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教小孩子们打乒乓球(二)
我在教孩子们的步法时,我看到有些孩子训练步法时动作做得很好,可有些做得就不准确。我问他们:“准备姿势时,两腿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孩子们回答:“与肩同宽。”我又问他们:“步法的核心技术是什么?”有的孩子回答:“是重心交换。”真不错,我马上表扬了他,我又问他:“两腿之间的距离是与肩同宽重心交换容易呀?还是两腿之间距离一肩半到两肩宽之间容易?”孩子们一实践起来,就感觉到一肩半到两肩宽容易重心交换。我说:“孩子们,你们再看看全国比赛和世乒赛,高手之间对阵时两腿之间的距离,你们就更清楚了。”因为平时是战时的基础。
他们的水平有高有低,前面是给较高水平孩子们讲课的内容,还有一部分是初学者,孩子们在台前排队,教练陪他们打。
作为初学者,首先要掌握熟悉球性是非常重要的。教练陪练是一种方法,在排队时还可以自练,拿手中的球拍来掂球,这掂球的学问也很多,初学者可以多练低掂(把球掂的低一些)。快到自己和教练对练时,在停止掂球,这是兼程而进的招数。下课后或回家,都可以自练、自掂,掌握球性提高了、掂多了,还可以往墙上打(注意往墙上打时力量要轻),这又是自练的一种方法,你能坚持这种训练,还可以创造出一些快速掌握球性的技巧。自练练的好,上台和教练打时,效果会非常好,你自己可以少丢球、少失误,进步就快。
有的孩子不愿意自练,喜欢和教练打,孰不知自练和对练,自练是基础,自练有些枯燥,但克服枯燥情绪,坚持下去,球性不但提高,克服困难的毅力也提高了。
和教练对练时,初学者孩子们的攻球动作一般偏大,这是因为掂球的动作小和攻球的动作没有有机的结合起来,这个结合需要一段过程,需要时间。
如何把掂球的小动作很快用到台上正手攻球呢?这里面有一个环节,是我多年研究后提出来的——“离球近训练法”。这个方法我曾经指导过许许多多孩子们训练,效果极佳。用这种方法可以从打5、6板,很快就提高到50板、60板,甚至更多。这就是把上下掂球的小动作用到上台后,成为拍子前后移动的小动作(不要拉后手过大,拍子打球时尽量不出台。这和手枪射击一样,近准、远不容易准。)
我每次指导孩子们打球时,一定要看看他们的球拍,这是因为我长期从事乒乓球专业训练的结果,深知武器和人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关系。我们不但对人这个决定因素有要求,同时对物——武器,也有很高的要求,这个要求是不过分的,因为武器是重要因素。过去我当运动员时,对武器的要求是非常苛刻的,他是我手臂、手腕个性化的延长,延长的好得心应手,延长不好适得其反。
当我拿起几个初学者孩子的球拍时,我直摇头,有的拍子都老化了,反贴胶皮不黏,这让有乒乓球一定水平的人用这拍子打球都很困难,更不要说让孩子们使用这种球拍来打球了。我当即对孩子们的家长说:“国家给我们盖了这么好的体育馆,买了一流的乒乓球台,请来的教练也是非常有水平的,而让孩子们使用这不合格的球拍打球,这能打得好吗?应当把最好的条件给孩子们,希望家长们力所能及的给孩子们创造好的条件,买好的、合格的、符合他们个性的球拍来打球(教练也要经常检查、督促他们并和家长配合好,这样孩子们进步才更快)。
孩子们的成长是需要国家、社会、家庭给他们以机会,给他们以教育,他们才能茁壮成长,让我们紧密配合,让孩子们更快提高、成长吧。我衷心的祝福你们,有空时我还会来指导你们!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