路成为汉口第一条近代马路。当年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先生,于1927年将后城马路改名为中山马路。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元旦,将延长了的中山马路命名为中山大道。大道两旁商铺林立,是武汉最繁华的地方至今留下南洋大楼、民众乐园、水塔、总商会、中国银行等近代优秀建筑。
   1963年我从武昌姚家岭搬到汉口,住在五马路旁的中山大道上,在街后面的安徽街小学上学。那个时候对中山大道的印象仅仅停留在出了家门右转是新华电影院,再往前是六渡桥、民众乐园、到了江汉路怕走丢了就没敢再往下走了。那时最喜欢吃完晚饭后向父亲要1角5分钱去新华电影院看电影,1角钱买电影票,剩下5分钱买包五香豆慢慢吃到电影散场,还记得那年《小兵张嘎》上映时我连去看了三次,记得那学期写的观后感的作文在班上得到语文老师的赞赏,心里滋滋得意了好一阵子。有时跑得远一点去六渡桥的民众乐园玩,小孩子看不懂戏只喜欢看杂技表演和飞车走壁。记得周末时总去江汉路的新华书店专翻看书里的一些插图绘画,书看够了就去隔壁的星火文具店一直逛到饿得咕咕叫才回家去。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这一晃都是那50多年前的故事了。待到我成年后中山大道那老汉口的味道好像断了线的风筝越飘越远了,蔡林记、福庆和、老通城也都不见了,老万城酸梅汤也只剩下一个小小的门面了,还有那喜欢的新华电影院再也没有放过电影了。




  中山大道商业街即将开街,带上相机去逛了一下,大道经过两年的改造后完整保留浓郁的老汉口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百年老街的历史沧桑与岁月繁华都展现在我的眼前。看到规划介绍从一元路至江汉路段为古典文艺风貌区,主打文艺牌,业态包括民俗文化街区,画廊、艺术工作室、拍卖行,优秀里份旅游地;江汉路至前进一路段则新旧风貌交融,是购物天堂核心区,包括精品专卖店、传统老字号、时尚购物街区、露天开放市场等多种业态;前进一路至武胜路段则主打现代简约风貌,引领时尚潮流,包括国际商贸中心展示区和亚太时尚潮流引领区。中山大道沿线及附近的老字号企业有19家,主要包括荣宝斋、老万成、中心百货大楼、叶开泰、精益眼镜、亨达利、小桃园、东来顺、老会宾、顺香居、德华、新兴酒楼、蔡林记、工艺大楼、波衣也琴行、五芳斋、长生堂、四季美、老通城。将全部回迁中山大道,形成老字号集聚区。胜利街257号、解放电影院、武汉电影院都将回归大众视野,远去汉味将回来。


http://s1/mw690/001popZizy77yWNbBnOd0&690
中山大道旁的黎黄陂路已变身历史风貌步行街,红砖黛瓦藤蔓掩映,推开一扇旧日时光的门,当你在泛黄的老照片前停留脚步凝视这老武汉曾经百年的沧桑岁月而浮想联翩。黎黄陂路步行街集中展现出民国时期的建筑群及红色历史文化,各类时尚创意的小店遍布街边小巷,在这里一本书一杯咖啡都诉说着老武汉的历史沧桑与岁月繁华。






http://s14/mw690/001popZizy77yWHFLE99d&690

http://s9/mw690/001popZizy77yWIl1s4a8&690



http://s4/mw690/001popZizy77yX0DuX933&690

http://s11/mw690/001popZizy77yWNIEs2da&690
新吉庆街除汉味小吃外,又集中了老武汉的一些民间民俗的手工艺在那里同台竞技展现各自的绝门技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