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洁白的宣纸,对中国书画爱好者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虽然不值多少钱一张,但几十年不间断地使用它,其花费并不是个小的数目。也许有些同仁和我一样并不富裕,有的甚至还很拮据,买不起好一点的宣纸作书法练习。
上世纪70年代,我在部队任“书记”之职,工作需要学习写毛笔字。当时,在一般县城是买不到宣纸的,就用废报纸代之。后来,经济条件虽有改善,但也没有多余的钱去购买大量的宣纸。1984年,我转业地方工作,家庭经济负担重。除了要赡养农村的父母、培育子女外,还要为个人的前途发展投资。怎么办,个人的理想与追求不能放弃啊。为了节约钱(宣纸),于是,我就将一张张宣纸反复地使用,废物变“宝”,废物不废。
看到别人用好宣纸进行创作时,我是很羡慕的;别人将不满意的作品撕毁扔掉时,我很疼惜。一个书法家,几十年写下来,不知要耗费多少宣纸?其中,写完后觉得不满意撕毁的“作品”也相当多。怎样处理那些撕毁的“作品”,使其“废物”变宝呢?我有自己的招数---即将其留下来充当练习纸。
也许有人唏嘘,也许有人讥讽。但我几十年来就是这样做的。开始在那些废纸上面用淡墨写小一点的字,再逐渐将墨汁加浓,字也越写越大。主要是用这些废纸练习书法的结构、章法、用笔等,其效果要好于市面所售的书法练习“水写纸”。就这样反反复复地进行,一直将一张洁白的宣纸写成一块“黑板”才罢休。如此30余年下来,既保持了书法练习的不间断,又节约了一笔不菲的开支(宣纸)。循环利用,符合低碳生活。
嗨!也许养成了习惯,直到现在,我虽然不再为买宣纸钱发愁了,但仍在这样进行着,从来不将一张还没有写成“黑板”的宣纸扔掉。
今天,我在清理这些“黑板”纸时,忽然想到拍几张照片。于是,就用这“黑板”作铺垫,放一些东西做“道具”,记录这些令我今天仍然感动的成长过程。
哈哈哈,说出来寒碜呐!
http://s3/middle/4cf79517h74c1f4214b72&690
http://s16/middle/4cf79517h8f94af6c758f&690
堆积如山啊!
http://s6/middle/4cf79517h903478477045&690
近期创作的一副篆书作品:"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力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孔子家语)
加载中,请稍候......