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摘:古希腊陶器

(2013-07-15 23:53:15)

陶器是古希腊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同时也是外销产品,兼具实用功能和审美价值。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陈列着多种陶器精品,让我大饱眼福  http://js3.pp.sohu.com.cn/ppp/images/emotion/base/comfortably.gif 

总的来说,希腊陶器瓶画的发展前后经历了几何风格时期、东方风格时期、黑绘风格时期、红绘风格时期和白描式时期。

1)几何风格时期(西元前12~8世纪):

在几何风格的早期,陶器上的装饰多是简单的抽象线条和图案,如同心圆

 

 

http://184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7/19/15/12/11be009ae17g215.jpg

到了西元前800年左右,人物和动物的形象才开始在希腊陶器上出现。典型人物形象为:上身呈现倒三角形,腹腿为纺锤形,两臂绘成线条状。这种人物表现方法可在很多地方发现的史前洞穴岩画中找到,中国青海孙家寨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上的舞人造型也与其有相似之处,也算是人类文明相通性的一个佐证吧。 

http://185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7/19/15/15/11be00c6c0cg214.jpg

狄庇隆瓮(DIPYLON VASE) 约公元前750年。希腊葬礼中使用的一种奠仪瓮。在葬礼中,将奠酒从瓮底的孔流注到死者的身上。这种瓮以其发现地-雅典附近的一处墓地而得名。

狄庇隆瓮局部http://187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7/19/15/22/11be0121b8cg215.jpg

中国青海孙家寨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

http://186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7/19/16/12/11be0249b88g215.jpg

 

2)东方风格时期(西元前7~6世纪):

这里的“东方”指的是古埃及和古代近东地区。在公元前7世纪到6世纪,希腊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文化风格。当时希腊与埃及、亚述等国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受其影响,陶器绘画图案多模仿东方动植物形象,在陶器上用线条绘制出猛虎、狮子、野豹、人面狮身、莲花纹、纸莎纸草花、棕榈叶等,布局呈环带状。位于东方的大港柯林斯和罗德岛是当地主要的陶器产地。

http://186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7/19/16/29/11be04d5cb5g213.jpg

3) 黑绘风格时期(西元前6世纪)-陶胎为红色或黄褐色,人物和装饰纹样为黑色

黑绘陶在制作时先在赤褐色的陶壁上涂一层化妆土,干后上一层透明釉,再用黑色漆状涂料将人物与物象图形作影绘式描绘,然后用利器细致刻画出物体轮廓结构,有点类似于篆刻中的阴刻。黑绘陶人物形象立体,线条表现出肌肉的弹性和生命感,但画刀在使用中难免会影响线条刻画的流畅性,使人物、图案显得僵硬。

黑绘的题材大多来源于希腊神话故事和荷马史诗中的情节,在这些画面中人们既可以感受到前人对神祗的信奉和对人神合一的敬仰,也能体会到在吟游诗人在口中叙述历史的真实情节.

http://184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7/19/17/24/11be0672e86g215.jpg

4)红绘风格时期(西元前6~5世纪)-陶胎为黑色,人物和装饰纹样为红色

与黑绘陶不同,红绘风格的陶器在制作上用柔软毛刷代替坚硬的雕刻工具。在陶土自然色上画出图象并用黑色将背景涂满,在颜色对比未改变的情况下保持了强烈的装饰效果,又能使人物更为生动、柔和、丰满。红绘风格可以更灵活地刻画出各种装饰底样的细节,如衣服褶皱、睫毛等,从而更大限度的发挥出线条的表现力。所以,红绘陶在与黑绘陶的竞争中表现出压倒性优势也就不足为怪了。

http://181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7/19/17/5/11be06e539bg213.jpg

5)白描式时期(西元前5世纪)-白底彩绘瓶

白描风格即是在白底上用黑或红色描绘的瓶画,写实技巧很高,装饰性减少。这类陶器存世较少,它是在陶器外壁先刷拭一层含铁较少的石灰水,再用彩色加以绘饰,多用于舞女化妆用小型陶器。

http://187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7/19/17/21/11be07f8571g214.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