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我们的老战友——容国团同志

标签:
杂谈 |
纪念我们的老战友——容国团同志
二、善于斗争
善于斗争的人,他懂得兵法。兵法就是在战斗中求胜,兵法就是求胜,所谓懂得兵法的人,他必然懂得善变的物质基础。而容国团同志有先天的悟性和后天的刻苦都占了很大的比重。他深知要战胜对手,靠的是自己打过去的以攻代守、多变的球,用这个技巧去抢占先机。他深知抢占先机是斗争中非生即死的原则,所以他在香港训练时和他的战友们练就了一套搓球的硬功夫,用貌似一种动作能搓出强烈的下旋和不转的球;发球也一样,用一种动作发出旋转差别很大的球。有时,他离台了不用攻球,而用削一、两板旋转差别很大的球,使对方上当受骗,而他面无表情、非常冷静、从容自得。
1957年,他从香港回内地,和当时的乒乓国手进行了公开的比赛,他几乎战胜了所有的国手,他就采用的是这套技战术。特别是他和56、57年的全国男子单打冠军——王传耀的比赛,他打的得心应手,他用悬殊很大的比分而取胜,轰动了中国乒坛。我当时在北京看了他和王传耀的比赛,大为惊异。怎么中国冠军和他一对阵,打过去的球不是下网就是出界,下网到网底,出界有时离台一米多远。王传耀是我崇拜的对象,我就是学习他的打法经过改进而创新的,看到他被容国团打成很惨的样子,我开始研究容国团。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我才逐步的了解了、清楚了、掌握了。
我初步认识到,1958年到1959年之前,中国乒乓球队在黑暗中摸索了很长一段时间。对乒乓球旋转的认识和判断不是很精确,而是大概的认识,所以成绩也是大概的成绩,上不到尖端去。是容国团教会我们如何掌握乒乓球的旋转,从而战而胜之;是容国团这位老师,使我真正懂得了这一点,极重要的一点,从此结束了我在黑暗中的摸索阶段,使我真正懂得对手如何制造上、下旋,我怎能透过现象识破对手制造的上、下旋球而战而胜之。
1959年末,我随中国乒乓球队乙队访问欧洲,在瑞典举行的第5届斯堪地纳维亚的比赛中,我战胜了所有的对手,第一次为祖国夺得了这个项目的奖杯,并和战友李富荣等夺得了男子团体、男子双打的冠军。比赛中,我对对手制造的旋转球看的非常清楚,比赛中拉中突击的准确性都比较高。同志们看我的比赛都很放心,我和战友们的获胜,从心里感激容国团这位战友、老师、兄长。
乒乓球运动有两大魅力:一种是速度落点的魅力,这是观众都能看到的。另一种是旋转魅力,这是观众直接看不到的,但是能看到结果。这两个魅力是一对矛盾,互相制约,相互作用,是力和智的统一体。
我打球速度快是大家公认的,可是在对旋转球的认识上过去不太清楚。我打的快,赢输都快,大家不放心。是容国团这位老师教会了我们如何认识旋转球,如何战胜之。加之我是中近台两面攻打法,容易取得主动,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在纪念容国团同志第一次为祖国夺得乒乓球男子单打世界冠军50周年纪念,以及容国团纪念馆落成,我以此小文来纪念这位在祖国艰难岁月里,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英雄。他从精神到物质为我国乒坛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当然,容国团同志还有许多贡献,如:65年他带领中国乒乓球队女队打翻身仗,第一次夺得女子团体和女子双打的世界冠军。我在这里就不多叙了。
在此,我还要感激香港的乒乓精英们,是他们在上一个世纪50年代从他们队伍中涌现出来容国团这样的优秀乒乓选手,带领中国乒乓球队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直至今日长胜不衰!由于我有病在身不能前往珠海,我为容国团纪念馆写了一幅小书法,是仿我兄范曾先生的书文,来纪念我们的战友、我们的师长——容国团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