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福建寿山“黄枣冻石”

标签:
印石收藏 |
http://img04.taobaocdn.com/imgextra/i4/317344007/T2YoRXXu8aXXXXXXXX_!!317344007.jpg
【石种简介】
【附】(网络下载) |
方先生:市面上偶有听说“黄枣冻”这一石名,请问这石种是什么时候出产的,它有何特征,为何叫“黄枣冻”?施王景施王景女士:“黄枣冻”是寿山石中的一个新品种,所以在历代文献中都没有记载,我的几部寿山石文著,也只在《中国印章石》(1998年·香港天地图书出版)一书始行论述。
九十年代初,在石市上出现被称为“二号矿”的寿山冻石,质地通灵莹澈,颇受玩家喜爱。但是对于它的产状、类属都说法不一,莫衷一是。有鉴于此,福州寿山石研究会于1994年冬选派10位专家赴矿区进行实地考察。通过现场调查,收集到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澄清并纠正了历史上对日溪党洋一带寿山石矿状的许多模糊与错误论点,同时还对石种的命名开展讨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专家组调研的基础上,该会于12月15日发表《关于党洋村新石种命名的意见》,文称:“随着寿山石矿的不断开发,最近在党洋村二号叶蜡石矿床中出产一种优质冻石,呈结晶状团块散藏于蜡石矿体中。质地莹洁通灵,有黄、白、绿等色,以黄色最富特色。应列为寿山石珍贵新品种。
为统一寿山石品名,避免混乱,方便鉴藏,本会特派专家小组前往产地考察,并经第八次理事会议慎重研究,提出命名意见如下:二号矿位处党洋村最高峰黄巢山(又称黄枣寨)之侧,所产冻石命名为‘黄枣冻’。”提起“党洋”,相信你并不会陌生,早在清乾隆时著名藏石家郑杰所著《闽中录·卷六“寿山石谱”》中就有记载党洋洞石种。党洋是村名,位于寿山村北面,属日溪乡管辖。历史上还有过土党洋、墩洋等别名,皆音同。出产石统称“党洋石”,有白、黄、绿各色,以绿色最富特征,故又以“党洋绿”称之。其中有青翠明亮近似青鸭之羽毛者称“鸭雄绿”,是寿山石稀品。邻近的松毛岭也产石,取名“松毛岭”,又称松坪岭、松眠岭,其中色红中带赭名为“马肉红”一种,亦属名品。
党洋的最高山峰是黄巢山(又称黄枣寨),海拔931米,峭壁耸立,地势险要,山巅有“黄巢寨”古迹,相传唐朝黄巢起义军曾在此筑寨围攻福州城,因此得名。过去这里“茅深菁密,崎岖难行,故采石者裹足”,十多年前在主峰之侧开采叶蜡石矿,按矿区顺序编为“二号矿”。后来矿工发现蜡石矿层中,偶含结晶体团块,质灵色丽,是雕刻的上好材料,遂逐渐流入市肆。
据地质勘察,党洋一带的基岩上部,覆以部分青灰色粘板岩。其下层之石英玢岩中,蕴藏叶蜡石矿床,石质与老岭、大山同出一脉。而散藏于矿体中的零星结晶块,由于块度小、砂质多,分布散,采集难,所以无法估算出它的蕴藏量。至于命名“黄枣冻”是因为石出黄枣寨之麓,与矿石本身的色象、质地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